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李愔就和文心坐上马车,同时带着他们的一对儿女李冕和悠澜,车队先是去了宋国公府,将文心的母亲周夫人接到马车上,然后顺着宽阔的街道来到长安城的西郊。
贞观二十八年的长安城,早已经与十几年前的长安城大不相同,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长安城的界限变得模糊了,以前的长安城以城墙为界,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大城,但是随着这些年的发展,长安城中开办了大量的工厂,这些工厂一般都需要占据相当大的区域,城中的土地根本不够,所以越来越多的工厂迁到城外,形成一片又一片的工业区。
也正是因为这些工业区的存在,使得长安城的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城墙之内,城墙外的一些区域也自发的形成一些住宅区或商业区,再加上那些繁华的工业区,于是一片新城出现在长安城外,这些地方被长安百姓统称为长安新坊。
长安西郊也不例外,当李愔的马车出了延平门后,发现城墙内外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是宽阔的街道,街道两侧店铺林立,行人也同样密集,除了城门口的几百米内因为不允许出现建筑,所以空出一段空地外,其它地方全都建造着密密麻麻的房屋。
听着外面热闹的声音,文心和母亲周夫人坐在一起,正在低声的说着话,其中李冕和悠澜偎依在周夫人怀里,不时甜甜的叫上一声“外祖母”,惹得周夫人‘心肝、宝贝’的叫个不停,满脸都是溺爱之色。
十几年过去了,周夫人也不再是当年那个美艳的成熟妇人,现在的她脸上也多了不少皱纹,头发也是黑白参半,虽然从眉目间依稀还能看到她年轻时的风采,但毕竟岁月不饶人,周夫人现在的样子,更像是一个步入暮年的老妇人。
“母亲,夫君想为父亲迁墓,女儿不敢做主,所以想问一下您的意见?”这时文心开口问道,对于迁墓这件事,她也拿不定主意,因此想问一下母亲是何看法?
周夫人听后却是笑眯眯的看了李愔一眼,然后开口道:“六郎倒是费心了,对于迁墓一事,就算是文心你今天不说,我也要主动提出来,你父亲的墓也是时候迁走了。”
听到周夫人的话,文心和李愔都是满脸的不解,不明白她为何说萧铣的墓是时候迁走了?
周夫人看到他们两人的样子,却是没有急着解释,而是再次开口道:“这件事解释起来有些复杂,等到了那里,你们就会明白了!”
听到周夫人如此说,李愔和文心也就不敢再问,而周夫人也把全部的身心都放到怀里的外孙和外孙女身上,不停的和他们说着话,而且还问了一些李冕和悠澜在台湾的生活状况,结果两个孩子的回答让周夫人十分满意。
当初萧铣被李渊处死,尸体被萧瑀收殓起来,然后在长安西郊寻了一块墓地葬下,因为顾忌到朝廷的反应,所以萧瑀也没敢厚葬,只是简单的修建了一座普通的坟墓。
不过后来李愔在知道文心的身世后,就想到自己那位未曾谋面的老丈人。他先是和李世民打过招呼,然后又以萧瑀的名义,拿出一笔数额不小的钱给萧铣重修了坟墓,而且一切都是按照帝王陵的规格修建,为此还惹得的一帮朝臣弹劾萧瑀,说他图谋不轨,幸好有李世民在上面压着,这才没闹出太大的事。
李愔的马车穿过延平门外的新坊,很快就来到长安西郊外的一座小山前,这里就是萧铣陵墓的所在地。本来这座小山并没有名字,后来因为萧铣葬在这里,所以就被人称为梁皇山,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梁皇山向西五六里里,就是大唐军校和大唐医学院的所在地。
只不过当李愔的马车赶到梁皇山时,他和文心却一下子愣住了。当初他们从登州回到长安时,曾经前来祭拜过萧铣,对梁皇山的环境也记得比较清楚,但是让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是,十几后再回来,梁皇山早已经不是当初那座荒凉的小山了。
只见在梁皇山下,一座规模不小的城镇出现在那里,城镇边缘车水马龙来往不息,人喊马嘶此起彼伏,虽然李愔他们的马车距离城镇还有一段距离,但也感受到这座新兴城镇的热闹景象。
看到面前这个热闹的小镇,李愔和文心都是相视苦笑。墓地是死者的安息之地,萧铣的墓就在梁皇山的半山腰,距离山脚的距离并不远,现在山脚出现这么一个热闹的城镇,显然会将墓地的安宁打乱,难怪周夫人会想到迁墓。
正在李愔看着眼前的城镇发愣的时候,就听车子里的周夫人开口道:“这个小城镇是在你们去了台湾之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因为这里距离军校和医学院很近,每到放假时,两座学校里的学员都会出来活动,再加上两个学院的日常所需,所以这个小镇才慢慢的发展起来了。”
周夫人说到这里,目光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李愔。无论是军校还是医学院,都与李愔有着深厚的关系,当初选址和建造两座学院时,也是李愔一手包办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李愔直接导致萧铣的墓地不得安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