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扶桑人,满脸羞的通红。
“外面是大唐的子民,我们排不了队,只能进店里来看看。”
丁晨一见到扶桑人,顿时脸色就不怎么好看了。
“那你们随便看看吧。”
丁晨坐在一旁跟李世民喝起了茶。
李世民倒没有丁晨那般对扶桑人有偏见。
还没等李世民开口,只见一个扶桑人拿着一部《三国演义》便兴奋的嚷了起来。
“这......这莫不是大唐的兵法?”
周围几个扶桑人顿时便围了过来。
几个人拿着《三国》翻看了许久。
“对,没错,这就是大唐的兵法!掌柜的,这部书怎么卖的?”
房玄龄在一旁刚要说话。
丁晨抢先说道:“十贯钱,不讲价。”
几个扶桑人面面相觑。
“兵法精髓,十贯钱又如何!”
“对!”
几个扶桑人犹豫了一会之后,当即便凑出了十贯钱。
恭恭敬敬的放在了丁晨的面前。
“感谢掌柜。”
丁晨心中不禁有些懊恼。
“唉,又卖便宜了。”
李世民纳闷的看着丁晨问道:“丁晨,你好像对扶桑人有偏见?”
丁晨冷哼道:“扶桑人其性类犬,大唐国力强盛,扶桑必然卑衍屈膝,若是大唐羸弱,这扶桑也必然将是第一个跳出来咬大唐的番邦。”
李世民有些不敢置信。
但是没有多说什么。
时候已然不早,李世民急匆匆的回到了宫中。
魏征杜如晦等人早就等在了宫中。
李世民刚刚走到书房,魏征便迎了出来
“陛下,突厥、薛延陀两部共计六万余骑就驻扎在玉门关外,关中等地旱情已现,以雍州诸郡最为严峻,高门望族不仅不放粮还在大肆屯粮,关中各州郡粮价已有上涨趋势。”
李世民眉头紧锁。
“魏征。”
“臣在。”
“拟旨,枢密副使李乔,加雍州大都督衔,节制雍州一切军政要务。”
杜如晦在一旁听的一头雾水。
“陛下......李乔是哪位大人啊。”
房玄龄此时满脸苦大仇深的向前一步,咬着牙说道:“老臣......李乔领旨。”
杜如晦的下巴都快掉了。
房玄龄怎么忽然就改名叫李乔了。
何止是杜如晦一头雾水。
圣旨传到雍州时,雍州刺史卢寿都傻眼了。
“这个李乔李大人是何方神圣啊?”
几个雍州官吏说道:“大人,本朝可从未设过枢密副使一职啊......这。”
此时的丁晨正坐在一辆马车上,带着自己的五个小娘子,在跟房玄龄去雍州上任的路上。
丁晨不知道为什么房玄龄今天一大清早过来的时候,就不太对劲儿。
就是一屁股坐在马车上,一声不吭。
“李大人,您要不去马车里避避风?”
房玄龄冷哼道:“不必了,本官在外面吹吹风冷静冷静就行了。”
房念冰还在一旁对丁晨糯糯的说道:“相公,赶了一天路,腰酸不酸,我给你捏捏吧。”
“嗯。”
丁晨尽情享受着房念冰的按摩。
殊不知在马车外吹着风的房玄龄心中是何等的惆怅。
好在这一路上的煎熬总算是结束了。
雍州刺史卢寿率雍州各级官吏,在州界处迎接房玄龄。
下车时,看着房玄龄青的发紫的面色,丁晨忍不住问道:“李大人,您今天脸色不好,念冰懂一些医术,用不用给你把把脉,给你抓两幅药?”
房玄龄从牙缝之中挤出来两个字。
“不用!”
房玄龄一路上憋了整整一肚子的火。
丁晨看着房玄龄笑道:“李大人,咱们到雍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得立威,否则时间太紧,恐怕没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震慑雍州诸官啊。”
“怎么个立威法?”
房玄龄一脸的不快。
丁晨笑道:“反正总有人会送上来,您看着借题发挥就行了。”
房玄龄应了下来。
此时看到不远处一个欠儿兮兮的人正笑得满脸褶子的带着一群官吏凑过来。
“下官雍州刺史卢寿,率雍州各级官吏,拜见李大.....”
房玄龄看了一眼身边的丁晨。
只见丁晨默默的点了点头。
“滚!”
房玄龄叉着腰,将一路上满腔的怒火全都倾泻到了卢寿的身上。
“本官不是说了?不用大费周章?”
“你们这般擅离职守,若是误了朝廷大事又该如何?”
“若是被雍州百姓知道,朝廷的脸面放在哪里。”
刚一张嘴的卢寿,便被喷了满脸的唾沫。
起了个大早出门迎接房玄龄的卢寿迷茫的抬起头,看着房玄龄,心里不禁有些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