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由于有一个被称之为鬼节的中元节,因此寺庙道观的法事最为繁忙。如今眼看到了月底,热闹了一个月的佛寺道观便渐渐冷清了下来,连敕封的京师第一观灵济宫也是香客寥寥。门前的灵济胡同空空荡荡,不像往日那般车水马龙。
尽管才刚到家,又有事情在身,但张越今天还是请了半天的假,一大早就来到了这灵济宫。朱瞻基昨日特意提到了灵济宫祈福,他当时没注意,但事后琢磨的时候却觉得其中似乎有所指。哪怕是跑这么一趟没遇上人也无所谓,毕竟,如今家里祖母眼看到了大限,妻子又是身怀六甲,这祈福也能求一个心中安宁。
依次参拜了灵济宫供奉的金阙真君和玉阙真君,他少不得双手合十低声祷祝了一番。等到站起身出了大殿,自有知客道人捧着簿子上来——尽管是敕建寺庙,甚至还册封了道官,但香火钱的规矩却是各处都一样的——于是,张越向身侧的连生打了个手势,连生就送了一大包袱的宝钞上去。那知客道人一一点了,就在簿子上写下了钞八百锭的字样。
如今的宝钞不值钱,虽说八百贯都是新钞,但拿到市面上也就是兑换铜钱一万文,差不多就是十两银子。对于见惯达官贵人大手笔的知客道人,这点钱自然不放在眼里,稽首之后就拿着簿子就走,却是连陪客都省了。他这一走,连虎顿时没好气地撇了撇嘴:“咱们家一年到头也不知道向这些佛寺道观送过多少钱,这家伙居然如今还嫌弃香火钱少,真势利!少爷,咱们到后头去瞧瞧,布施了这么些,也该蹭一顿素斋再回去!”
“素斋有什么好吃的,就不怕人说你占便宜!”
张越没好气地在他头上拍了一巴掌,见张布等人仍在满脸惊叹地四下里观望,很是沉迷于这里的金碧辉煌,他不禁微微一笑,过了好一会才出口提醒了他们一声,随即从大殿旁边绕了过去。正打算进左面那扇小门去后殿转一转,他忽然听到了一个尖利的叫唤声,连忙转过了身来。这一看,他就发现一个年轻公子被七八个人簇拥着,此时正刚刚进了灵济宫的宫门,其中一个随从正脚下飞快地往自己这边跑,口中还嚷嚷着张公子。
连生连虎虽不认识这一行人,可瞅着那气派模样,知道必定是张越认识的,于是便退到了一边。而牛敢那四个却是警惕性十足,几乎想都不想就准备上前挡驾。生怕这四个彭十三精心调教出来的护卫反应过激,张越连忙喝止了他们,自己则是快步走上了前去。
“张公子,今天还真是巧,咱家公子也正好来灵济宫祈福上香,谁知正好碰上了您!”
瞧见是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太监,张越便点了点头,随即又吩咐连生他们四处逛逛不用管他,等这六个人不情不愿走了,他就站在了原地等。不多时,朱瞻基等人便走上前来,听到这位悄悄溜出来的皇太孙开口就直呼他元节,他便笑咪咪称了一声朱大少。
随着朱瞻基进大殿又参拜了一回,虽不知道这位皇太孙究竟祷祝了些什么,但他心知即便不给朱棣朱高炽求福,也绝对少不了为身怀六甲的爱妃祈求平安。等这边结束,一个小太监拦下了知客道人,他便跟着朱瞻基从左面小门转到了后头,其他随从都只是远远跟着。由于今日香客少,这些太监总算是少担了些心思,但回去如何交待却仍是一个莫大的难题。
朱瞻基却不管别人怎么想,走了几步就不满地问道:“元节,昨天你见着我的时候怎么不说曾经在鸡鸣驿遇刺?”
“既然是毫发无伤,那时候大庭广众之下,我对殿下一开口,岂不是闹得满城皆知?”张越见朱瞻基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便知道自己这个借口瞒不过这位精明的皇太孙,便压低了声音说,“等太子殿下查清楚了,能够有一个足以服众的说法,那时候别人知道也就无所谓了。皇上远在千里之外,京师流言众多,何必因为我的事情又搅得人心惶惶?”
“你知不知道,父亲原本打算干脆让你去催军粮的,得知你遇刺一事,这才打消了那念头。你这家伙还在鸡鸣驿耍了花招,明明有人求饶,你偏偏还格杀了所有刺客,而且这消息竟是压到昨天晚上才传过来。我起先还以为你是泄愤,等想明白了才醒悟到你心眼多!”
看到朱瞻基那恼怒中带着心有余悸的模样,张越知道这位皇太孙正在担心什么。眼见四下没有外人,他忖度片刻,就笑着说道:“就像殿下您说的那样,我是心眼多了些,没留活口确实是为了避免麻烦。能够来行刺的必然是心志坚毅之辈,实在难以想象还会求饶。幸好没留活口,否则三木之下,还不知道会拷问出什么样的供词来。眼下地方官府就轻松多了,反正我仇家多,既可以编排给白莲教,也可以栽到倭寇头上,或者干脆说是鞑子干的。”
灵济宫的后殿乃是在一处地势开阔的所在,两人一路走一路说话,谁都没有入后殿参拜的意思,渐渐地走入了一片竹林。进竹林的时候,朱瞻基就摆手示意随行的太监留在外头看守,不准别人擅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