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中,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有绝对的正确性。
因为臣就算不想死,君也有很多办法让他心甘情愿的死。
更何况朱元璋的脾气是众所周知的爆,哪怕是最受他器重和疼爱的长子朱标,在怒火上头的情况下,朱元璋也会抄起椅子要掼自己的好大儿!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朱柏能做的,就是先让朱元璋冷静下来。
否则不管是高启还是刘伯温,朱元璋杀心一起,无论是谁都救不了!
“煞费苦心呢小十二。”
朱元璋冷冷的看着朱柏,语气很是复杂。
朱标和刘伯温则是震惊至极,他们也是到此刻,才明白朱柏的用意。
胡惟庸咬牙切齿,没想到机关算尽,居然被八岁的朱柏摆了一道!
至于陈洪,唉,湘王殿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陛下!”
胡惟庸不能容忍自己的前功因朱柏的胡闹而尽弃,赶忙拱手道:
“微臣对湘王殿下和诚意伯的师生情,实在钦佩,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高启犯了大不敬之罪,焉有不惩之理?”
“还望陛下三思,不然,天下文人纷纷效仿,社稷就全乱了!”
朱元璋眸光一冷,却是冲着胡惟庸,他的小心思,洪武大帝怎能不知?
只是帝王心术深不可测,知道不一定就要戳穿,可胡惟庸也不能太明显了,一旦拙劣,那么次品就是次品。
“朕,说过不惩治高启吗?”
胡惟庸面色一白,这才晓得自己操之过急,飞快跪地:
“陛下恕罪,臣失言了。”
朱标和刘伯温亦是面色一白,齐齐拱手:
“父皇明鉴,高启真的罪不该死!”
“还望陛下看在上天有好生之德的份上,对高启从轻发落,如此,陛下宽仁,百姓心安!”
朱元璋眉毛一挑:
“哦?这么说对高启严惩不贷,咱就不宽仁?百姓就不心安了?”
瞧,这就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只需要找你的话柄,就能要你的小命。
白起的怏怏不服,岳飞的莫须有,皆是如此。
刘伯温也只能苦笑:
“微臣罪该万死!”
朱元璋摇了摇头,负手而立:
“不,比起高启,你还是好一些的。”
“既如此,咱看在标儿的面子上,小十二的无理取闹上,就给你一次机会。”
“你不是想保全高启的性命吗?那好。咱已经派锦衣卫捉拿高启,等他一到,咱就会将他关进刑部天牢。”
“彼时,刘伯温,咱不管你用什么办法,让他俯首认罪,并且亲自写一篇《悔罪文》!”
“咱要将此文昭告天下,之后再决定留不留他的命。”
“但你记住,咱只给你一天的时间,若晚片刻,不止高启要被腰斩,你也不例外。”
说到这,朱元璋居高临下的看着刘伯温,话锋一转:
“当然,你现在还可以置身事外,只要转身离去,高启的死活,便与你无关!”
此话一出,朱柏最先点头。
要么说朱元璋能当皇上呢,心狠手辣的同时,也的确圣明。
杀人不过头点地,朱元璋想诛的是高启的心。
或者说,天下那些不愿意为朝廷效力的人的心。
而只有让高启俯首认罪,并亲写一篇《悔罪文》,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可问题是,刘伯温是那柄诛心之剑吗?
想来可能性很小,但若是不能,想为刘伯温和高启求情的人也无话可说了。
毕竟皇上不是没给过机会,而是你们不中用啊!
也因此,朱标在想通这一切后,第一时间就朝着刘伯温摇了摇头。
事到如今,只能弃卒保车了!
因为高启绝不可能俯首认罪。
他在朱元璋要委任他当户部右侍郎之时,都敢固辞不受,以死抗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去写《悔罪文》呢?
胡惟庸见状,自然喜不自胜,这下好了,总算一网打尽。
而事实也不出众人的预料,毕竟,名为刘伯温的男人只会做出一个选择:
“多谢陛下开恩,臣,愿尽力而为!”
“诚意伯!!!”
朱标惊慌不已,然后一声叹息。
事情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
大明朝的储君为什么想要保全刘伯温?因为刘伯温就是会在这个时候,义无反顾的做出这个选择!
所以,刘伯温的生命,从他奉旨来御书房的那一刻,就将不可避免的进入倒计时。
而朱标,在叹息过后,也决定陪刘伯温走这最后一段路:
“父皇,儿臣想相助诚意伯,完成此事。”
朱元璋大手一挥,转身进了御书房:
“准了!”
胡惟庸则是笑眯眯的走过来,朝刘伯温拱手道:
“那下官就拭目以待了,诚意伯。”
言罢,胡惟庸朝刘伯温身旁的朱标毕恭毕敬一行礼,便迈步离去。
看得草丛四王咬牙切齿,等胡惟庸前脚刚走,就蹦了出来:
“太嚣张了!刘夫子你怎么不干他?”
“就是,什么东西?以为自己是韩国公吗?”
“哼,狗仗人势,刚才要不是你们拉着我,本王一准大嘴巴抽他!”
“好了,赶快过去商量一下办法吧。”
对四人的闪现,不管是朱标还是刘伯温,都没有太过惊讶。
朱元璋亦是如此,毕竟朱柏怎么可能一个人来御书房?
至于为什么不把四人从草丛揪出来,就纯粹是家丑不可外扬了!
“你们闹够了没有?还不带着柏弟回去?”
“若敢有下次,休怪为兄不顾念手足之情!”
朱标不耐烦的挥手道。
朱樉四人自然一阵摇头:
“别呀大哥,以前都是你帮我们,现在轮到我们帮你了。”
“大家集思广益,说不定能想出办法,救下刘夫子。”
“没错,不就是一个高启吗?等他来了,我先揍他一顿!”
“哎,四哥,不可乱来!”
闻听此言,朱标才明白四个弟弟是好心,只可惜,也只有好心了:
“唉,行了行了,你们的心意为兄已经知道了,可这忙你们帮不上的,还是回去吧。”
刘伯温也郑重拱手道:
“太子殿下言之有理,微臣很感激殿下们的相助,但这件事,就让微臣自己来吧。”
说到这,刘伯温微微一笑,转头看着朱柏道:
“湘王殿下,臣送您回长春宫,该练字了。”
朱柏什么话都没说,点了点头,便和刘伯温一起离去。
朱樉四人对此急不可耐:
“都什么时候了还练字?”
朱标却并未阻拦,望着刘伯温和朱柏远去的身影,缓缓闭上双眼。
到此为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