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各位领导好,我是某某村子的扶贫干事赵括,于几天之前刚刚到岗,目前,已经初步了解了村子的情况。”
“村子位于山区,目前留在村子里的四百多口人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小孩,青年劳动力都出村打工了。村子完全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没有通路、电、网,外界的物资进不来,村子里出产的作物也没有办法运送到外界贩卖,如果想要出村到镇子上,村民们必须步行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
“因此,村子只能勉强维持自给自足的局面,但若出现一些天灾人祸,村子的平衡立刻就会被打破,村民们可能连今年出产的农作物都收不上来,只能忍饥挨饿的度过寒冬。”
“因为各种基础建设都没有完善,村民们如果想要联系家人,都必须得跋涉到镇子上打公用电话;因为没有电和任何的娱乐活动,这里的村民们基本天一黑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早早睡觉,或者是摸黑继续他们的生产活动;村里没有学校,这里的孩子只能每天徒步两个多小时,去镇子上上学....”
文件是赵括亲手写的。
他当然知道镇上的资金紧张,所以不会把全部的希望都给寄托在镇官方和县官方。
所以。
在他找到镇官方开始软磨硬泡之前,他就向市里递交了这个文件。
不管怎么说,市里的资金,都比小地方要充裕许多。
只是市领导能不能看到这份文件,赵括就不知道了。
只能赌一把。
还好,赵括是幸运的。
这份文件被摆到了市书记的办公桌上,现在又被印成了许多份,被这些市级领导细细观看着。
在这份递交到市领导的文件中,赵括可谓是极尽所能,将小山村的情况说的那叫一个惨,那叫一个艰苦。
什么与世隔绝,什么吃糠咽菜过日子,什么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反正,怎么惨怎么写。
旁人一看,都得心疼的掉眼泪那种。
“经过我的了解,这个村子的村民们几乎没有任何的收入,维持他们生活的唯一来源,就是地里出产的农作物和庄稼,村子所有村民们的年收入总和加在一起,也不足五万元人民币,并且,因为土壤条件不好,这里的农作物收成也很低。”
“在我来到这里之前,已经有几个扶贫干事被下派到这里工作,但无一例外的都离开了。”
“因为村子的条件特殊,普通的扶贫方式并不适用,扶贫工作也因此难以展开。”
“所以,我诚恳的希望上级可以关照一下小山村,帮助我们将村子的基础建设弄起来,方便我们进一步的开展扶贫工作。”
洋洋洒洒的写了一通村民们的艰苦生活,赵括话锋一转,表明了他的真实目的。
诉苦卖惨只是手段。
要钱来搞村子的基础建设,才是他的真实目的。
看到这样的一份文件,凉都市的一群市级干部都沉默了。
表情都很难看。
这些人没想到,在当今这个时代,扶贫工作开展了那么长时间,居然还有村子的条件是如此的艰苦。
居然,连最基本的路电网都没有!
场内,一片沉静肃穆。
凉都市市书记看了一圈这些官员,严肃着神色开口。
“大家都看到了吧。”
“这个村子,其实是在我们扶贫范围之中的,帮助这个山村振兴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但是我们呢?却对这个村子的发展情况一无所知,甚至都不知道已经有好几个扶贫干事离开了这个村子!”
“如果不是这个赵括同志递交上来这样的一份文件,我们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还有一个这么贫困的村子在我们的扶贫范围之内!”
“我们整天说着要精准扶贫精准扶贫,但我们真的将精准扶贫这四个字给落实到位了吗?”
“如果真的落实到位了,这个村子,不至于说连个路电网都没有!”
“恕我直言,这是我们全体干部的工作失职!”
市书记的语气严肃,当着所有市级干部的面检讨着自己工作的失职。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屋内的一众市级干部脸上都浮现出了羞愧的神色。
这是市书记的工作失误,又何尝不是他们的工作失误呢?
但凡他们真的落实了精准扶贫这一工作方向,这个小山村的条件,不会如此艰难。
小山村,已经不是简单的用穷就可以形容的了。
这里面生活的村民,一年四季都挣扎在温饱线上,每天都在为了活下去而做着繁劳的农业工作。
完全就是上个世纪的农村生活模式。
在一阵深刻的检讨和反思后,这些干部也开始接连发表意见。
“这个村子的发展如此落后,我们的确应该现在对其进行扶持。”
“文件中,赵括同志反复提及山村没有通路电网,这些都是村子发展起来的必要基础设施。”
“没错,这部分基础设施是小山村以及赵括同志没办法独自完成的,必须要我们市里出面解决。”
“为这个山村拉电网和建设通讯基站,这些都比较好解决。”
“但是修路...说实话,即便是我们,也有些无能为力。”
“......”
众人不断的发表着意见,都想为这个山村建设出一份力。
首先要解决的,当然是山村没有通路电网的事情。
这部分基础建设,理应由他们这些市里的领导帮扶。
但怎么帮扶,这些干部也犯了愁。
通电和通网,都比较好解决。
所花费的金额,也不会很多,市里可以负担得起。
但唯有这个路,让众人有点举棋不定。
“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个小山村四面环山,位于大山深处,路况很糟糕。”
“如果由市里面出面修路的话,就得修建一条盘山公路,这样以来,耗资太大了,没个几百万根本就下不来。”
认识到这一问题,众人都觉得有些手足无措。
拿几百万出来修路?
市里,也拿不出来这个钱。
于是乎。
这些干部,又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最终。
市里决定,通电和通网他们来解决。
至于路,市里只能拿出来一百万的资金,让村子里的人自己来修。
对此,众人都没有任何的异议。
讨论结束后,这些人就开始起草文件、下达文件,以及准备拨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