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鲜花,求评价票!求评论!求月票!哥哥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ps:不是作者一天一更,而是大一的每天都有课,时间上不允许,以后我尽量两更以上。
ps:至少没断过更嘛,嘻嘻
.......
在北俊墨的安排下。
除去了并入管理部的五千多只小黄人,剩下的四千多只,北俊墨分给了探险部两千五百只。
最后的一千多全部归给了科研部。
人手的扩充意味着将会加快建设、科研、探索的速度。
“bana!tudana。(位置前偏了!所有构造机要一列对齐。)”
“tadupuna。(地基柱再搭一层。)”
“banabu,dutana!(传送带不要乱,圆直角拐弯!)”
在凯文等一众管理部领员的指挥下,五千多只小黄人均匀分散展开了大建设。
首先是新的混凝土厂
原先家不远树林里的混凝土产线并没有停。
毕竟。
现在混凝土厂还没有开动。
要是家那边的混凝土产线停了,那可就没有持续供给的混凝土用了。
为了能够最大产区化,北俊墨想法中的混凝土厂拥有27台构造机,也就说这个厂拥有27条线生产混凝土。
一台构造机每小时生产900单位,一单位3袋,那就是2700袋!
27台构造机呢,那就是72900袋!
这还是一小时的产量。
换句话说,这座新建混凝土厂能够日产混凝土174w袋。
而且有着两座普通级的石灰石矿供应,石灰石供应上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搭建。
小黄人们采取的是北俊墨吩咐的悬空搭建法。
说是悬空,其实本质就是在低洼草地上用白色涂料画了一个超大号的长方形框。
然后在框的四角建造地基支撑柱,再在每个地基柱上衔接建造8×1m地基。
在靠近矿床不远的那根地基柱旁,搭建了u型楼梯以便人员上去建设后。
三三两两手持br便携仪,背着空间背包的小黄人便顺着楼梯爬上了地基平台。
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往三个方向铺设地基板,直到将四角地基柱的平台全部连在一起。
背着空间背包携带充足混凝土的小黄人们,铺设起地基板基本就是十秒一个。
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整个混凝土厂地基平台便建造完毕。
有着br便携仪这样bug一般的建设用具,建设是很快的。
完成地基平台,小黄人们接下搭建的便是第一层墙壁。
为了方便人员进出,在四个边角的墙壁上,小黄人们都切焊了一个门框,留着后面装门。
最后就很简单了,在地基平台上搭建27台构造机!
嗙!
嗙!
27台构造机很快便整齐一列的安放完毕。
为了避免因为规划不妥当导致的传送带混乱,小黄人们接传送带是从构造机的矿物输入口开始接。
每三台构造机的传送带连接一座传送分流器,然后每三座传送分流器后面接一座分流器。
最后三座分流器再连一座分流器。
如果从采矿机开始正数的话,具体流程如下:
两台采矿机(供应石灰石矿)
↓
传送合并器(合并矿线为一条)
↓
垂直升降机(将矿石向上运到地基平台)
↓
一座传送分流器(从垂直升降机接线,分流3条)
↓
三座传送分流器(接分流线,再分流9条)
↓
九座传送分流器(分流27条,为构造机供应石灰石矿)
所以。
这座新建混凝土厂采取的生产模式是21139模式。
当然,这还算不上真正的超级混凝土厂。
不过在北俊墨看来,这座厂能够日产174w袋混凝土还有余,这已经很可以了。
至少在自给自足上就没有先前那么拘谨了。
而且这个星球还有很大很大的地域没有探索,北俊墨并不担忧混凝土产量只能仅此为止什么的。
在管理部小黄人们建造混凝土厂、机械零件厂、石油精炼厂、钢铁厂。
探索部的小黄人们继续去探索,科研部的小黄人们在新建的【研发大楼】里搞很多新蓝图时。
我们的主角:北俊墨,北老板。
此刻正在种田.....
是的,你没有看错,他就是在种田。
但他可不是在种水稻、小麦什么的常用作物,而是在种蕴含着特殊自然能量,能够为人体带来增益的东西。
现在,就让我们去瞧瞧.....
.....
.....
ps:各种求!
ps:欧尼酱们,求月票、求评论、求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