几轮茶品好之后,曹三娘子陪着李清柔和孙妙娘、高桂英三人,去湖边赏梅花,看暖坞里的鸳鸯。
霍文琳要亲手挑些红梅花蕾做暗香汤。
今年夏天她在大相国寺遇到谢尚书夫人邵氏,邵夫人请她喝过一回,滚水冲进去,朵朵绿梅随水滚动绽放,简直象在枝头绽放一样,要多漂亮就有多漂亮。
她已经跟邵夫人讨得了做法,曹府的梅花最好看,她要采些红梅花蕾回去,也腌渍些出来,明年夏天,她也能有暗香汤待客了。
她觉得红梅肯定比绿梅更好看。
暖阁里只余了李苒和王舲。
两人离开宽大的茶席,坐到暖阁一边凹进去的小暖阁里。
今天这场茶,不光茶席讲究,这个暖阁选的也极其讲究。
中间一个大暖阁,连着几处或小亭子或小暖阁,彼此隔开又不隔断,非常适合李家两位小娘子的这份尴尬。
小暖阁里拢着炭盆,对着梅林的窗户大开着,暖和又不耽误赏景。
李苒走到窗户边往外看。
外面虽然风不大,可还是有风的,照她刚才的感觉,这风应该能吹进窗户,可她却没感觉到有风。
李苒走近窗户,微微探头,就看到了立在窗户一侧的步障,这些步障挡住了斜吹向窗户的几缕寒风。
果然,所有的享受,都离不开金钱,很多很多的金钱。
王舲站在李苒侧后,抿嘴笑着,看着她四下打量。
都说这位姑娘古怪不近人情,连谢将军也说她怪异,可她却觉得她很可爱,很随和,也很好相处。
李苒四下看好,才坐下。
扶手椅上铺着厚软的锦垫,很宽大很舒服。
王舲坐到另一把扶手椅上,捧着茶,李苒悠闲的看着外面的风景,她也看着窗外,赏着景。
“忠勇伯孙家那位二娘子,和她这个妹妹像吗?”李苒瞄见了从暖阁外经过的杨嬷嬷,好奇问道。
曹家这一场茶会,明显比河间郡王府那次赏花周到圆滑的多得多。
曹家两位小娘子,一位略有些绵软胆怯,一个心直口快,都不算太聪明,那份机灵和长袖善舞,明显应该是长期教导训练的结果。
这府里那位一力撑起曹家,复兴了曹家的老夫人,极不简单。
要是嫁进这座曹府的那位孙二娘子,也和她这个妹妹差不多,那她在这样的曹家,在那位极不简单的老夫人手底下,是怎么过日子的?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她实在是好奇极了,可也只是好奇而已。
王舲抬手掩着嘴,笑了一会儿,才低低道:“孙家大娘子孙秀娘,听说很小起,就能替她阿娘陶夫人当家作主,我见过孙大奶奶几回,明理大方,长相也是三姐妹中最好的。要不然,陈老夫人也不能把她娶回去,做了长子媳妇。
老二孙巧娘,比三娘子孙妙娘……”
王舲的话顿住,一脸干笑。
“总归是大了几岁年纪,总是要懂事些。孙二奶奶是前年嫁进曹家的,听说吴老夫人最疼爱她,吴老夫人走到哪儿,就把她带到哪儿,很是离不开她。”
李苒连眨了几下眼,迎着王舲一脸似笑非笑斜过来的目光,瞬间就明白了。
这个最疼爱,这个一直带在身边,是被吴老夫人拘在身边牢牢看住,顺便教导训练的吧。
唉,这位孙二奶奶不容易,不过,那位老夫人更不容易。
“李家三位爷,二爷平常些,早早就走了恩荫的路子。
李大爷从很小就跟在李侯爷身边拼杀,带兵冲阵,说是比起李侯爷,青出于蓝。
李三爷从小就跟在太子身边伴读,读书上头的天份很不错。
太子自小的伴读,加上我三哥,一共四个,都在准备科举,也不过一两科、两三科,都是要中的。
往后,李家大爷袭爵从武,李三爷科举从文,李家这路,就算走开了。”
有丫头过来沏茶换茶,王舲顿住话,等丫头换好茶出去,才接着说闲话。
“李家大娘子是前年出嫁的。前年春闱放榜后,娘娘做媒,嫁给了新科传胪胡荣,胡家是山西旺族,书香世家,胡荣才貌俱佳,是一门好亲。
成亲后,胡荣点了富春县令,现在夫妻两个在富春任上。
现在,长安侯府最小的一子一女都还没定亲,陈老夫人看中了霍大娘子和她三哥。”
正喝着茶的李苒呃了一声,差点噎着。
“陈老夫人这个人,想做什么,从来都是大张旗鼓,不藏不掖。”王舲一脸说不清什么表情。
“把李清柔嫁进河间郡王府,同时把霍大娘子娶回去?”李苒放下杯子,不敢相信的和王舲确认道。
“陈老夫人说过,要是能这样,那是千好万好。她没敢多想,这两桩都是哪儿都好的好亲,能结成一桩,她就心满意足了。”
“是李家哪儿都好吧,霍家可不一定。”李苒莫名想笑。
“嗯。”王舲想笑,却又叹了口气,“好在是河间郡王府,大约能抗得住。”
“霍大娘子……”李苒拖长声音,“不知道怎么样,霍家那位三公子,可不见得是三娘子的良配。”
李苒想着霍三公子凌人的盛气,和那份说一不二,再想想李清柔的脾气和智商,对李清柔来说,这位三公子,真不是桩好亲。
“三哥说……”王舲的话被一阵说笑声和脚步声打断,去暖坞看鸳鸯的李清柔一群人回来,进了另一边的小暖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