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城楼上,李承道正在陪郑仁秀下棋,前者面色从容,后者稍显不安。
“哈哈,郑刺史承让,我又侥幸赢了一局。”
郑仁秀擦拭一下额头,讪笑道:“殿下棋力高深,属下远不能及。”
他与李承道下了几局,又闲聊了些汉中的风土人情,观李承道的言谈举止,知道他定然出身不凡,看来确实是皇室中人。
不过李承道未曾透露半点此行目的,他只知这安陆王心机颇深,不是易与之辈,心中愈发惊惧。
两人又重开一局,正下着,一个亲兵来报有李家管事来送请帖。
“将他带上来。”
李承道稍感惊讶,思虑片刻,又对郑仁秀笑道:“我初来乍到,还请郑刺史给我讲讲这李家的来头。”
郑仁秀受制于人,自然不敢拒绝,他对李承道拱拱手。
“殿下,这李家……”
郑仁秀在汉中为官多年,十分了解这些世家大族,几句话就把各家的情况讲述清楚。
李承道微微颔首,见一名中年男子在亲兵的引领下走入楼内,那中年男子留着短须,双眼透着一股精明。
他正打量着,那男子向他拱手一拜:“在下是李家管事许贞,拜见安陆王殿下。”
李承道半眯着眼,声音清冷:“你来找我有何事?”
许贞回道:“我家家主听到殿下领军南征,想要为大军饯行,故今夜在家中设宴,略备薄酒,还请殿下和诸位将军赏光。”
他又看向郑仁秀,道:“还请明府也同去赏光。”
虽然许贞的理由充分,可李承道心中还是有些疑虑,这李家莫不是想探探自己的口风不成。
念及于此,他嘴角泛起笑意:“既然李家主这般盛情,那我便不再推辞了,还请许管事转告李家主,今晚我一定会准时赴宴。”
他没有拒绝,反而很想看看这些人能玩出什么花样。
许管事满脸喜色:“既然这样,在下便先告辞了。”
看着许贞离开的背影,李承道微微蹙眉,回过头对郑仁秀道:“郑刺史,你说这李家请我赴宴到底有何意图。”
“这……下官不知。”
李承道摇头笑了笑,伸手指向自己,看着郑仁秀:“我乃太子嫡长子,生母太子妃是你们荥阳郑家的嫡女,你不站在我这边,要站到他们那边吗?”
郑仁秀一脸为难,他本想明哲保身,可李承道却又以家族血统逼迫他。
李承道认真地打量着棋局,没有理会对面一脸纠结的郑仁秀。
郑家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夺嫡之争中,向来支持李建成,郑仁秀若是不想被家族所不容,今日只能帮助李承道,他别无选择。
果然,郑仁秀举棋犹豫良久,最后只得长叹一口气。
“我虽看不懂殿下今日所为背后的深意,不过殿下但有差遣,尽管开口便是,我一定尽力而为。”
李承道双手一拍,大笑道:“哈哈,郑刺史果然是聪明人,我这正有一件事要麻烦郑刺史。”
郑仁秀只得苦笑一下,拱手道:“殿下请吩咐。”
“事情很简单,我对南郑城两眼一抹黑,手中没有可用之人,我希望你动用你的人手,帮我查清楚李家,还有其他几大世家究竟在搞什么鬼,看看他们有何异常。”
李承道相信,在郑仁秀知道李建成身死之前,他一定是偏向自己的,不用担心他耍花样,弄些假消息回来。
郑仁秀点点头道:“此事不难,我写封信即可。”
李承道举起一个小酒杯,笑道:“多谢郑公。”
傍晚时分,北门外的长林军已将一座简易的营寨搭建好,军营内火光闪烁,人声嘈杂。
太子妃郑氏带着人正向一处军帐走去,那是秦王妃长孙氏的住处。
这般情况下,自然不必通报,郑氏径直走入帐内后,见到了正在整理床榻的长孙氏。
长孙氏见到来人是郑氏,连忙放下手中物件,从容行礼:“无垢见过嫂嫂。”
郑氏看了看她身后的李承乾、李丽质、李泰这些秦王子女,暗叹一口气。
“我们出去说吧。”
说完,郑氏转身走出军帐。
郑氏立在帐外,看向西方即将逝去的晚霞,察觉到身后有人靠近。
她也不回头,缓缓道:“想想这几天发生的事,仿佛就像是做梦一般,最是无情帝王家,嫁入大唐皇室的那一天,我就想过可能会有这样的下场,却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我不怕死。”
说着,她猛地转过身,紧紧盯住长孙氏,语气冰冷:“可是,若是我死,李世民会放过我的那几个孩子吗?”
长孙氏面色稍敛,这些话要她怎么回答,夺嫡之争无关对错,只有立场之分,成王败寇而已。
至于放过李建成的几个孩子,根本没有可能,哪有胜利者不斩草除根的?
郑氏见长孙氏不愿回答,自嘲地笑了笑。
“你看,我不想让我的几个孩子丧命,只能带他们逃亡,你也不想看着自己的孩子去死,只能放弃自尽的念头,委曲求全。”
郑氏倾诉一通心事,也不理会沉默不语的长孙氏,径直往她自己的营帐走去。
走出几步,她又回过头:“我再让人给你送些被褥过来。”
说完,郑氏带人离去,只留下长孙氏独自伫立在原地。
……
此时,李府内高朋满座,气氛热烈非凡。
正堂里,李修坐在主座,满面笑容,眉间却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直到此刻,李承道还没有现身。
忽然,府门前传来嘈杂声,李修对在坐众人笑道:“想来是安陆王殿下到了,还请诸位与我一同迎接。”
身边众人纷纷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