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接到了一份文书。
贾黯没看,他板着脸问道:“沈安投来的文书?”
小吏说道:“是。沈安说是开封府关于金肥丹的告示不详尽,和当初给的文稿相比有些文绉绉的,而且还删掉了些东西,应当重新发布。”
他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一眼,见贾黯面色不善,就赶紧低头。
这位贾知府和前面的不同,他行事不喜欢旁人干涉,更不喜欢建议。
换句话说,这人有些刚愎自用。
贾黯起身道:“他这是想插手开封府吗?”
沈安不想插手开封府,谁也不敢插手开封府。
京城之地,只能是皇帝的地盘,谁插手谁就是有异心。
沈安才回家就被请去了中书。
政事堂里,三位宰辅齐齐在等候,这个阵仗不小。
沈安笑道:“这是三堂会审?”
韩琦没笑,说道:“官家走路慢了。”
“步履蹒跚。”曾公亮眉间多了黯然:“包拯不该去,这下让官家难过了。”
包拯只是敦促赵祯勇敢些,至少为后继者做个姿态。
这也能让赵祯颓然?
沈安不理解这种想法。
“包公没错。”
他一开口就是为包拯辩护:“诸位相公宦海多年,自然知道大宋的底子,不变是死,死慢些。变了兴许能活,活的更好,更长久……”
“可目前不是时机。”
韩琦面不改色的在撒谎。
他的自信心和革新的勇气早就在庆历年间被摧毁了。
在他的身上只能感受到一股子暮气。
沈安心中了然,说道:“可包公无错!”
你们别想让我去劝包拯,压根不可能。
韩琦抚须道:“和此事无关,只是那位皇子之事,差不多了,给他准备的宫殿也收拾好了,该进宫了。”
曾公亮也帮腔道:“大宋不能乱,而皇子就是不乱的根基。”
赵祯的身体说不清什么时候会出问题,继承人必须马上进宫。
沈安诧异的道:“不是劝过了吗?”
宰辅们轮番上阵去劝赵宗实,沈安还以为已经敲定了进宫的日期。
韩琦摇头道:“皇子躺在床上说病了。”
赵宗实还在拖延。
或是还有些顾虑。
这是对赵祯和宫中的顾虑。
沈安想清楚了此节,就说道:“此是大事,某不会推诿,这就去。”
“好。”
沈安一溜烟回到榆林巷,等见到赵宗实时,他正在吹唢呐。
唢呐声里多了郁郁,让沈安不禁暗自佩服。
哥从小到大听过的唢呐都是喜庆的,就你能吹出忧郁感来。
老赵家不愧都有艺术家的潜质。
一曲终了,赵宗实摇头道:“明年再说。”
明年……
赵祯要是在此期间有个三长两短,大宋可就乱套了。
赵允弼他们看似偃旗息鼓,可沈安知道这只是等待时机而已。一旦出现机会,赵宗实不一定能压住他们。
“官家的身体怕是……”
这个理由够强大了吧?
赵宗实摇头道:“上次见过官家,他的身体再活十年无碍。”
这人竟然把自己当做是名医了,沈安没法,又回去找到了韩琦他们。
“怕是得下诏书,请了宗室中的人来宣布此事,否则他会有顾虑。”
韩琦一跺脚,说道:“走,一起去见官家。”
沈安想溜,却被曾公亮一把拉住,说道:“跟着去。”
一路见到了赵祯,韩琦说道:“官家,可是担心赵宗实吗?”
你是不是忌惮立皇子?
这话问的太过分了些。
赵祯摇头道:“只要是姓赵就可。”
只要是赵家人,赵祯都愿意接受。
韩琦目视沈安。
到你出力的时候了。
沈安无奈的出来说道:“官家,名正言顺……”
你前面的那次规制不够,赵宗实依旧有疑虑。
而这个疑虑哪来的?
就是他当年进宫后留下的阴影,这其中赵祯的功劳最大。
想想,那时候的赵祯还年轻,接赵宗实进宫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只等自己的儿子一出生,就把他赶出去。
这样的环境下,宫中人怎么会给赵宗实好脸色看?
在宫中的那段时日赵宗实不愿意提及,由此可见一斑。
赵祯茫然若失的道:“当年之事……罢了,拟诏吧。”
韩琦行礼道:“陛下英明。”
至此沈安才恍然大悟,原来赵宗实不进宫竟然是对的。
名不正言不顺,没有相应的规制,赵宗实进宫也是受气包。
韩琦去找人拟诏,稍后翰林学士王珪来了。
王珪惊惧的道:“陛下,此事不是儿戏,外面会认为是宰辅们胁迫您……”
赵祯的眉间多了黯然,指着自己的胸口说道:“此事乃朕独断,非大臣言。”
王珪跪下道:“陛下能如此乃是宗庙社稷之福。”
沈安在看着这一切,等诏书出来后,赵祯逐字核查,竟然半个时辰之久。
他还是不舍!
“传诏天下!”
赵祯摆摆手,眉间的黯然浓郁的让人心惊。
这个皇子也就是太子,简单宣布一下那算是什么太子?
传诏天下才是规制!
大事定矣!
大家行礼道;“陛下英明。”
赵祯的嘴角微微翘起,带着些讥讽的道:“速去吧。”
没有谁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哪怕只是一丝一毫。
而皇子进宫后,赵祯的身后就多了个追赶者。
诏书旋即传达各处。
沈安出去时,皇城外都贴有了。
“人道亲亲,王者之所先务也……”
“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宗实……”
床榻边上,赵仲鍼低声念着:“……犹朕之子也,少鞠于宫中,而聪知仁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