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渑池东南方向数百里之外有一地名颍川,颍川多俊杰。
自春秋战国时的吕不韦,其后韩非子,张良等人皆是出自颍川之地。
颍川之地也多有名门大族,如颍阴荀氏,长社钟氏,许县陈氏等。
而朝中重臣,也多有这些名门大族的子弟担任,端的是富贵不凡。
此时,在颍川颍阴县。
荀氏家门之中,正召开一次紧急的家族会议。
只见大厅正中央,一名头戴褐色冠帽,面色白净的文士一脸凝重之色,郑重朗声说道。
“各位族老,如今天下大乱,颍川乃是四战之地,必为战火所祸及。”
“故此,彧以为我等小辈是时候出门谋划押注了。”
旁边一名三十出头的中年文士,听了稍年轻文士的话之后,当即便赞同道。
“各位族老,攸以为族叔所言甚是!”
大厅正中央一满头银发的老者微微点了点头,似乎也认可了二人的话。
但他又开口道。
“文若,公达,你们这些小辈出去闯荡,押注也好,投诚也罢!”
“但切记要擦亮双眼,勿遇庸主!”
“你们可都说说看,自己的想法!”
原来这当先说话之人正是被称为有【王佐之才】的荀彧。
而另一个则是被称为【谋主】的荀攸。
只见荀彧沉吟片刻,随后正色道。
“如今天下大乱,我听闻幽州刘裕治下百姓,其乐融融,安居乐业!”
“其手下兵强马壮,猛将如云,我以为他可定!”
“再加上听说此人近日就要来到颍川觅才,实为上策!”
当中老者暗暗点了点头,心中极为欣慰,荀彧风范无双,看人细致,他便放心了。
“文若,众位族老,德以为刘裕并非是好去处。”
还不等当中老者同意荀彧的话。
却是又有一名比荀彧年轻少许的文士跳了出来,大声的反驳荀彧的话。
这年轻文士的举动,却是让上首的荀氏族老暗暗不满。
他们颍川荀氏乃是名门望族,一切言行都遵循礼仪。
言行举止更是从小就受到极好的素养。
这年轻文士的行为,确是逾越了礼仪,自然是让荀氏族老们不满。
不过,他们想到这年轻文士乃是族长之子。
而族长常年操劳于荀氏一族之事,或许缺少了对他的管教。
心中的不满也就弱了几分。
荀彧皱了皱眉头,也没说什么。
上首的一位族老淡淡然问道。
“士若,那你的看法如何?欲下注哪位?”
年轻文士此前说话之人名为荀德字士若,乃是如今的荀氏族长荀诜之子。
颍川荀氏一族自荀淑开始,逐渐强盛。
其后荀淑八子,更是被人称为【八龙】,足见外人对荀氏的看重。
荀俭、荀绲、荀靖三人最长,其中以荀靖的名声最为响亮。
其后还有荀焘、荀诜、荀爽、荀肃、荀旉五人。
其中又以荀爽名声最重,与荀靖被人称为温润古玉。
被天下士子追崇,堪称士林典范。
荀淑八子皆优秀异常,担任荀氏一族族长都能够胜任。
然而,长子荀俭和次子荀绲皆早丧,本应该由第三子荀靖担任族长。
然而荀靖却是终身隐居探寻学问,族长之位自然需要另选他人。
荀爽名声在外,自然是极佳的人选。
然而因为荀爽身居朝廷重职,在国家和家族的选择上,或许会有偏颇。
因此最终族长之位便落入荀诜之手。
荀氏【八龙】也当得起如此称呼。
荀诜虽不如荀靖与荀爽名声,却也将荀氏管理的井井有条。
外人说起荀氏一族,便是高声赞喝。
荀德虽是荀诜之子,但其一点也不类似其父。
其性子十分急躁。
“族长,德以为冀州袁绍。”
“虽说此前幽州刘裕做了那讨董联军的盟主。”
“但是,其管理尚有欠缺,好好的讨董联军竟然被他搞的解散了。”
“还好袁绍及时出手,这才重新组织了讨董联军打退了董贼。”
“而且是袁家四世三公,底蕴深厚!”
“手下冀州更是富饶之地,比起幽州来,不知相差多少倍!”
荀德的话音才落下,上首的荀氏族老心中皆是一脸纠结。
这荀德的话确实有理,但他们也不好说荀彧的眼光不对。
也只好问下首的荀攸,看他有没有不同的答案。
荀攸只是洒脱的笑笑,脚步往后退了半步。
站到荀彧的身后。
这很明显,荀攸做出了选择。
荀彧惊讶的看了荀攸一眼后。
另一边的荀德有些生气,似乎这样是对他眼光的不认可。
有些鄙视的道。
“你们到底是脑子坏了,还是被那刘裕蛊惑了?”
“一个不知道身世的中山靖王之后,街边的乞丐都能冒充。”
“幽州那苦寒之地,能比的上冀州?”
