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花娇 > 第363章 两边

第363章 两边(1 / 1)

杨大太太当然不是来吃饭的,但郁棠的提议的确让她心动。

裴家虽然是裴宴为宗主,但官做得最大的却是裴宣,而且二太太比郁棠年长,又出身耕读世家,肯定也比郁棠能干,她当初之所以舍了二太太而让顾曦给郁棠带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觉得郁棠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不如二太太,有些欺负她无知的意思。可没想到郁棠无知到这个地步,杀家抄家的大事,在她的眼里也不过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跟二太太说呢!

再就是杨家的事现在还捂着,但也捂不了两天了,她也想探探裴彤的口气,关键的时候,看他会不会帮衬杨家。

要是裴彤心里只有裴家没有杨家,那这个外孙他们也不用认了,反正是白眼狼,锦上添花可以,雪中送炭却不能,这样的外孙要了有什么用?

杨大太太在心里琢磨着,也就没有和郁棠计较没有让她做陪客的事,反而觉得这样也挺好,她正好安静地和裴彤说些正事。

郁棠从顾曦这边出来,客人都已经到了。秦夫人除了儿子,还带了女儿和秦小姐过来;费老夫人则带了舞勺之年的一个孙子过来;徐萱拉了自己的小姑子殷氏过来,二太太和五小姐作陪,大家正在花厅里喝茶说话。

郁棠一进门就笑着赔不是:“刚刚去厨房里看了看,过来晚了,还请老夫人和秦夫人多多包涵。”

费老夫人呵呵地笑,说着“哪里”,客气了几句,介绍她的孙子说是她二儿子的次子,书读得不错,这次过来想跟着费质文读书,裴家“一门三进士”,在京城是出了名的会读书的人家,今天趁这个机会带她这孙子过来认认门。

应该是怕秦大公子不自在,特意带过来陪秦大公子的吧?

郁棠笑着热情地招呼小费公子喝茶,目光却落在了站在秦夫人身边秦大公子身上。

从秦小姐就可以看得出来,秦家出美女自然也出俊男。

秦大公子看着和秦夫人没有半分相似的地方,和秦小姐居然长得有三、四分相似,都高鼻梁,大眼睛,白皮肤,相貌十分的出色,气质也很好,温润有礼,一看就是出身世家的读书人。

至于秦大公子的胞妹秦大小姐,和秦小姐长得更像,十岁的女童而已,却已看得出来长大以后会是个不输秦小姐的美人了。

秦夫人有三子一女,不知道其他的两个儿子是不是也和秦大公子一样,更像秦家的人,也长着一副好相貌。

郁棠抿了嘴笑,对秦大公子的印象很好。

她朝二太太望去。

二太太已经一副未来丈母娘的眼光了,不仅十分的满意,高兴都已经全摆在脸上了,嘴角都有些合不拢了,热情地对秦大公子和秦大小姐:“都坐,都坐。不用那么客气。我和阿丹她三叔母都不是那苛刻的人,你们也随意些。”

秦大公子兄妹看了母亲一眼,见秦夫人微微点头,这才红着脸坐了下来。

郁棠就问起了秦大小姐日常的起居。

秦大小姐显得有些腼腆,轻声细语地回答着郁棠的提问。

郁棠就更喜欢了。

五小姐也是个内向的性子,若是小姑子太闹腾了,五小姐未必能和小姑子说到一块去。

当然,小姑子过几年就要嫁人了,各过各的,有时候还指望着娘家的哥哥嫂嫂给撑腰,但姑嫂要是能处得来,岂不是更好?

郁棠就笑着对秦夫人道:“没想到贵府的小姐和我们家阿丹一样,都是那温顺恭逊之人。”说完,她飞快地睃了秦大公子一眼。

秦大公子正偷偷地打量着五小姐,五小姐则对此一无所知,还有些稚气地对秦大公子像打招呼似的笑了笑。秦大公子顿时低了头,不敢再看五小姐一眼,耳朵也红通通的,颇有些孩子气,但也让人觉得有些可爱。

郁棠眼角眉梢都染上了笑意。

秦夫人也看到了儿子的模样,觉得这事十之八、九能成,也欢天喜地的,道:“她就是太内向了些,我怎么说也改不了。又想着她还小,也就没带她出来走动。”然后对女儿道,“今天既然认识了五小姐,以后再出去,就带着你一道,你也有个作伴的人。”

五小姐在裴家的小姐中排行最末,都是别人照顾她,她还从来没有照顾过别人。闻言不由得蠢蠢欲动,小心翼翼地看了二太太一眼,道:“姆妈,后花园的石榴花、月季、蝴蝶兰都开了,我带妹妹去看看吧?”

午膳还早。

费老夫人就笑道:“那就一起去看看。我早就知道二太太的花养得好,今天得去开开眼界。”

坐在这里,都没有机会说话。

二太太忙站了起来,笑道:“哪里是我的花艺好,是我婆婆的花艺好,我们妯娌两个都是跟她老人家学的,这边的花园更是我弟妹布置的,我也就跟着看花开了,去掐两朵插瓶罢了。可不敢当您这样的夸奖。”

费老夫人觉得裴家的两个媳妇包括顾曦这个孙媳妇都挺会说话的,而且也还都识大体,不由笑道:“我记得大太太只有两个儿子,小儿子说了亲没有?”

裴绯的婚事不好办。

一是裴宥这一支在宗房有点尴尬,其次是裴大太太有自己的主意,未必会和裴家一条心。

这要是费老夫人要给裴绯保媒就麻烦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新小说: 悬案组 祸种 翻滚吧棺人 钻石王牌之投手归来 我修的可能是假仙 白发皇妃 贵族校草独家小甜心 一切从斗破苍穹开始 狐妖公主恋战网球王子 民调局异闻录之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