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黑脸青天
天气依旧酷热,定远县的街道上比往常热闹了许多。
三三两两地围拢,在仰望县衙的告示。
“这写的什么?”
“不认识字啊!”
“县衙撤销一切受贿条例,特此放告:凡有冤者,无论老女老少,案情大小,皆可敲响鸣冤鼓鸣冤申诉。定远县衙示。”
“是不是真的,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听说新来了个太爷,听说是个好官。”
“我也听说了,脸黑黑的,大家叫他包大人,好像第一天上任就惩治了四名官差。”
“这么说来,倒是个清官,得去瞧瞧。”
大街上,百姓纷纷议论起新来的知县老爷,不约而同地朝着定远县赶来。
才片刻功夫,定远县衙外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大家快看,那就是告示上说的鸣冤鼓吧!”
不少人指着县衙右侧的大鼓,眼神里都充满了好奇。
“告示上说,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敲响那面鼓,县太爷都会升堂审理,未免太容易了吧!”
“反正我是不信!”
部分百姓脸上存有疑虑,自然是不太相信敲响了鼓就能告状。
世上有那么便宜的事?
以前,想要告状那可得送银子,明码标价。
且一般小事,县太爷根本理都不理会。
除非是真的出了人命,才上公堂做个样子。
而官司的输赢,可不是靠有理没理,而是凭银子说话。
银子送得多,自然能赢官司。
倘若没钱,明明是原告,最后也得成为被告,反被一顿毒打。
在定远县百姓的眼里,官府早已是一个贼窝,心灰意冷,不抱希望了。
就算有冤,也只能忍气吞声。
谁都害怕状没告成反而挨了一顿板子,那才真叫得不偿失。
……
县衙书房。
包拯命贴出告示之后,便开始翻阅以往案件。
但脑海中却很快传来了系统消息。
“系统提示:巧设鸣冤鼓,政绩+100!”
“宿主可在系统商城进行兑换。”
听到系统提示音,包拯心中打了个激灵。
没想到这也可以获得奖励。
再次打开系统商城。
除了人物卡之外,其它的都兑换不了。
包拯只能选择兑换人物卡。
“叮,兑换人物卡成功——公孙策,不日来投!”
公孙策?
不是吧!不是吧!
包拯瞪大眼睛。
前面是展昭,现在又是公孙策。
系统真是太贴心了。
公孙策才高八斗,以智慧著称,和展昭一文一武,乃包公的左膀右臂。
没想到两个人物,系统竟然直接奖励。
心中迫不及待起来。
……
书房。
包拯看了半天案卷,却没看出什么端倪。
心中苦恼得紧。
他原本是想看看是否有冤假错案。
但他现在知道自己错了。
想从案卷上看出问题,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上一任知县王焕没那么傻,做案子自然是要做得天衣无缝。
就算王焕不谋其政,公然贪污,也不可能留下任何把柄。
案底是永久保留的,尤其是重大刑事案件。
王焕能从一个七品县令一跃成为五品知州,若没有一点头脑,显然不可能节节高升。
能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之人,没有一个是智力残疾。
哪一个不是老奸巨猾之辈。
既然看不出来,包拯也就没必要继续深究。
咚咚!
县丞李申敲响了房门。
“大人!”
“李县丞,可有鸣冤之人?”
包拯放下手中案卷,看向李申。
设立了鸣冤鼓,目的就是要让百姓看到自己的决心,能踊跃申诉。
但事与愿违。
“没有。”李申摇了摇头,“来了数百号人,无人敢击鼓鸣远,想来是百姓心有顾忌。”
“怎会如此?”
包拯费解,但很快就明白了,要是设身处地的站在百姓的角度,就不能体会他们的心思了。
常年受官府压榨,心里多多少少有阴影吧!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而另一方面,自然也是包拯刚上任,并没有在百姓心中树立足够的官声。
百姓对他这个县太爷抱着观望的态度。
“这些百姓真是不识好歹,老爷一心想给他们沉冤昭雪,他们却有官不告,这算什么事。”
一旁,包兴脸上蕴出了忿色。
“你懂什么?”
包拯脸色一板,“忘了我平常怎么教导你的。无论做什么事,都得将心比心。跟随我多年,反倒不如从前,枉费我一番教诲!”
被一通劈头盖脸批评下,包兴一脸苦涩,不敢多言。
“走,去瞧瞧!”
包拯没理会包兴,对李申道。
三人出了县衙。
……
“大人!”
刚到县衙大门,值班衙差拱了拱手。
包拯先是看了鸣冤鼓一眼,而后又看向了人头攒动的男女老少。
一眼看去,至少有两三百人。
一个个面黄肌瘦,穿着破烂。
人群中,不少孩童蓬头垢面,脏兮兮的。
看罢,包拯心中不禁一酸,仿佛心被刺痛了。
都说大宋朝乃华夏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纸醉金迷。
可眼下…和富庶丝毫搭不上干系!
“大伙儿快看,出来的那个就是新来的知县包大人。”
“那就是包大人啊!”
“怎么黑漆麻乌的,看上去不像个好人呐!”
“别乱说话,小心吃板子。”
看到站在走廊之上的包拯,人群里又是一片好奇的热议。
“娘,你看那个人怎么那么黑呀!”
就在此时,一道稚嫩的声音从人群中传了出来。
是个小女孩。
因声音太大,全场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静得有些可怕。
四周的空气仿佛都被抽空了一般,凝重得令人窒息。
所有目光纷纷惊恐地投向了那对母女。
那年轻妇女的脸色,也瞬间变了颜色。
一张并不干净却俏丽的脸,恐惧得如同一张白纸,连呼吸也在颤抖。
连忙将女儿的嘴巴紧紧捂着。
公然嘲笑县太爷,这就是忤逆!
年少不经事的小女孩,似乎也感到了氛围的凝重,心知闯了大祸,也微微有些紧张起来。
整个人都贴在母亲的怀里,一双眸子却是盯着高处的包拯。
全场没有喧哗。
目光不是看着那对母子,就是看着包拯。
连县丞李申仿佛也在替包拯难堪。
堂堂太爷被当众数落,如何下得了台面,又如何树立威信。
“大人,童言无忌!”
李申连忙帮着那母女说话。
包拯看了众人吃惊之色,却只是微微一笑,缓缓朝着那母子走了过去。
李申、包兴、耿春等也跟随其后。
众人让开一条道路,心中各自揣测这对母女接下来的遭遇。
“大人饶命,小孩子不懂事!”
见太爷朝自己走来,那年轻妇女慌忙拉着女儿就跪了下去。
“小朋友,你几岁了?”
包拯走过去之后,却是蹲了下去,笑盈盈地看着那个小女孩。
小脸蛋圆圆的,眼睛很大,头发不成型地扎起两个鼓架。
“娘说我五岁了!”
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回道。
“叫什么名字呢?”
“他们都叫我毛毛!”
“毛毛真聪明,叔叔买冰糖葫芦给你吃好不好?”
“真的呀?”
“当然是真的。”
包拯伸手过去,小女孩也丝毫不惧,伸出泥乎乎的双手。
包拯轻飘飘地将小女孩抱了起来。
众人登时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