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南洋都督府即日起,实行军衔制。”
“军衔分为六阶:兵阶、士官、尉官、校官、将官、元帅。”
“兵阶分为列兵、二等兵、上等兵。”
“士官分为下士、中士,上士。”
“尉官分为少尉、中尉、上尉。”
“校官分为少校、中校、上校、大校。”
“将官分为少将、中将、上将、大将”
“元帅为最高军衔,特殊授予,享有终身权益。”
“军衔与军职挂钩,待都督府进入正轨之后会设立银行,发行货币,从而把军饷挂钩军衔。”
随即,唐杰宣布的一道消息彻底点燃了在场众人心中的火焰。
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军衔是激励士兵不断向上攀升的动力源泉。
有了军衔制,一支军队才算是真正的摆脱了草台班子,迈入了正规化,这一点连解放军都还没做到。
“沙沙..”
一旁的参谋侍从立马把军衔制的文件分发至每个人面前,众人纷纷翻看起来。
映入眼帘的是迥然不同的军衔标识,由肩章和领章组合而成,还是红警基地车打印出来的3D彩色照片。
肩章以玄色为底色,银色为缀色,兵阶都是用银色V字做军衔标识,一个V即为列兵,两个V就是二等兵,三个V就是上等兵,士官除了银色V字,还有两柄交叉的刀剑标识。
同理,一V加刀剑是下士,两V加刀剑是中士,三V加刀剑是上士。
尉官是用一条银色细杠加雪花做标识,一花是少尉,二花是中尉,三花是上尉。
校官是用两条银色细杠加雪花做标识,一花是少校,二花是中校,三花是上校,四花是大校。
将官是龙纹加牡丹花做标识,一花是少将,二花是中将,三花是上将,四花是大将。
元帅是独一无二的梅花,以玄鸟纹镶边。
所有人的领章都是黑色打底,血色勾勒出小篆的南洋两个字,让人望而生栗。
“都督。”
“这是仿效秦朝吗?”
杨虎城做为关中人,一下子联想到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嗯?”
其它人纷纷抬头看向唐杰。
“没错。”
迎着所有人的目光,唐杰不置与否的回道:“我南洋当以大秦为榜样,化东南亚为炎黄苗裔世世代代居住之所,写汉字,讲汉语。”
“不仅是军衔、领章,军服一律采用玄色打底,配备皮质短靴。”
“图纸已经送往纺织厂、皮革厂了,第一批军装优先供给陆军四个师,而后是警备司令部。”
“是。”
这番话听得在场众人热血沸腾,心中对南洋都督府的归属感又强了几分。
而后,唐杰继续宣布:“新入伍的士兵统一挂列兵军衔,入伍一年兵挂二等兵军衔,两年兵挂上等兵军衔。”
“班长挂士官军衔,排长挂少尉军衔,副连长挂中尉军衔,连长挂上尉军衔。”
“营长挂少校军衔,参谋长、副团长挂中校军衔,团长挂上校军衔。”
“副师长、师参谋长挂大校军衔,师长挂少将军衔,军长挂中将军衔,集团军司令挂上将军衔。”
“军区司令挂大将军衔,三军部长、三军总参谋长挂元帅军衔。”
“警备司令部下辖内卫总队长等同于师级,支队长等同于团级,大队长相当于营级,中队长相当于连级,分队长相当于排级,小队长相当于班级。”
“空军方面采用飞行师飞行团飞行大队飞行中队飞行编队飞行小队编制。”
“警备司令杨虎城、副司令黄显声暂授中将衔,空军司令沈延世、军情司长沈醉暂授少将衔。”
“卫戌师师长罗秉义、步兵一师师长雷浩、步兵二师师长刘建安、步兵三师师长李擎、第一内卫总队长童鹤莲授少将衔。”
“特务团长庾琨、内卫支队长李柱南、王栩、黄祥烈、魏育民、董祥烈、常德授上校衔。”
“谢都督!”
众人齐齐起身敬礼,欣然接受。
刹那间,南洋都督府形成了以陆军四个少将、军情司一名少将、空军一名少将、内卫总队一名少将的四足鼎立之势,警备司令部的杨虎城、黄显声不被记入其中,两人的中将军衔更多的是一个象征意义。
“嗒嗒!”
两名侍从将一副巨大的地图悬挂在了会议室正前方,上面赫然是整个缅国的地形。
“这是...”
见状,在场众人愣了下。
“缅国的地形相对简单,东、西两侧都是高山高原。”
“中央以伊洛瓦底江冲刷出来的大平原为主。”
“沿海地带及少数河流冲刷出来的山间盆地、小块平原成为人口聚居地。”
“所谓的7省7邦是缅军与各族群之间妥协形成的自治局面,南洋都督府不允许这种情况继续存在。”
目光冷厉,唐杰沉声道。
‘咯噔!’
众人心中一震,立马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不单单是重新划分地区,更是为了布置军队,清理全缅存在的割据势力及反抗武装。
毋庸置疑,南洋都督府接下来的重心会放在扫平内部障碍上,血与火必将笼罩整个缅国大地。
“踏踏..”
此时,唐杰已然来到了大地图前,手中拿着一只水彩笔,在地图上勾勒出一条条曲线。
“中印公路从实皆省的妙纳拉小镇穿过克钦邦的胡冈谷地,经过枯门岭与甘高山之间的平缓地带,从而通往密支那,向南连接八莫、南坎,进而连接瑞丽、腾冲,同原本的滇缅公路形成平行态势。”
“滇缅公路从腊戌通往畹町、芒市,与中印公路在保山汇合。”
“接下来,我军将会打通从南坎至腊戌的公路,让两条公路提前交汇在南坎。”
“如此一来,南坎就成为了通往国内的第一大门户,边境城市。”
众人看得一清二楚,两条代表公路的红色线条在南坎交汇,地位相当于国内的瑞丽。
这样一来,缅国就形成了与瑞丽相对的口岸,不仅方便管理,也能更好的促进双方交流,发展经济。
毕竟,南坎的开发潜力很大,假以时日,必然能诞生一个五十万人乃至上百万人的大城市。
最重要的是从华夏来的移民可以通过南坎分布前往克钦邦、掸邦,以此更快的同化两大边境邦。
克钦族在国内称之为景颇族,而掸族在国内称之为傣族,二者同源同种,相比于缅国其它种族而言,这两个族群最容易汉化,并融入到南洋都督府。
克钦军和掸邦土司武装同样是缅国除了缅族之外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完全可以充当南洋军的预备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