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拿聋老太太搞特殊?
聋老太太怎么了?
就凭她无儿无女还嘴馋?
谁去吃面都得给钱,她也不例外。
李正阳背着手回家吃饭,在家门口碰见刘海中。
二人相视一笑谁也没说话。
今儿个李家桌上多了两道菜。
一个炒白菜是苏小雅做的,一个炒萝卜是白秀珠做的。
俩人都是第一次下厨,能煮熟就不容易。
她俩的厨艺李正阳是不敢恭维。
他父母倒是一直在夸俩儿媳妇贤惠。
尤其是从未夸过李正阳的李明坤。
“你看这白菜炒的,又软又烂入口即化。”
“还有这炒萝卜,你看这萝卜切的,方便夹菜。”
“真好吃,大家快吃,一定要把菜吃完。”
好话都让李明坤说了,向云红快找不着词儿了。
二姐李艳阳夹了一沓白菜叶放李正阳碗里。
“你媳妇第一次炒菜,你必须多捧场。”
“要是你敢说不好吃,你看咱爸怎么收拾你。”
二姐说后半句话的时候声音很小,只有他俩能听见。
李正阳笑着把白菜塞嘴里,好悬没当场吐出来。
心说咱家盐不要钱是不是,炒菜放这么多盐。
碗里的白菜还没吃完呢,妈妈又夹了两筷子炒萝卜。
“多吃点儿,妈知道你爱吃萝卜。”
“你媳妇炒的萝卜可好吃了。”
李正阳相信妈妈,一下就吃了一大口。
要不是怕爸妈骂他,真想把她俩做的菜掺一块儿。
一个齁咸齁咸,一个不是没放盐,而是把糖当成盐了。
炒萝卜不放盐,淡儿可以接受。
炒萝卜不但不咸还特别甜,简直无法忍受。
没办法,自己的媳妇自己宠。
如果他现在提出问题,爸妈会优先解决提问题的人。
“正阳你打算跟小雅和秀珠什么时候拜天地?”
向云红咽下一口萝卜,说起她一直挂在心上的问题。
虽说儿子跟俩儿媳妇领婚书很久了。
可在她心里,领婚书不算结婚,拜过天地才算。
不止向云红这样想,老百姓几乎都这么想。
“你们领完婚书也有一段时间了。”
“眼瞅着小雅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
“指不定那天秀珠就怀上了。”
“妈觉得这事儿赶早不赶晚。”
“你们抓紧吧这婚事给办了,你们一天不拜天地。”
“妈这心就悬着一天,抓紧时间拜了天地。”
“妈这颗悬着的心也就落地了。”
向云红知道儿子不着急,可她着急。
就算儿媳妇已经怀孕了,只领婚书不拜天地总感觉缺点儿啥。
按照老百姓的习俗,办婚礼拜天地摆酒席才算结婚。
领婚书不领婚书,对老百姓而言无所谓。
李正阳咽下一口炒萝卜,看向俩媳妇。
“都听你的。”
白秀珠和苏小雅异口同声。
“我听妈妈的,妈说咋办就咋办。”
“不过眼下兵荒马乱的,京城也不太平。”
“婚礼一切从简,日后等局势稳定了。”
“我给她俩补办一个盛大婚礼。”
“到时候咱就开流水席,请胡同里的街坊都来吃席。”
“开上他三天三夜!”
李正阳是个惜命的人。
尤其在这个节骨眼上。
城里的想往外跑,城外的想进来。
各路特务又想做垂死挣扎。
还有一些自知胜利无望,还想走之前再捞一笔。
山雨欲来风满楼,当下的京城才是真正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根据李正阳从姥爷上线罗勇那里得到的情报。
当下潜伏在京城的敌方特务不下五万。
就这还不包括丑国雇佣与派遣的特务。
即便到了同志们接管京城,成立军管会以后。
留在京城的特务也不会少于两万。
毕竟有些特务在京城生活了那么多年。
不是他想走就能走的。
“小雅,秀珠,你俩是怎么想的?”
向云红支持儿子的提议,不过还得问问俩儿媳妇的意见。
“我们听正阳的,他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白秀珠和苏小雅同时表态。
前者是一直如此,后者巴不得一切从简。
否则万一被有心之人发现她,恐有性命之忧。
“那就听正阳的!”
