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时路况而言,从汝州到洛阳约有两百多里,虽有南阳至洛阳的驿路官道,然年久失修,这路也不好走。日积月累,官道上到处是高差一两尺的车辙印,马车行在上面,左右晃动如跳舞似的,反而是独轮车走得很顺畅。
就算如此,从汝州到临汝道路还算好的,毕竟都是平坦河川之地。过了大兴堡,到嵩县境内,就有几十里的丘陵山地,再顺着伊水往北到龙门关,这两地的山路更不好走。
舜乡军有大量的马车骡马,不需人力,又是空车而行,虽然拖拉十门沉重的红夷大炮,行军的速度还可以保持。
主要是陈永福的辎重队拖累了速度,大敌就在近处,陈永福也不敢分什么后军,所有的辎重,都与中军随行。
他们的辎重队用独轮车,大板车运送辎重帐篷等物,行走皆靠人力,体力与训练与舜乡军相比也大大不如,所以这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这还是没有运送粮草的情况下。
好在有舜乡军在,他们的盔甲辎重等物,都可让辎重队运送,士兵们手上只抓一杆兵器,大大减轻他们负担。只有舜乡军战士仍是全副武装,甲胄齐全行军,这些营养良好,训练有素的职业战士披着几十斤的盔甲,行军走路,皆是精神抖擞。
大军初七日辰时出发,李光衡的庚部骑兵千总,与温达兴的夜不收千总一起作为前军,探明敌情,规划扎营之地。他们这天走了一百里,午后到达大兴堡,为主力大军准备良好的休息场地,丰富的伙食,待主力一到,就可以安心休息,恢复体力。
傍晚时分,王斗与陈永福领大军到达,走了一百里路,舜乡军还好,陈永福的营兵与那些民夫皆是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好在休息营地完善,饭菜丰盛,让他们体力快速恢复过来。
李光衡在营地迎接王斗等人到达,温达兴麾下的夜不收们,却是继续前行哨探,散布到大兴堡与龙门关之间的地带去。他们汇合原先几日在洛阳,永宁,宜阳等地哨探的夜不收们,源源不断为大军传回最新的情报。
依军例作战,舜乡军己是深入到骨髓中去,特别哨探方面,舜乡军上下更是无比重视。依王斗的估计,大兴堡到嵩县境内的丘陵山地,还有龙门关一带的山地,都是良好的设伏之地,需仔细查探,谨防中伏。
果然,那些闯军死性不改,在这二地皆设有诱兵,伏兵。那些诱兵,轻松被李光衡的骑兵击溃,有夜不收的哨探情报,李光衡也是一步一个脚印,根本不会冒进中伏,只是在埋伏圈外等待主力。
有刘芳亮等人前车之鉴在前,闯军也知道这些官兵的战斗力。一万人对上一千人都没有胜算,他们近万主力随之而来,想要围攻,怕需要好几万人,这么多的兵力及复杂的谋划,仓促之间,那些闯军将领,哪里忙活得过来?
闹了几次后,那些闯兵皆无趣退去。他们擅长的伏击能力,在舜乡军面前却是一展莫筹。
大军一路有惊无险,让陈永福庆幸不己,换成自己孤身上路,怕己经被伏击好多次了。在王斗看来,一只大军只需有良好的哨探能力,中伏的可能性就可降低八、九成。官兵屡次中伏,舜乡军很难中伏,原因就在这里。
从大兴堡到龙门关,舜乡军与前锋营走了两天,初九日下午,大军到达伊水左岸的位湾驿。
李光衡的前锋大军,早在这里等待。虽然天色还早,不过王斗还是下令扎营,带着自己的护卫总,还有舜乡军各将,与陈永福一起,兴致勃勃游览了闻名于世的龙门石窟。
香山与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水从中穿流而过,这龙门山色便是洛阳八景之冠。此时伊水己是结上厚厚的冰厚,站在冰面往两边看去,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
那山水相依的峭壁间,便凿满了无数的佛龛石窟,或威严或雄健,或活泼或清秀,一股浓厚的文明气息扑面而来。
王斗看得叹为观止,王斗如此兴致,他身旁的陈永福与秦轶脸上都露出自豪的神情。他们虽不是洛阳人氏,但这龙门石窟,同样是他们的骄傲。
只有高史银嘀咕一句:“一些石头嘎子,有什么好看的?”
王斗微笑道:“高兄弟,不要小瞧这些石窟,这可是我华夏文明的精萃。”
高史银道:“将军说的是,确是精萃。”
他紧了紧自己的披风大氅,这里两山对峙,便如一道风口,站在该处,寒风阵阵,极为难耐。在高史银看来,瞧这些石像,还不如回营整些酒肉吃喝为妙。
秦轶道:“香山居士曾有言: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这石窟从北魏至北宋四百余年开凿,有窟龛数千余,造像十万余,更有历代书法大家碑林精华。唐季褚仆射曾书伊阙佛龛之碑,堪称唐楷典范。学生有幸,曾在洛阳游历两年,更在这伊阙留连多次,将军若是有兴,学生愿代为向导。”
王斗大喜:“有秦先生向导,今日定能载兴而归。”
……
当日王斗确是尽兴而归,遗憾的是,现在兵荒马乱,这洛阳八景之冠附近没有一个游人,未免美中不足。当地的萧条破败也让王斗叹息,或许,未来太平了,自己可以做点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