荀彧对自己的这个族兄的评价往下又降低了一位。
但还是没说话,他崇尚事实主义。
和人辩驳这件事自己不擅长,时间会证明一切。
荀攸也是不做声,似乎是这次选择做定了。
荀德见这二人不理自己,只当是自己的好心当驴肝肺了。
狠声说道。
“日后,战场上见,我可不会让袁绍留情。”
“你们俩记住,我一定会证明我的目光是没错的!”
说完转身离去,引得在场族老一阵蹙眉。
实在是太没礼貌了。
...
阳翟,此地离颍川不过百里。
荀彧和荀攸一前一后的走在官道上。
荀彧时不时的往后看一眼荀攸,而荀攸每次都是以笑容面对。
终于荀彧忍不住了,转身问道。
“公达,你为何也要选刘裕?”
荀攸那双明亮的眼睛闪着光,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我没有相信你,我是相信我的眼睛。”
荀彧一阵无语,他的这个侄子,学识倒是不错。
就是每次说话都有点奇怪。
但他刚想说些什么的时候。
就听到荀攸将他往旁边一拉,悄声说道。
“来了!”
随后荀彧神色一震,目光遥望远方。
因为他听到了马蹄轰鸣声。
很快,一支支赤红的哨骑从目光中闪出。
紧接着后方是一杆杆的旗帜,无一例外都打着刘字。
骑兵如洪流一般来到荀彧叔侄二人面前。
为首的一人手持银枪,面貌英俊,策马开口问道。
“你二人是谁?为何会在这里?”
荀彧上前一步,拱手拜道。
“在下颍川荀彧,旁边这位是我的侄子!”
“敢问是刘牧府的军伍当面?”
赵云言道。
“没错,你二位有何事?”
荀彧淡淡道。
“我们叔侄俩是来投靠刘牧府的!”
“还望通告一番!”
赵云也是回了一礼,说了句稍等后,立马打马回去。
......
听完了赵云的描述,刘裕面露喜色。
自己什么运气啊,居然能招来荀彧,荀攸两位大才。
这可是荀家最好的两位大才。
当即鞋都来不及穿,立刻跳下马车。
跨上马匹,策马在赵云的带领下来到了二人面前。
刘裕一见到荀彧和荀攸,便下马上前,拱手相迎,笑道。
“荀文若,荀公达,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为三生有幸!”
“我刘裕虽是中山靖王之后,却无才无德,只能以一介武夫自居。”
“如今天下大乱,董贼横行,我志在匡扶汉室,恢复社稷。”
“但我身边缺少贤士辅佐,不知二位是否愿意与我共谋天下?”
荀彧和荀攸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的惊喜。
他们原本以为刘裕是个高傲自大的人物,没想到他如此谦逊有礼。
而且言语中透露出的志向和抱负也让他们心动。
他们都是颍川名门之后,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对于汉室的忠心不容置疑。
他们也看不惯董卓等人的暴行和乱政,希望能有一位英明的君主来振兴汉室。
他们之所以选择刘裕,是因为他们觉得刘裕有着不凡的气质和才能。
而且是汉室宗亲,有着合法的身份和声望。
他们也听说过刘裕在幽州的治理和军事上的成就,觉得他是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人物。
现在见到刘裕本人,更是坚定了他们的选择。
荀彧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
“刘牧府过誉了,在下与公达皆是颍川荀氏之后,受到先祖的教诲,忠于汉室。”
“见牧府身为中山靖王之后,志在平定天下,恢复汉室正统,在下与公达深感敬佩。”
“愿意效犬马之劳,为牧府分忧解难。”
刘裕听了大喜过望,连忙拉起荀彧的手,笑道。
“文若不必多礼,你我同为汉臣,共同的目标就是平定天下,复兴汉室。”
“你我今日相见,便是有缘之分。”
“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左右手,我的军师。”
“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尽管说出来,我必定倾听采纳。”
荀攸也走上前来,拱手道。
“牧府盛情,在下感激不尽。”
“在下虽然不及文若之才华博学,在下也愿意尽力而为。”
“只求牧府不吝赐教。”
刘裕也拉起荀攸的手,笑道。
“公达太谦虚了,在下早已闻名你的谋略非凡。”
“你就是我的左右眼,我的参谋。”
“你有什么主张和方案,尽管提出来,我必定支持执行。”
说罢,刘裕便将荀彧和荀攸带到自己的马车里,并亲自为他们倒茶斟酒。
三人一路上谈笑风生,并无半点陌生和隔阂。
刘裕从善如流,正是心情大好的时候。
但此时却撞入了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信兵。
“居庸关急报!”
“这是?”
刘裕接过信件,心中有些狐疑,难道是程普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刚看了数行小字,笑容便凝固在了刘裕的脸上。
“怎么了?”
荀彧看到刘裕脸色不对,也赶忙问道。
荀攸则是眉头微皱,但也没有上前去询问。
刘裕抬起头来,将手中的信件递给两人,一字一句道。
“匈奴叩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