“婚礼都由你来安排,我们都听你的。”
李明坤一锤定音。
把这事儿交给儿子安排。
也是为了锻炼儿子。
毕竟他已经结婚了,眼瞅就要当爸爸了。
没结婚没娃啥事儿有爹娘,结了婚有了娃就是大人。
“婚礼简单,到时候就在院里举行个简单的典礼仪式。”
“然后两家人一起下馆子吃顿饭就行了。”
“秀珠这边就不用说了,小雅家就他父母和妹妹。”
“咱这边儿的亲戚多一些。”
“到时候把我姥姥姥爷大姨二姨大舅和小姑都叫上。”
“下馆子多开几桌就是了。”
“你们觉得呢?”
李正阳觉得这事儿特别简单。
“我们没意见,不过有些拜天地的规矩我们也不懂。”
“你得去问问你姥跟你姥爷。”
“我现在就去。”
李正阳就是这么雷厉风行。
到北锣鼓巷跟姥姥姥爷说办婚礼的事儿。
“婚姻大事不是儿戏,我觉得不该一切从简。”
“现在局势是不稳定,但是对你办婚礼影响不大。”
“大不了到时候多摆一桌,请局里的同志来喝一杯喜酒。”
向青山希望李正阳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安全问题不用他考虑,言外之意是想借婚礼钓特务。
“那我听姥爷的。”
“对嘛,听姥爷的没错。”
“你姥爷的话是要听,不过你别忘了找人算个黄道吉日。”
姥姥追到门口提醒李正阳。
“知道啦,您回去吧。”
李正阳从姥爷家回南锣鼓巷。
在胡同拐角碰见易中海夫妇陪聋老太太散步。
“正阳你的面馆是在正阳门大街吧?”
“没错!”
“门头是叫李家面馆对吧?”
“是!”
“你一般几点开门?”
“明儿周末,全天都开。”
“我们明天打算去你的面馆尝尝你的手艺。”
“随时欢迎。”
“我一个人去不了,太远了。”
“我让易中海两口子陪我去。”
“咱们可说好了,你俩明天一定得陪我去。”
“出一趟远门不容易,我带钱去。”
“有要花钱的地方,我出钱,不用你们出钱。”
聋老太太话说的特漂亮,会不会这么办天知道。
李正阳正琢磨姥姥说的黄道吉日,发愁去哪儿找这种人呢。
刚想起聋老太太可能知道哪儿有,顺嘴问了一句。
聋老太太说起一个八十岁老头,给人看日子看了大半辈子。
方圆十里看日子就没人能比得上他。
李正阳准备明儿去找找。
跟父母说了姥爷的提议,父母和俩媳妇都没意见,全听他的。
骑车带着俩媳妇回一进院。
可把院里的同龄人羡慕坏了。
李正阳现在不仅是全院同龄人的偶像。
也是整条胡同同龄人学习的榜样。
李正阳推车到大门外,白秀珠比较瘦,坐前面横梁上。
苏小雅坐后座,一人骑车带两人很轻松。
其实苏小雅自己有自行车,平时都是骑车上下班。
来公婆家吃饭她不爱骑车,就喜欢让李正阳骑车带她。
走在回家的路上,李正阳跟俩媳妇说起拜天地的流程和礼服问题。
苏小雅从小在国外长大,又在丑国留过学。
所以她想选西式。
而白秀珠出身传统家庭,思想比较保守,所以她想选中式。
这个问题从路上一直讨论到一进院。
从烧热水一直讨论到钻被窝。
一中一西无法统一,俩人大有不决胜负不睡觉的架势。
“你穿西式礼服,你穿中式礼服。”
“咱们来了中西合璧,谁也不用迁就谁。”
“好了好了,睡觉吧!”
李正阳一锤定音,省的她俩不干正事儿。
PS:跟读者老爷们求一波数据。
本书预计今晚上架。
只要在上架前,
读者老爷们能让鲜花过万,评价票破千。
扑街作者上架爆更十万字!
口说无聊,立字为证!
如若食言,就让作者娶全世界最丑的女人当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