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好!”
叶轻眉极为等同李云龙的话,拍手道:
“有人些,可以用坦诚以待来感化。”
“但有些人,尤其是那些死硬分子,就只能以礼服人,以德服人!”
范建只想堵住自己的耳朵。
生怕再听到什么。
大逆不道、倒行逆施,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话来。
只是儋州书院在儋州城外二十里许的长溪县,一处山清水秀的田园之中。
此时才刚刚出儋州城,进入长溪县。
距离儋州书院,还有不少路程。
也不知道,这一路上,还要听多少不能说的话。
好在。
这时驾车的王府车夫在外说道:
“殿下,前面有栏头,过路要收钱。”
“???”
李云龙愣了下。
在儋州的地盘上,什么人敢收信王的钱?
便问道:
“是官栏,还是私栏?”
车夫说道:
“回殿下,是长溪县的县衙设的私栏。”
这就很有趣了。
儋州府下辖的长溪县,竟公然私设收费站。
李云龙出来乘坐的马车,并没有打着信王府的旗号。
他也不想大张旗鼓。
想了想,说道:
“照规矩交钱,别理会他们,我们继续赶路。”
“是,殿下。”
马夫交了过路费,继续赶路。
过了这处收费站,才真正是到了长溪县境内。
一直以来。
儋州的长溪县,都号称是小江南。
这里有大片大片的沃土。
李云龙坐在马车里,掀开帘子,看到大路两侧到处是整齐划一的麦田。
再往远处看,是绵延的水田。
仅长溪县县城附近的水田,就抵得上整个儋州城的水田面积。
看到这些农田,李云龙心中不由激动道:
“这正在老子梦想中的龙兴之地!”
范建这时说道:
“若论东山路的赋税,儋州府自是第一。”
“而儋州府下的长溪县,又是儋州府第一。”
“不止如此,因为儋州书院在这里,这里又是整个东山路的文萃之地。”
“庆国开国以来,七成以上的东山路举人,都出自这儋州书院。”
“如今的天下四大书院,儋州书院排名前三。”
李云龙回忆一下,不由点头。
庆鱼年世界里有四大书院。
其中庆国有三。
包括位于庆国京都的青莲书院,位于江南路航州的西湖书院。
以及位于儋州长溪县的儋州书院。
最后一个,就是北魏的庄氏书院,山长正是庄墨韩。
事实上。
儋州书院的真正名字,叫做长溪书院。
说话间。
马车行到了长溪书院所在的西溪湖畔。
范建继续介绍道:
“长溪书院最初由长溪县的赖氏创办,如今还有别的士绅商贾捐资办学。”
“书院的山长,历来由赖氏人担任。”
“长溪赖氏,是整个东山路最负兴盛的世家望族。”
李云龙笑着问道:
“你们范家老家就在儋州,竟然还不如长溪赖氏吗?”
范建摇了摇头,说道:
“比起长溪赖氏,我们范家只不过是暴发户而已。”
长溪赖氏。
李云龙心神一动,问道:
“如今的长溪赖氏,有在京都做官的吗?”
范建摇摇头,说道:
“之前赖氏倒是有位在京都做官的,最高做到了礼部尚书。”
“只不过前几年病死了。”
“如今书院倒是有位叫赖名成的,学问第一,做过几天御史。”
“只不过听人说其性格过刚,不仅不为京都官场所容,也不为其他御史所容,后来辞官不做了。”
“如今就在在书院里教书。”
赖名成!
李云龙目光闪了闪,对这个名字印象颇深。
“臣最后要参的,是陛下!”
一句话,让赖名成这个两袖清风的都察院御史,被庆帝廷杖赐死。
李云龙原以为。
两袖清风的赖名成,出身应该不好。
没想到,竟然出身名门望族的长溪赖氏。
如今来到这长溪县。
李云龙势必要见一见这位赖名成,见一见长溪赖氏的。
毕竟这是真正的世家望族。
他若想在儋州起兵,要么把赖氏拉拢过来,要么直接把赖氏给干掉!
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选择。
想到赖名成,李云龙已经打消一半干掉赖氏的想法。
不一会儿。
马车到了长溪书院所在的西溪湖北岸的小孤山。
三人下了马车,便看到了长溪书院的山门。
上书四字:
长溪书院。
另有一联,写的是:
惟庆有材,于斯为盛。
这是化用了“惟楚有材,晋实用之”和“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山门处看了片刻。
三人顺着山门后的石阶爬山而上,道路两旁树木繁茂。
枝叶掩映之间,很快看到了书院的建筑。
这是一个建筑群,修了高高的围墙,里面至少近百间屋子。
李云龙正要直接走进去。
范建却笑着摇摇头,随后掏出一个竹制的腰牌,说道:
“长溪书院和京都的国子监一样,都行三舍法。”
“我现在正是这长溪书院的上舍生。”
说着,指了指前方的建筑,道:
“那些都是学舍,平时在学舍上课。”
“最高的一栋是藏书楼,经史子集无所不有,必须是上舍生才能借阅。”
“那边是宿舍,那边是饭堂。”
“只要做了上舍生,食宿皆可免费。”
上舍生食宿免费?
李云龙立即就把另一半干掉赖氏的心思打消掉了。
仅食宿免费这一项。
李云龙就知道,这几十年来,赖氏靠着书院笼络了无数学子。
一旦干掉赖氏,他在儋州的名声就毁了。
必须拉拢的同时再敲打敲打。
不过,还要等见到了赖名成和赖氏的态度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