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时分。
池河河堤上。
立着一名如同孤独老鹤般的老人。
此刻。
他身披蓑衣,站在雨中。
看着千疮百孔的河堤愁眉不展。
唉!
这帮不是人的玩意!
朝廷拨银数万,又命工匠赶制砖石木料一应物资。
为的就是替定远百姓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
可踏马的物资呢?
踏马的生命防线呢?
这个温文儒雅的老人忍不住在心里爆起了粗口。
突然。
一名衣着朴素的年轻人朝这边一路小跑过来。
一边跑。
一边欣喜的叫道:
“父亲,有了,有了!”
老人随口问道:
“什么有了!”
“木材、砖石、银子都有了!”
老人大喜,沟壑般的眉头豁然开朗。
“哪里来的?”
“十五殿下派人送来的,你快去看看吧!”
十五殿下?
老人眼前顿时出现了一个顽劣但却令他欣喜不已的身影。
这小家伙从不按道理出牌。
但办起事来真叫一个大刀阔斧,雷厉风行!
要论果断和腹黑。
更甚当今皇上!
沉思间。
年轻人已经来到他身边,激动的说道:
“父亲,殿下不知用了什么办法,竟然让那胡大海和蓝玺乖乖就范,拆了自家的府邸,此刻正将砖石和木料往这边运呢!”
“还有。”
“定远县的乡绅和富商们已经答应殿下会捐银三万两,以做修葺河堤之用!”
这接二连三的喜讯。
直接令刘伯温热泪盈眶,噗通一声跪在了河堤上。
“老天开眼,佑我大明百姓啊!”
他扬天长叹道。
然而。
刘琏显然不认同他的看法,反而用崇拜的口吻说道:
“不,比起老天,我觉得十五皇子更配得上万民跪拜!”
哦?
刘伯温先是一愣。
随即。
他郑重其事的转过身去,朝着朱植所在的方向深深叩了下去。
这一拜!
他不光是替定远百姓拜的!
更是替天下千万黎民,替大明江山,替朱元璋拜的!
。。。。。。。。。。。。。。。。。。。。。
另一边。
眼看三百名劳工已经到位,蓝府和胡府已经开始拆除。
朱植这才带着徐妙锦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他要去河边找刘伯温,顺道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一路上。
徐妙锦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十五哥哥,你说刚才要是胡大海和蓝玺不听话,你会怎么办?”
朱植拍了拍腰间的尚方宝剑,得瑟道:
“那我就先捅他一个两个再说!”
徐妙锦想起了什么,咬牙切齿的说道:
“对,先捅那个张清泉,他完全就是个墙头草嘛,刚答应帮你找人,转头就跑去告密了!”
“哈哈哈。。。。。。”
朱植顿时乐不可支的笑了起来:
“要不是看在他捐了一万两银子的份上,我肯定满足你这个小小的要求!”
“……”
就这样。
二人有说有笑,很快便来到城外的池河边,远远已经可以看到刘伯温父子的身影了。
然而。
就在这时。
几十米外的石桥边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救声:
“有人落水了!”
“快救人啊!”
“……”
紧接着。
便看见十来名百姓沿着河边往前跑。
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名年轻的车行伙计,只见他一边脱外,一边冲着河里呼喊:
“徐小姐,别怕,我这就来救你!”
噗通!
他一个猛子扎进河中,奋力朝前游去。
而在河中央。
一辆马车在洪流的冲击下摇摇晃晃,很快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了下去。
而那伙计的水性显然不怎么样,不等游到马车跟前,就已经精疲力竭了。
无奈之下。
他只好游回岸边,冲着水面无力的喊道:
“徐小姐,你莫怪我,逢年过节我给你多烧点纸钱……”
完了!
看来马车里的人是肯定救不回来了!
就在所有人都摇头叹息时。
眼尖的徐妙锦发现了什么,指着水面叫了起来:
“手,快看,那里有只手!”
唰!
所有人的目光齐齐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果不其然。
就在马车沉没的地方,一只白嫩的小手伸出了水面,正无助的抓向空气,似乎想要抓住什么救命的东西。
与此同时。
徐妙锦似乎发现了什么,只见她猛地瞪大眼睛,整个人如遭雷击般愣在那里。
尽管看不清水下之人的面孔。
可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只伸出水面的手掌,还有手腕里带着的那串铃铛!
那是大姐十五岁生日的时候,自己亲手挑给她的礼物!
红绳!
银铃!
上面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
再联想到赶车伙计口中的“徐小姐”………
“哇………”
徐妙锦猛地哭了出来,指着那只手喊道:
“十五哥哥,是我大姐!!!!”
朱植闻言浑身一颤。
什么?
大姐?
难道……
水下之人是徐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