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有点毒
在整个大牢里,这些贪官见着老朱,无不都瑟瑟发抖,然而,当他看见了站在牢房里的李年时,这小子眼眸深邃,虽然穿着一身破烂的囚服,但却没有像其他的大臣一样,表现出畏惧。
作为贪官,见朕竟不惧。
这胆子简直大到天上去了。
他这辈子,最恨的就是贪官,要是不这些贪官,当年他的爹娘,也不会被活活饿死,他也不会造反。
要是当年能有一口饭吃,他宁肯不要这天下,也要亲人安康。
老朱是一个对自己的亲人,都十分珍爱的人。
然而,元朝残暴,贪官污吏的横行,让他失去了至亲之人。
所以,当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他便决心做一个明君,造福天下子民。而其中,惩治贪官污吏,一直是他尽力做的事情。
无它,只因为老朱他自己当过百姓,深知贪官之害,对百姓有多么苦。
老朱对贪官的恨,已经恨之入骨髓,只要消灭贪官,他不怕因杀人过多,被人骂为暴君。
望着李年,老朱心里已经有了打算,要是他回答不上问题来,今天,必诛他三族。
站在牢房里的李年,因为官职太小,所以当老朱来到狱中问罪的时候,他和其他杂役一样,并没有被叫出去问话。
也确实是,整个阳城贪污赈灾款案,除了大大小小的官员外,还有一些商绅富人,足足有接近一千人,被关进了大牢之中。
像李年和这些其实与案件关系不大的人,也只是老朱作为杀鸡吓猴的牺牲品而已。
老朱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借此把事情扩大,以此来惊醒朝臣,同时表明他要开始拯治贪污的决心。
李年没想到,老朱会将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
“你叫什么?”
老朱从台上,穿过众多跪在地上的罪臣,来到了牢房门前。
“启禀皇上,罪臣李年。”
老朱打量了李年一眼,罪册上,好像有这个名字,貌似是衙门里的杂役,名字放在最后,不是此次案件犯罪的主要官吏。
果然,怪不得面对自己时,竟然毫不畏惧,原来是清白之身。
望着李年,其实,老朱心里也很清楚,在这座大牢里的许多的人,其实都是只是受到了牵连,这次贪污贪污银两的主要犯罪之人,就是知府几人合伙干的,像李年这样的小杂役,或许根本不知道阳城知府贪污了振灾款,之所以抓了这么多相关的人,还是因为他心里对贪官的气恨。
这些杂碎拿着咱家给他们的供奉,还要对百姓敲骨吸髓,简直天理不容。
所以,尽管知道自己当时把所有官员都抓进大牢,这样有些过火,但老朱脸上,并没有一丝后悔的意思,作为天子,他是不可能承认自己才错误的。
为了大明,要立威,就要见血。
牺牲一些,错杀害一些,也无妨,毕竟他们是大明的官员。
“李年,你告诉咱,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明没有贪官?”
“不让咱满意,咱也诛你三诛!”
老朱说这话时的气势,不怒自威。
这让和李年同处一个牢房的狱友,皆是被吓得汗流浃背。
先前的知府和主簿大人都没能说一个令皇上满意的答案,李年仅仅一个衙门杂役,能想出什么办法?
他多半又是一颗皇帝泄愤的人头而已。
牢房之中,老朱说话后,一片死寂,没有一人敢深深呼一口气。
因为他们知道,李年回答不下来,死的下一个人,就是他们这间牢房之中的其中一个。
在皇上没有消气之前,他是不会停手杀人的。
望着周边跪着的众多囚友,李年轻轻叹了口气。
他知道,今天若是不让老朱消气,他们多半是连明天的断头饭都吃不上的。
而按照老朱的性格,多半又有好多三族的人给赔进去。
老朱原本就是像要借此杀人立威,杀得官越多,只会更震慑那些贪官污吏。
哎,开局就遇到这个事儿。
李年是有苦也说不出。
虽说自己才刚来这个世界不久,与周边的亲人也没有多大的关系,自己死了就死了,但莫名其妙,就让原宿主的三族给赔了进去,这也太不道德了。
但,怎样才能解决贪官这个问题呢?
李年稍微思考了一下。
其实,对于贪污腐败这个问题,古往今年,没有哪一个朝代没有贪官,这是历史上的一个通病。
很显然,老朱也很清楚,就算是建朝以来,他比历朝历代,对官吏都施行更为严峻的酷法,但即使这样,依然有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贪污振灾银两。
所以说,酷法是不足以吓住贪官的。
因为只要利益足够大,人是可一为了它铤而走险的。
而如过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像王主簿说的,他之所以贪,就是因为有欲望,只要满足贪官的欲望,贪官就不在再贪了。
可是,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的欲望是无限大的,他就像是一个无底洞。
这个办法,显然也不行。
不过,欲望也是可以利用的嘛!
想到这里,李年不经狡黠一笑。
他有办法,不过,这个办法,就是不知道老朱喜不喜欢。
因为,它......有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