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善攻,汝才善战,两人合一,则天下无敌。
这是时人对李自成和罗汝才的评价,闯王李自成善于攻城,而曹操罗汝才精通野战,两人的优点结合起来,的确是纵横无敌。
当然,在没有李孟参与的历史上,的确是如此的,就算是这个时空,李自成和罗汝才合兵一处之后,也仅仅在涡水那边输给了李孟的山东兵马而已。
这样的组合的确是无敌的,但李自成为闯王,罗汝才为曹操,在当年的河南八大营之中,两人就是相提并论,而没有什么从属高低,当初荥阳大会,曹操可就是响当当的十三家之一,和老闯王高迎祥平起平坐,李自成可只是一个闯将而已。军队之中最忌讳的就是军令不由一处出,而在流民联军之中,大的方向战略,都要双方的商议才能决定,总让人感觉颇为的别扭。
闯军到如今已经是八十余万的庞然大物,而曹操军现在才不过是十几万,但这十几万兵马质量却非常的高。
曹操罗汝才的部队善于野战,就是因为在他的部队中有大量的山陕边兵,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打败了之后被收拢在军中,后来则是因为罗汝才的部队之中山陕边兵的成分较高,后来的大明边兵也是纷纷投靠。
李自成的骨干兵马几次被打散,后来是十八骑重新扯起的队伍,他的主力部队对大明的那些老兵依赖很大,那些流民想要训练成进退有据,勇猛敢战的士兵可需要很多很多的时间,现在根本没有时间去训练,大家都是把击溃的明军降兵招入自己的部下,稍加整训之后就投入使用。
说起来也是个笑话,大明的官兵不管是跟鞑虏作战还是跟流民作战,基本上没有什么胜利,一触及溃的战斗极多。
但被闯营招纳之后,立刻变得勇猛敢战,恢复了许多当年边兵时候风范,至于投降满清的那些汉奸,更是了得,原本稀松无用的兵马,居然是纵横大明,所向无敌,也不知道那根猪尾巴是不是有力量加成、提升狂暴的神奇作用。
不过实际的情况是,大明军队有如盗匪,全无规矩,士兵们打仗的时候没有什么指挥,乱哄哄的前突后退,一看当官的先跑,自家也没有什么勇气战意了。
而流民军队对这些士兵的管理还是有规矩的,完全是按照军法条例,而且尽可能的让他们吃饱肚子,不会饿着作战。至于满清鞑虏,在这个时代,满清鞑虏有最完备的军功升迁系统,还有最残酷的军法,自然是激起战意。
现在的问题,谁吸收的边兵数量多,谁就的战斗力也就越强,但大部分投入流民大军的边兵都是被罗汝才收纳,导致罗汝才兵少,却越来越强,而李自成兵多,却始终没有什么实力的增长。
罗汝才和李自成又是并列,双方一个大元帅,一个大将军,互相不能命令统属,这矛盾自然也就冒出来了。
仅仅这些还不算,眼见着流民大军的声势一天天的涨上去,地盘越来越多,原本势不两立的大明高官也是纷纷的投靠,还真是有天下之份!有天下份,可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谁来当皇帝,那这个人的下属也就跟着水涨船高,鸡犬升天,要是别人当了皇帝,那这好处可就小太多了。
李自成手下有牛金星、宋献策等谋士文官,刘宗敏、田见秀、刘芳亮等大将,罗汝才手下也有玄珪作为谋士,十三太保作为武将,更有杨承祖号称是联军武勇之冠,双方都有自己的文武班子,这些文武也不愿意另一方得了好处,平素里也是暗自谋划,劝说自家的主公不要相信对方。
这是权力膨胀到某种程度之后,联合体必然会产生的矛盾,解决的手段或者是联合体分裂,或者是一方吞并另外一方。
双方彼此敌视提防,各种各样的旧怨自然就产生了…...
朱仙镇大战之后,流民联军去围攻开封,当日间河南巡抚李仙风派死士带着书信去往流民大营,本来是写给罗汝才的,却故意让李自成的部下抓到,调拨双方的关系,事实上这个离间很成功。
当夜,李自成的部队就和罗汝才的部队相隔对峙,差点就要火并,如果不是李自成考虑山东大敌窥伺在侧,恐怕当日间就要开始开打了。
实际上,这封信也不过是个导火索而已,在这之前,闯王李自成为了修人望,图谋大事,待人亲切,生活清苦,尊敬读书人,而罗汝才则是报着过一天少一天,老子赚到了的想法,骄奢**,纵情享受。
想要享受就需要大批的金银女子,流民军队想要有这些,就必须要大肆的抢掠民家富户,而闯王李自成一直是对部下的军纪约束极严,想依靠这样来赢得民心,这政策上的巨大差距,自然会彼此有冲突。
闯营的谋士大将多次和李自成谏言,说是罗汝才和部下好酒大肉,纵情享受,让许多闯营的将士眼馋,甚至想要转投曹操营。
本来在边兵和官兵的吸纳上,双方的矛盾就愈发的加深,现下又有这种投靠之事,更是让人忌恨。
这种情形,在进入襄阳稳定下来之后,罗汝才依然故我,举止甚至更加的放纵,这湖广襄阳,也是天下间的大城富庶地方,这享受自然是要放大的。可李自成把襄阳改成襄京之后,已经是要给天下人做个样子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