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走啊。”
果然,刘向海一把拉住了林振华,说道:“光有人还不够。第二项,就是资金的问题。”
林振华把眉头皱得像是吃了黄连一般:“老刘,你说过,这是国家的项目,国家还差这几个钱?人都给你用了,你总不能还让我们企业来出钱吧?”
刘向海知道林振华是在演戏,不过也不便于戳穿他。他说道:“要把高温气冷堆搬上航母,涉及到几十项关键技术的研究。专家们估计,要解决所有这些技术,起码需要20个亿的投入。目前国家财政虽然有一些盈余,但需要填的坑也非常多,不可能一下子在这个项目上投入20个亿。
所以,我们的想法是,联合一些大型企业来共同出资。汉华作为国内排名如此靠前的大企业,又是技术上的相关企业,理应承担一部分吧?”
“你打算让我们出多少钱?”林振华问道。
刘向海看看张逸华,张逸华连忙把头扭开,不敢和刘向海对视,他可不能在自家老板面前暴露出自己出卖了企业的核心情报。刘向海笑了笑,转回头对林振华说道:“2个亿,怎么样?”
这个数字一出来,林振华就知道张逸华和刘向海交流过的信息是何其深入了。这2个亿是在集团公司的会议上曾经讨论过的数字,当时大家一致认为,开发氦气轮机技术,集团能够拿出来的钱,最多就是2个亿。但以当时的条件来看,2个亿根本无法完成所需要的各项技术的开发,所以最终这个项目就被搁置了。
现在,刘向海一口就说出2个亿这样的额度,显然是张逸华向刘向海透露过公司的底线,刘向海本质是一个搞技术的人,不太会虚张声势,于是就直接把这个底线给提出来了。
换成其他人和其他的场合,张逸华这种行为肯定是不能被允许的,但以林振华和刘向海的关系,即便张逸华不说,林振华也同样会向刘向海说起的,在这方面,张逸华也罢、刘向海也罢,与林振华都是心念相通的。
“出2个亿可以,那么我们的回报是什么?”林振华问道。2个亿既然是他的心理底线,自然也就不需要再讨价还价了。
汉华自己投入2个亿肯定是无法完成这样的研究的,科工委方面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调集了全国的技术力量,包括使用了大量已有的研究成果,相当于把前期的许多投入都节省下来了,这就是举国体制的优势了。
“我们可以得到氦气轮机的全部技术专利。”张逸华抢着答道,“这个专利的价值,不会少于10个亿。”
林振华对刘向海问道:“老刘,老张说的这个,是你们的意见吗?”
刘向海道:“基本上是这个意思吧,不过,有一个附加条款,因国防目的需要,科工委可以免费使用所有这些专利。”
“那华青大学和科工委岂不是亏了?”林振华眉开眼笑地说道。科工委方面免费使用这些专利,对汉华来说是无所谓的。倒是参与研究的科工委几个研究所以及华青大学自愿放弃专利的所有权,这等于让汉华拣了一个大便宜。在若干年后,汉华拣的这个大便宜简直就相当于一座金山的价值。
氦气轮机技术,可不仅仅是运用于核动力航母上的,它最主要的用途,是建造第四代核电站。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正在运行的核电站都属于第二代技术,安全系数低,极易发生如日本福岛那样的核事故。在与小说平行的世界中,中国于2007年与美国西屋公司签约引进的AP1000技术,属于第三代核电站,安全性远远高于第二代。但即便如此,这种技术仍然不是绝对安全的,仅仅是事故的概率大幅度下降,以及控制事故的能力有所上升而已。
第四代核电技术代表着比第三代更高的安全性,其中采用高温气冷堆的第四代核电从理论上说是绝对安全的,甚至可以建设在城市的周边而无须担心发生事故。可以想象,如果第四代核电技术能够实现商业化应用,全球原有的核电站将必然被全部淘汰,代之以这种既清洁又安全的新型技术。
几百座核电站的重建,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庞大商机啊!氦气轮机作为高温气冷堆发电的关键设备,能够获得的市场收益只能用天文数字来描述。
对于氦气轮机技术的价值,汉华集团也是进行过估算的,估算的结果,比张逸华刚刚说出来的10亿还要大得多。汉华集团迟迟没有投入这项研究的原因,一是前期的投入远远不是2亿元能够满足的,二是氦气轮机技术毕竟只是第四代核电中的一项技术,如果没有高温气冷堆技术的突破,光拿出一个氦气轮机技术,根本就是一文不值。
如今,机会来了,借着建造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之机,国家决定集中力量、投入巨资来全面攻克高温气冷堆和氦气轮机的技术,这意味着第四代核电将呼之欲出。有国家作为牵头方,利用这次攻关中形成的技术建立一座实验性的商用第四代核电站是完全可能的,随后必然就是技术的定型以及第四代核电的井喷式发展。汉华能够搭上这班快车,就抢到了未来核电市场上的一个显赫位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