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宝殿。
文武百官正与天子议论着朝政。
“报!”
高呼声响起于殿宇外,锦衣卫步伐匆匆快步行至于殿内。
“启奏陛下,百里加急捷报,前线俞老将军率军全歼鞑靼残余部众,将其击退千里之内的腹内!”
“现今,俞老将军已正欲班师回朝,亲自向陛下奏禀捷报!”
话音落下,近侍太监将锦衣卫手中的捷报,恭敬地呈递到天子手中。
“好!好!”
“哈哈哈~”
“传朕旨意,责命李成梁父子随同俞老将军一同班师回朝。”
“此事,朕要好好地重赏他们!”
“吾皇圣明。”
朝中文武百官齐身躬拜,面颊上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喜色。
自当年土木堡之变过后,大明从未有过这般大的捷报。
内阁首辅高拱快步从朝班中走出,拱手说道:“陛下,此乃大明百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喜事。”
“臣以为,当将此事昭告于天下、诸国,以正我大明国威,震慑边疆宵小之辈。”
话音落下,朝中其他大臣相继点了点头,极为赞同的附和道:“陛下,臣等亦是此意。”
“嗯。”
朱翊钧微颔面首,不怒自威道:“大明之威自当年之事后,便令天下诸国认为大明已入暮年!”
“但今日,朕就要让他们好好地看看,大明还是那个大明!”
“他正如朕一般,正值青春、勃发之年!”
“吾皇圣明。”
当朝中文武百官议论纷纷之际,亦有一名大臣随之从朝班中走出,拱手说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朱翊钧定睛落在臣子身上,微微颔首道:“准奏。”
“过些时日,便是陛下生辰大事,各地藩王已相继备好贺礼,于三日前派人送往京城之地。”
“除此之外,信王、唐王等也亲自前来恭贺陛下生辰。”
朱翊钧闻言,微微颔首道:“没想到朕之生辰,各地皇叔们倒是记得一清二楚啊!”
“有心了,有心了!”
“不过天下部分百姓尚且食不果腹,朕心甚忧,一切从简吧!”
“陛下心系天下百姓,实乃明君。”
“大明有陛下,必将实现盛世之象!”
朝中百官纷纷恭维着天子。
可朱翊钧却是能听出这些大臣们的弦外之音。
甚至此次藩王献礼,在朱翊钧看来同样别有心计。
距离生辰尚且不过一个月的时间,纵然是临近十日都有余。
偏偏这么早就已经传来消息,其意岂能不知为何?
正当朝中百官津津乐道的谈论着盛世时,一阵宣号声突然响起在殿宇之外。
“大明四柱国之一,镇西大将军谭纶入朝拜见!”
话音响起之际,朝中文武百官们的面庞上皆露出了惊色。
当年先帝在位时,曾册封过四位柱国大将军,分别镇守大明四海。
朝称大明四柱国。
而谭纶,其麾下兵马二十万,镇守在西海之地的四柱国之一。
一将令下,千个人头落地。
自镇守边疆以来,大小战役历经百次,却未尝一次败绩。
以致海上倭寇不敢靠近。
但让朝中文武百官想不明白的是,堂堂大明四柱国之一的镇西大将军因何不再边疆镇守。
反而在皇帝无旨宣召下入京觐见。
正当文武百官心存疑惑之际,朱翊钧眼前骤然一亮,面带笑容道:“没想到四柱国之一的镇西大将军这么快就到了!”
“来啊!宣大将军入朝。”
“遵旨。”
近侍太监上前一步,朗声宣号道:“陛下有旨,宣镇西大将军入朝!”
话音落下,谭纶一袭甲胄信步走至殿宇内。
“臣谭纶,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朕安!”
“少保快快平身。”
“谢陛下。”
“少保此次回京,可已将西海之地安顿妥当?”
谭纶微微颔首道:“请陛下放心,有老臣在,西海之地无忧。”
“好!哈哈~”
“少保常年镇守在外,难得回京。”
“这段时间就在京城之中好好地歇一歇吧!”
“臣遵旨。”
金銮宝殿上,少年天子与柱国大将军谭纶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完全忽略了朝中文武百官们的存在。
直至下朝之后。
内阁首辅高拱离宫的路上。
“阁老,阁老。”
阵阵呼喊声随之响起在了身后,户部尚书王国光快步走上前来。
“王大人,可是有何要事啊?”
王国光瞥了四周一眼,将高拱拉至一旁,低声说道:“不知阁老有没有感觉到一丝怪异。”
“大明四柱国,除却俞老将军外,其余三位皆在各地镇守着。”
“今日,镇西大将军谭纶突然回朝难道真的只是回京述职?……”
说至这般时,高拱却是猛地将他嘴巴捂了起来,面色格外严肃的张望着四周。
直至确认没有人察觉到这边后,高拱这才小声说道:“王大人,你不要命了么!”
“阁老何解啊?”
“你以为藩王献礼,真是为了庆贺陛下?”
“此次柱国大将军又岂是单单因为回京述职?”
“要知道,藩王无诏尚且不可入京,更何况镇守一方的柱国!”
当高拱说出此话时,王国光的面庞上亦渐渐露出些许惊色。
“阁老,你的意思是说……?”
高拱眉头深锁,低声说道:“此次陛下重启海瑞,任其推行一鞭法,看似心血来潮。”
“在老夫看来,其实陛下早已布好了局!”
“谁在这个时候冒头,便是送死!”
“而当朝四柱国乃是先帝为陛下留下的底牌,其忠心自然人尽皆知!”
“谭纶做出悖逆之事,怎么可能?”
“此次回京述职,八成怕是奉了陛下的密旨!”
“什么!”
王国光低声惊呼,面颊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惊色。
陛下才多大年纪,难道就已经布局如此,有了这样的心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