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中心,给我设计一款长度超过300米,排水量超过十万吨,装甲厚度450毫米,核心区域防御附加300毫米内设装甲,内部所有隔板全部附加厚度不同的防崩落内衬的船身。”
“火力方面,五座三联装炮塔,前三后二,使用600L45主炮。”
“双联高平两用127毫米副炮炮塔12座,28毫米机炮四联装炮塔24座,所有甲板上的炮全部有炮塔,甲板下方设置两层火力平台24个,,上层75毫米高平两用炮,下层双联12.7毫米机枪。”
“用目前系统目录中最强的轮机,极速必须达到32节,吃水线要设计到位,确保平衡和360度全向开炮不会有限制。”
张学铭朝着科技中心下达了自己需要的战列舰的指标。
这是一艘数据远比衣阿华级战列舰更强大的战列舰,之所以甲板上所有战斗位置都要甲板,那是因为他的龙王炮有炮口制退器。
如果甲板上炮塔周围的防空炮、副炮没有封闭炮塔,那么主炮一旦发射,大量的副炮炮手将会被卷回来的气流撞飞。
搞不好一炮出去,敌军还没损失,自己先死伤惨重。
【叮!设计图已完成,当前最优方案请宿主查阅。】
系统的提示声几乎是秒出。
张学铭打开一看,顿时心动。
动力系统采用12座锅炉、六台蒸汽机,四条传动轴的组合,最大马力四十二万匹,最高速度35节,经济巡航速度18节,经济续航两万海里。
炮塔用的是电驱动液压炮塔,还可以借助轮机的力量加速,转动90度仅需15秒。
唯一缺点是借助轮机的力量快速旋转的时候,因为惯性会转过头十几度,再用电机转回来。
饶是如此,也比历史上出现的所有战列舰的主炮塔速度快出至少两分钟。
这样的炮塔,几乎不用预瞄,随时可以转动炮塔攻击不同方向的敌军。
而其他战列舰,都需要开战之前就定好炮塔的大概方向,到底是打左舷还是右舷需要提前做出决策。
这样一来,光是炮塔的转速就足够在炮战之中建立相当大的优势。
加上强大的外装甲和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完美施工的防崩落内衬以及强大的龙王炮的加持,一艘单挑鬼子全部的战列舰没有半点问题。
鬼子全部战列舰甚至海上任何浮着的东西,都不太可能吃得下龙王跑的一轮齐射。
火控方面,系统也给配置了最好的主炮火控雷达、防空火控雷达和对海对空搜索雷达,做到了人工控制火炮精准度的巅峰。
在舰载计算机出现之前,这套火控系统已经是最好最全面的了。
【叮!模拟微型计算机技术已研发完成,当前实验室空位1。】
就在他准备命名这艘战列舰的时候,系统突然发出了提示。
原来刚才他下令研发的技术中,最快的模拟微型计算机已经完成。
这玩意现阶段倒是不复杂,用刻制的电路板卡,就可以完成简单的编程。
例如普通的加减乘除,简单的方程式这些,可以当计算机用。
也可以进行略微复杂一点点的计算,例如输入主炮的数据之后,它可以于火控雷达合作,通过临时选择风向角度、风速、敌我双方的速度和距离以及对方船头的夹角,计算基础的射击诸元,给出基本的角度、装药量和仰角数据。
有了这玩意,炮手第一轮齐射的时候就不需要肉眼计算,跟着模拟电脑的数据去瞄准,然后齐射一轮,再修正弹道即可。
运气好风向差别不大的的话,第一轮基本可以命中,前提是炮管没磨损,跟初始输入进去的数据一致。
炮管磨损造成偏差的话,影响比风向大多了,而且没有办法现场换数据,得回到基地才能更换数据。
张学铭有这个空还不如直接让船回来换炮管。
对空也是一样,配合火控雷达去计算,直接给出各个炮塔的射击角度,炮兵直接搂火不用自己瞄,火力密度大大提升。
虽然只是普通的电路板电脑,里面甚至还有大量的齿轮和发条装置,不过在1931年,已经是非常顶端的科技。
“系统,重新出图纸,把模拟微型计算机的技术加入火控中心。”
张学铭下令道。
【叮!图纸修改完成,计算机预制编程完成,请宿主查阅命名!】
系统马上再次秒出设计图,毕竟这个只是把微型计算机加进去一起生产,压根没有技术含量。
【命名:龙王级战列舰。】
张学铭一声令下,空前强大的战列舰龙王级,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