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真金不怕火
5月28日。
救援人员没有放弃。
不放弃就有奇迹!
齐三书是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一员。
玩了半辈子生存的齐三书,对生命和生存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
“生存小队”的哥们拿着电话跑过来:“三哥,你电话。”
打电话的是齐三书的老子。
“你在哪?”
“在青木。”
“回蜀都一趟。”
“回家?”
“来我办公室。”
“哦。”
咦……
挂断电话,齐三书一下清醒了。
他老子居然让他去办公室,这是前所未有的事。
齐家有一条铁律,齐家人不许去办公地点,这一条已经执行了二十年,可就在刚刚,他老子居然打电话让他去办公室。
老头子召见,齐三书不敢耽搁。
开车太慢,抬头看看天,齐三书拿起电话拨通了祝植淳的号。
幸亏这次祝植淳答应的痛快,若是再推三阻四,齐三书肯定要跟他发飙。
收起电话,嘴里哼着不知名的曲子,齐三书给自己泡了一碗方便面,还没等面泡软,坐在一块水泥墩上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生存小队”一个哥们见了,掏出一包榨菜,撕开口递给齐三书。
“谢了,正觉得有点淡呢。”
哥们收起半包榨菜,看着齐三书笑了笑,没说话。
跟在北江时差不多,四山聚在齐三书身边这些人,家里大多非富即贵。本来这批人聚在一起,兴趣的成分居多,这次齐三书带着大家来救人,短短几天,像一次洗礼,从观念到言行,都发生了一些改变。
公子哥儿们参与救灾的事,齐老头也听闻了。
齐老头对自己儿子的这次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可是听到一些风声后,他觉得有必要当面问儿子一些事。
问什么?
问有道集团和边学道。
有必要问一问。
因为他清楚记得齐三书跟他说过,想跟朋友一起搞一个集旅游、通航、民用、救灾于一体的公司,还说想租一片山林搞旅游开发,旅游开发赚的钱,拿出一部分在四山各地修建教学楼。
齐老头当时听过就算了,没太当回事。
现在一想,前一个公司明显就是最近大放异彩的“天行通航”,后一个项目则像是有道集团那三十多栋教学楼。
想到这儿,饶是齐老头见多识广,也有点儿吃惊。
略一思索,齐老头把段明秋叫到办公室,他知道,齐三书办什么事,肯定绕不开段明秋。
找来段明秋一问,问出来了。
有道集团建的教学楼果然跟齐三书有关系。
有道集团能短时间内在四山建了三十多栋教学楼,段明秋果然居中协调了,不然按照常规速度,别说三十栋,一半也未必能建好。
这……
按理说绝对是好事。
可是在宦海里打滚了一辈子的齐老头总觉得整件事哪里不太对劲。
巧!
实在是太巧了!
自己儿子鼓捣什么DZ包,就DZ了。
自己儿子与人合伙搞了一个通航公司,派上用场了。
自己儿子投资捐助教学楼项目,也派上用场了。
这好事怎么都落在了齐三书头上?
一定要问个明白。
………
………
晚18时30分,齐三书开车驶入大院。
他进院时,段明秋已经在大楼门口的台阶上等他了。
看见段明秋,齐三书小声问:“我爸为啥事找我?”
段明秋脸上依旧挂着微笑,嘴唇微动:“楼的事。”
齐三书“哦”了一声,过几秒,说:“我知道了。”
第一次走进自己老子的办公室,没来得及细看摆设,齐三书问:“爸,你找我。”
“坐吧,想喝水自己倒。”
“嗯。”
父子俩对视了几秒,齐老头视线下移,看着齐三书缠着创可贴的手问道:“手怎么了?”
齐三书活动了一下手指:“没事,划了几个小口。”
齐老头点点头,开门见山地问:“你和边学道是怎么认识的?一五一十地告诉我。”
在门口得到段明秋的提醒,齐三书有准备,听老爸问,他回答道:“在松江一个朋友聚会上认识的。”
齐老头目不斜视:“你跟他有经济往来吗?”
齐三书摇头:“没有。”
“真没有?”
“真没有,在松江时戏称拿他一个运动俱乐部的三成干股,不过我没要过他一分钱。”
齐老头不置可否,接着问:“据你所知,他在其他省市捐建楼了吗?”
齐三书回忆了一下:“好像没有。”
“那他为什么来四山捐建楼?”
“边学道欠黄东升人情,黄东升来四山挂职,挂在教育口,边学道就在都江捐建了几栋教学楼,帮黄东升刷履历。”
齐老头微不可查地抖了一下眼皮:“边学道是怎么欠黄东升人情的?”
齐三书靠在椅子背上,回忆着说:“边学道老家亲戚因为祖坟跟当地一个家族起了冲突,黄东升帮他撑腰,把对方压下去了。”
静了几秒,齐老头问齐三书:“是边学道建议黄东升来四山挂职的?”
齐三书摇头:“不是,是东升他爸觉得他在北江太高调了,想让他出来挂职打磨一下,应该是他家里安排的。”
齐老头听了,面无表情,陷入思考。
墙上的时钟无声无息,窗台上一盆绿萝青翠欲滴。
齐三书不敢打搅老头子想事情,他扭头四下打量这间办公室的布局。
半晌,齐老头再次开口:“黄东升在都江挂职,边学道怎么把楼捐到了别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