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守灵期满,停灵百日,送入皇陵安葬。
其实,皇家礼仪虽然繁琐,但算起来,与百姓之家的丧事要差的多,比如说有些人家要停灵三个月,有的人家要守孝三年,有的在守孝期间,不洗脸,不洗澡,不沾荤腥,不近女色,等等等等。
当然,这些规矩要是守齐了,活人也得给折腾成死人,而且大秦民风向来开放而又淳朴,多数不会像南边那些礼仪之家那般,弄的很多条条框框,想守便守了,不守也没人说你不孝,只要别太出格,说的过去便成。
而皇家丧事,在程序上虽说繁琐,但真正较起真来,时间上是很仓促的。
不过国一日不可无君,新皇登基往往伴随着老皇帝驾崩,所以诸事从简,已经差不多成了大秦惯例,如今又是非常之时,很多朝臣都巴不得赶紧结束了,好让压的人透不过气来的大军撤兵出城。
丧事完毕之后,新皇登基又是一套程序,又过了三天,才是新皇登基的日子,这也是非常仓促的,但已经没人顾得上这个,新皇一日不能登基,许多事情就没法去办,因为太子的名义毕竟在大义名分上少了许多分量,一些事情办起来便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嫌,很容易过后被人抓住把柄什么的。
所以,太子不愿意拖的太久,群臣也不愿意干耗着,所以,登基大典便定在了景帝驾崩的十日之后。
而这个时候,除了京兆得到景帝驾崩的消息,送上丧表之外,其他州府,还全然不知长安发生了些什么呢。
京兆这些官吏也很惶恐,丧表送上去,赶紧送贺表,这都是什么事儿啊,时间太紧了,比景帝登基时候还要紧的多,因为事先根本没有一点的风声,景帝陛下正当壮年,竟然说没了就没了,而且那一晚,大军云集的样子,很多人都是亲眼见到的,更为这次皇位更迭蒙上了几许阴霾。
当然,这些事情也只不过是想想罢了,谁也不敢宣之于口,不要性命了吗?
但仓促归仓促,李全寿登基的场面却颇为的壮观,不但大军云集,守备森严,朝臣环绕,而且还有金国,后周使臣观礼,这还是大秦立国以来头一遭。
若非京师风起云涌,这样的场面,足可称之为荣耀了,自唐以降,诸侯割据,中原四分五裂,汉人气数愈弱,北地大片领土为异族所据,重现汉唐气象却是遥遥无期了。
而数百年过去,终于大秦强盛了起来,今日虽只有两国时辰观礼,却已隐约有了大国气度。
这一日,天公作美,风和日丽,当然,这也是钦天监算过了的,绝对是个好日子。
其中种种繁琐礼仪不须细述,等冗长的加冕仪式走到最后,宣布国号为成武,为皇帝加冕,当已经皇帝陛下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并遥遥举起手臂,群臣立即跪倒一片,“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所有人都矮了下去,呼喊声如山呼海啸般响起,“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震天动地的声音,也为皇帝登基之礼画上了一个句号。
两国使节绝对都没想到到了大秦能看到这么一出,脸色都是复杂莫名,心中有窃喜的,大秦新帝登基,对于被大秦压的喘不过气来的后周和大金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这也许就意味着,大秦的兵锋不会再那么咄咄逼人了,因为新帝登基,总要梳理内政,足以让两国喘上一口气,甚至可以在和议之上做些文章。
尤其是两国使臣都是亲眼看到了前些日子的那场兵乱,有些遗憾的是,大秦没有真正的乱起来,但内乱之下,皇帝都驾崩在了宫中,对于大秦来说,还有比这更沉重的打击吗,军前的将士士气一定低弱不堪,确确实实是一件好事。
不过在见识了新皇登基的场面之后,心中未必没有一点胆寒的感觉,大秦之强盛,已经毋庸置疑,而这场内乱会给秦人带来什么影响,却还要有待来日才会清晰的感觉出来,在这登基大礼上,看到的,只能是大秦最强盛的一面。
这种种滋味搀和在一起,确实复杂的连自己都咂摸不出来的。
登基礼毕,成武皇帝御驾回宫。
第一道圣旨随之从宫中传出,不出人意料的,是诏大理寺讯问曲氏谋逆一案,由同门下平章事李圃,大将军赵石听审。
其实不用费这功夫了,曲士昭等人的供词早就摆在了皇帝陛下的龙案之上,这只是走个过程而已。
晚间,第二道圣旨又传了出来,曲氏谋逆一案有了定论,曲氏一族,不思国恩,大逆不道,之类种种,罪名一串,不用一一细数,到了最后,才是真格的,曲氏一族诛九族。
其实这也是个笑话,要说诛九族,连带着当今陛下,皇家估计也剩不了几个,不过这一点也不可笑,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滚滚人头落地,不知有多少人家会家破人亡。
残酷的皇位之争,终于在这个时候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当晚,二皇子便自缢于大理寺牢狱之中,是赐死还是自尽,没人愿意去追究,所有人都明白,当今陛下恶于曲氏久矣,看这样子,已是恨入骨髓,连同胞兄弟也不放过,这样的手段,与景帝看似苛刻多疑,实则很有些温情的性子截然不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