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的一项项革命政令发布下去后,整个大商王朝就仿佛焕发了新的活力。
转眼就是一年的时间过去,大商王朝的粮食产量、铁器产量翻了几番,国力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强大。
帝辛和一众大臣站在田亩边上,望着下方一眼看不到边的玉米,露出欣喜之意。
太师闻仲激动道:
“有了这些粮食,大商王朝不知道会增加多少人!”
“据统计,今年足足增长了八十万人口!”
其他大臣也是交口称赞帝辛的每一项措施。
“大王,你吩咐的冶炼铁器,现在已经每天都有百担的产量了。”
“用了不多久,我大商的英武之士将会装备最新的铁器装备,战斗力会再次上一个台阶。”
“……”
各大臣争相汇报喜讯,如同雪花一样纷至沓来。
帝辛此时内心充满了万丈豪情,看着这个江山亲自在自己的手下逐渐壮大,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他的努力下,大商王朝的气运也是逐日增加,已经深厚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
帝辛目光灼灼,对着下方大臣豪气地说道:
“三日后,泰山封禅!”
这句话一落下,周围的人都不说话了,而是仿佛在压抑一种隐隐的激动。
封禅可不是随便就能举办的仪式,而是需要在太平盛世或者天降祥瑞的时候才可以举行,为了求得保佑、而祭祀天地的一种做法。
现在帝辛说是要封禅,就说明大商已经走到了一个巅峰鼎盛的时期,这怎能让人不激动。
紧接着,整个朝歌都开始忙碌的准备了,确保这次盛大的典礼万无一失。
帝辛也告知了女娲,后者得知时眼中闪过一丝钦佩色彩。
这才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帝辛就生生地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整个商朝的气运,并且还大力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做下的功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女娲探测了一下商朝的气运,深厚到就连她都是讶异不止。
另一方面,商朝气运通过天命玄鸟和帝辛绑定在了一起,也就是说大商气运越强大,帝辛的实力也会水涨船高。
这也是帝辛独一无二的帝王之道,除了他之外没有人可以走这条路。
自古以来,证道的方式有几千种,每一条都不相同。
比如盘古是通过开天辟地、悟得了开天精要,最终以力证道。
元始天尊则是斩尽三尸,完全不为情感欲望所操控,最终成就混元无极太上大道。
女娲则是和上面都不同,乃是以功德证道,借来“九天息壤”,用息壤创造了人族,从而得到海量的功德,最终成就圣位。
而帝辛所走的道,是帝王大道,将自身命数和王朝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最终王朝发展到极致,那么他自己也能得到成圣的机缘。
三日后,殷商王朝将一切都准备妥当,就等帝辛坐上蒲车,前往泰山。
泰山,五岳之首,也是最高的山峰,历代帝王如果要封禅必须来此,象征着受命于天。
大量的猪牛羊、海量的青铜祭祀旗,也一同上路,浩浩荡荡赶往了泰山。
一路上,帝辛等人的速度很慢,为的就是顺便巡视苍生百姓的生活状况,检验地方诸侯、官吏的工作做得是否到位。
让帝辛意外的是,不少百姓听说王师来了后,主动献上食物,为表感激。
闻仲在帝辛的身旁,将这些日子听来的话都如数说了出来。
“百姓说他们的大王真的是一位功德无量的圣王。”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贤明能干的君主,做子民的都非常感激。”
帝辛嘴角微微一笑,也没有多说什么。
终于,帝辛他们来到了泰山之下。
为了表现自己的诚意,帝辛命令除了祭品的推车外,所有人都要步行登顶。
但是像太师闻仲、宫相商容这些老臣,帝辛网开一面,特许他们坐上专属推车,由年轻力壮的士兵推着上去。
经过一步一个脚印的跋涉,帝辛走在最前方,第一个看到了泰山之顶。
“这便是寡人的江山啊!”
登顶之后,帝辛环顾四周的壮丽山河,一时间胸有豪气,畅快无比。
接着,由学宫中的饱学之士,足足七十人,身着华服,齐齐地诵读赞颂天地、歌颂商朝的文章。
再然后无数猪牛羊的祭品摆了上来,燃起了无数根香烛。
“大王,给。”
闻仲将封禅的文书递给帝辛,让他做最后的诵读,最后以“金泥银绳”的方式封之,埋于地下。
做完这一切后,又有百名精壮士兵,带着工具和泥土上来,在四周垒起了五色帝坛,里面盛满了五谷,分成了五种不同的颜色。
庄严无比的乐声奏响,帝辛身穿黄色的礼服,带领着众人做最后的祭拜。
“功德石呢?”
帝辛注意到一个极为重要的东西没有,质问周围的人。
“大王,马上拉到了,那石碑太重,动用了两百多人才拉上来。”
果然,过了一会,出现在帝辛面前一块一人多高的巨大功德石碑,上面都是记载着帝辛曾经的功德。
诸如平叛诸侯叛乱,惩罚奸臣,重用忠臣,推举政制改革,消弭贵族势力,改革旧俗,增产粮食……
密密麻麻,写的功德碑上到处都是。
上面记载的任何一项功德,都是足以流芳百世的功德,而帝辛一人就做到了这么多,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周围大臣心存敬畏,纷纷行礼,仰望着帝辛。
就是这个男人,亲自带着大商走上巅峰。
此时的帝辛在很多大臣的心理就是最圣明的君主,没有之一!
帝辛阅读完石碑上的内容,亲自将其重重地陷入了地基里,让功德碑永远留在这泰山之巅上。
做完这些,帝辛又拿来一把刻刀,郑重其事的在功德碑最后空白的一行处写道:
“灭四夷,大一统。”
仅仅六字,就表明了帝辛的莫大决心。
而且既然写在了上面,帝辛就无论如何都要做到,不惜一切代价。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