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杞堂有时候就像个小孩子似的,高兴起来什么都不管不顾。
琅华皱起眉头,“你先松开我的手。”
裴杞堂这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垂着头道:“是我的错,你别生气,我忘记了。”
裴杞堂的样子像是真的没有在意。
琅华想想他这几年的经历,庆王被杀之后,就流离失所四处逃亡,身边都是张同那些人,不像陆瑛,从小就跟着老儒学习,格外在意这些礼数,她不能拿对陆瑛标准来要求裴杞堂。
琅华道:“你要给我看什么?”
“风筝,”裴杞堂道,“我们去院子里看风筝。”
风筝有什么可看的。
裴杞堂兴致勃勃,“我这个跟别人的不一样,我的叫风筝,别人的只能叫纸鸢。”
琅华当然知道风筝是什么东西,前世她身边的寒烟最会做风筝,春天里,她就会让寒烟将风筝放得很高,她坐在院子里就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响声,那是风吹着风筝下面的琴弦发出的声音。
寒烟做风筝的手艺是跟她老子学的,风筝飞的高,琴弦也调的好,就算专做风筝的匠人也少有这样的本事。
每次琅华听着风筝发出的声音,感觉心也随着飞到了天空中。
寒烟虽然跟她的日子短,但是对她忠心耿耿,一直到死还拼命地想要救她。
所以到了京城之后,她立即就让萧邑出去打听有没有做风筝厉害的匠人,想通过这个去找寒烟,可惜这时候的京城还不盛行玩风筝,所以一直都没有得到寒烟的消息。
或许是裴杞堂从萧邑嘴里听说了这件事,所以才会做了风筝给她。
琅华跟着裴杞堂走出去看风筝。
阿莫手举着一只漂亮的彩蝶,长长的两条尾巴在空中飘扬。
彩蝶的肚子上仔仔细细地绑了两圈琴弦,轻轻拨动就能听到清脆的响声。
琅华心里一动,看向裴杞堂,“做着风筝的匠人在哪里?”
琅华扬起了眉毛,看起来很高兴。
裴杞堂笑道:“没有什么匠人,是我做的。”
琅华颇为意外,“你还会做风筝。”
裴杞堂眼看着琅华眉宇中的那份欣喜也跟着去了大半,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许他做的这只并不是她想要的模样?他也是从萧邑嘴里听说琅华四处找会做风筝的匠人,才按照萧邑说的样子做了这个送给琅华。
裴杞堂道:“你若是不喜欢,我再改一改。”
琅华仔细地端详着,“不用了,这样就挺好的。”她好久没有听过风筝的声音了,这样一想就来了兴致,侧头吩咐萧妈妈,“找两个人来将风筝放起来。”
只要琅华喜欢就好。
“何必找下人来放,”裴杞堂笑道,“自己放才更有意思。”
裴杞堂的声音轻轻的,有种怂恿的味道,“眼看着它飞起来,不管它飞得多高,那根线绳都始终在你的掌握之中,那不是很好吗?”
“裴四公子,裴大人那边说完话准备要走了。”萧妈妈过来禀告。
裴杞堂微微一笑,向风筝的线绳交到琅华手里,“有空的时候,你试一试。”
琅华点了点头。
裴杞堂这才快步走了出去。
……
徐谨莜坐着马车到了徐府门口。
徐家下人忙将四脚小凳子放在车前,两个丫鬟弯着腰伺候着徐谨莜下车。
戴着幂离的徐谨莜跨进了徐家大门,徐夫人带着管事妈妈已经等在那里。
“这可算是回来了,今天一早你让人送信回来,我还不敢相信,”徐夫人说着满脸笑容,“我还以为要等到月末才能见到。”
徐谨莜在众人簇拥下去给徐老夫人请了安。
徐老夫人笑得开怀,“几天没见就愈发漂亮了,”说着眯起眼睛端详,“这模样是越来越像你父亲了。”
旁边的徐夫人抿嘴笑,“是像老夫人,那眉眼、脸颊,一举一动都跟老夫人很像,尤其是这双手,简直一模一样。”
徐谨莜的手指纤长,格外的漂亮。
徐老夫人点了点头,仔仔细细地将徐谨莜看了一遍才道:“在宫里怎么样?怎么突然之间就能回家了?不是说太后心情不好,要你多陪一阵子吗?”
徐谨莜摇摇头,“太后娘娘听说与西夏和谈进行的很顺利,心里很高兴,就让我回来住些日子好好陪陪祖母和母亲。”
徐夫人很高兴,“这可是好事,本来我也要去跟太后求个恩典……”
徐老夫人却另有所想,抬起眼睛道:“是不是宫里有什么事?”说完看向旁边的何嬷嬷。
何嬷嬷躬身道:“因为顾大小姐这些日子常常进宫陪太后,所以大小姐才得了空。”
是她。
徐老夫人顿时沉下了脸,“那孩子也真是奇怪,有她在的地方总是不安生,我们从杭州回到京里,她也跟了过来,”说着慢慢地滚动手里的佛珠,“松元还顾念着从前的情分,想要在家中办宴席接他们祖孙过来聚聚,这话刚说完……这不,又出了她和韩将军的传言。”
徐谨莜吃了口徐夫人喂过来的蜜桔,“祖母在杭州的时候已经见到了顾琅华?”
徐老夫人眉头微蹙,“我倒是没见到她,只是听说了她在钱塘江上与一些男人争斗,那时我就跟你母亲说,顾家以后定然是祸事不断。女子该有女子的样子,否则就会招惹来是非。”
徐夫人忙道:“那传言是假的,韩家长辈出面已经收下顾琅华做义女,皇上请裴思通大人做的中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