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卫东的母亲看见儿子出来,她一脸关心的问道;“大宝你怎么回来后一句话也不说,可把我跟你奶奶吓坏了,是不是上次从树上摔下来留下什么后遗症了?要不,我让你爹去隔壁村把老赵头请来,让老赵头给你把把脉再看一下?”
秦卫东;“娘,我的身体好着呢,你别折腾我爹去喊大夫了,我身体不适是下午从城里回来坐车晃的我晕车,刚刚睡了一觉就好了。”
王香兰听完满脸懵,她一个农妇根本没有机会做进城的公车,毕竟坐一次车要一毛多钱,秦家庄的村民还是愿意两条腿走着去四九城,一毛多钱都能买上一斤多的白面,一个人都能饱饱的吃上一顿白面馍馍。
秦卫东也没有给母亲解释什么是晕车,他看向一家之主的爷爷说道;
“爷爷,我这次进城找到了那个买野猪肉的城里干部了,跟他说了咱们村去拉粪肥的事情,那个干部很痛快的答应了,还给我写了一张条子,只要拿着条子就能去轧钢厂拉粪肥。我现在把条子给爷爷,你去队长家把条子给他,让他带人去轧钢厂拉粪肥。”秦卫东拿出李副厂长写的条子。
秦老爷子见自家孙子去了一趟城真的把粪肥的事情搞定了,他满脸欣喜的拿过条子,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可惜秦老爷子根本不认识字,条子上写的什么他也不知道。
不过,他相信自家孙子,大孙子都说拿着条子就能去什么厂拉粪肥,那就一定能成。
秦老爷子;“大宝,你可真是咱们秦家庄的大功臣,我现在就去队长家跟他商量一下去城里拉粪肥的事。”
秦老爷子风风火火向队长秦霸天家走去。
“五叔来了,”
秦霸天的媳妇儿赛金花看见秦老爷子后开口问了一声好。
秦老爷子;“金花,霸天他在家没?”
赛金花;“在屋呢,刚从队部回来。”
“当家的,秦五叔来找你。”赛金花朝着屋里大声喊了一句。
秦霸天不用媳妇儿喊,他也听见自家院子有说话声音,他出来看见秦老爷子热情的招呼秦老爷子进屋,又吆喝媳妇儿烧两碗开水。
进屋后,秦老爷子摊开手心把攥紧的纸条给了秦霸天。
“这是我家大宝进城找人弄的条子,说是拿着这个条子去什么厂就能拉粪肥,我也不识字你看一下上面写的是什么。”
秦霸天听完眼睛一亮,
他接过条子看着上面的字迹后激动的拍打桌子。
“好,”
“太好了。”
秦霸天;“大宝他真是了不起,有了这个条子咱们村的庄稼地再也不缺粪肥了,我现在就召集村民组织人去拉粪肥。五叔这事要是成了,我一定给大宝他记一大功。”
“当家的,”
刚烧完水的赛金花见男人风风火火的跑出院子,她连忙大声喊,可任凭她如何呼喊都没有留住她男人。
五十年代,秦家庄根本没有通电,平时秦霸天这个队长召集村民开会,或者下地干活都是拿着村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铜锣,秦霸天拿着铜锣从村口敲到村尾,根本不用喊村民们听见铜锣声音就知道队长召集开会,每家每户都会派一个代表去村部开会。
村部,
秦霸天坐在队长的位置上,
他看着下面陆陆续续赶来的村民。等到村民们来的差不多了,他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说道;“这么召集把大家喊道村部开会,是有一件天大的好事,今年入秋咱们这地区一直没怎么下雨,为了应对干旱,大家可是没少出力从下坝河挑水浇地,经过三天的连续浇灌地里的麦子长势明显好转,这都是村民们的功劳,只要再有充足的农肥,我相信明年咱们村的庄稼一定会丰收。”
“前几日秦五爷跟我说,他家大宝有可能在城里找到粪肥,这件事情因为还没有正式确定没把握的事,所以我就没有跟大家讲,这次我召集大家来开会就是关于粪肥的事,五叔家的大宝他把粪肥的路子跑好了,我手上拿着的就是城里一个国营大厂的条子,咱们只要拿着这个条子就能去人家厂拉粪肥。”
“大疙瘩,老木头你们俩是咱们村唯二会木匠手艺的人,我让你们打的拉粪肥的车子做好了吗?”秦霸天看着下面两个满脸沧桑的中年男人问道。
大疙瘩,老木头这是俩人的外号,同样也算是名字,解放前农村人饱受地主剥削,秦家庄的村民基本上都没有地,他们只能给地主当佃户,雇民,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也吃不饱饭,所以老一辈人都没有什么学问,根本没有上过一天学堂,给孩子起名字也都是通俗易懂,疙瘩,木头,棒子,有草,有粮,大胆……
大疙瘩;“队长,你跟我们说的时间太短了,我和木头哥俩人合力打了三辆拉粪肥的大车,早知道,我和木头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觉也再多打造两辆封闭严实的大车。”
坐在大疙瘩身边的老木头点了点头显然很赞同大疙瘩的话。
秦霸天听到大疙瘩说只有三辆拉粪肥的大车,他表情有点小失落,秦家庄算是大庄子,一共有两千多亩地,指望三辆拉粪肥的大车去城里拉粪肥猴年马月也别想把两千多亩地的麦子施肥,看来只能是多组织人挑粪肥了。
秦霸天;“三辆就三辆,咱们今晚就进城去拉粪肥,每家每户出一个人,没有大车咱们就肩挑手抬,克服一切困难打好这场拉粪肥的战役。”
“队长说的对,我们没有拉粪肥的大车,我们还有一把子力气,就算是用扁担挑,咱们也要把那个什么厂的粪肥全都挑回来,一滴都不能剩下。”
“说得好,有了粪肥麦子就能丰收高产,比起挨饿出点力气又算得了什么。”
其他人也都纷纷迎合说道。
如果秦卫东在这肯定会吓一跳,他从秦家庄空着手两条腿走到四九城都快崩溃了,队部的村民居然喊出用肩挑几十斤,上百斤的担子从四九城走回秦家庄,
这得多大的毅力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秦卫东哪知道这个年代的人都很能吃苦,肩挑几十斤的担子走几十里山路对村民来说,这是稀疏平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