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春末夏初之际。
东突厥趁着中原大地战乱之时得以壮大,颉利可汗亲率大军入侵唐国,突破了长城的防守,包围了乌城,在陇、渭之间徘徊。
唐高祖震怒,太子李建成趁机推荐齐王李元吉为帅,代替秦王李世民督率各路兵马北征入犯的突厥大军。
长安城内,秦王府外的街道之中,行人近无。
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面色阴沉地骑在马背之上,身后跟随着几名周身杀气浓郁的带刀亲卫。
肃杀的气氛之中,忽然有一阵略显稚嫩的哭声响起。
秦王李世民眉头微皱,本就心情不佳的他,听见孩童的哭声更是心烦意乱。
一名带刀亲卫很快就找到了哭声的来源,是躲在街道旁一颗大树之后的十二岁孩童。
李世民虽是心中不悦,但也不想与这才十二岁的孩童计较,于是翻身下马,看着那蹲在地上抱头痛哭的孩童问道。
“你是哪家的孩童,因何在此哭泣,可是贪玩走失了,寻不到回家的路?”
那名孩童闻言,将埋在双手中的清秀脸庞抬起,却是看不见一滴眼泪,连眼眶都没有红,只是满脸悲色地看着李世民抽噎道。
“回秦王殿下,我并非因走失而哭泣,而是因为秦王殿下您而哭啊!”
李世民见到此番情景,心中渐有疑惑升起。
其一,眼前这名舞夕之年未到的孩童,如何一口咬定自己就是秦王。
其二,这名孩童眼中无泪,却是一脸悲像,还说是为了自己而哭。
真是奇哉怪哉!
而一旁的带刀亲卫见此,却是有些警惕,将腰间的长刀缓缓抽出一半,围在了李世民周边,以防有不测之事发生。
李世民见状,挥手示意亲卫不必如此,他在马背之上征战多年,岂会怕眼前这手无寸铁的孩童。
“我且问你,为我而哭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没有纠结于眼前孩童是如何认出自己的,而是直言问出了关键所在。
在当今这风云莫测的局势之下,忽然冒出一名与自己素不相识的孩童为了自己而哭,李世民对其中的缘由十分感兴趣。
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
是哪一方面的势力所为?
这名孩童背后又是否有高人指点?
一丛丛的疑云在李世民的心头浮动,而这名孩童接下来的话,却是让李世民大惊失色。
“呜呼哀哉,今年长安城的秋冬之景,秦王殿下恐怕再难见到了!”
此言一出,周围的气氛顿时一凝,几名亲卫瞬间拔刀出鞘,架在那名孩童的脖颈之上。
“大胆。”
一时间,亲卫怒喝,刀光生寒,杀氛骤起。
李世民当即色变,铁青着脸,咬牙切齿地说道。
“好你个黄口小儿,竟然敢口出狂言,就不怕我治罪于你吗?”
那名被数把长刀架住的孩童毫无惧色,只是黯然长叹道。
“白日天光,太白正南,兵权更迭,骁将调离,此为大不详,近日恐有大事发生,万请秦王殿下三思。”
说完,那名孩童也不顾脖颈之上的刀光凛冽,径直拜倒在了地上。
那几名持刀的亲卫终究还是怕伤及孩童的性命,便将手中长刀略收,但刀身依然悬于半空之中,随时都能防止意外的发生。
李世民闻言心中一惊,那名孩童所言的正与他如今的处境相符。
李渊的一道圣旨,便将李世民麾下的数万兵马调给了齐王李元吉统领。
而李世民麾下的尉迟恭、程咬金、段志玄和秦琼等几名大将,也被齐王李元吉趁机上奏请求调离。
此时,正是秦王府势力薄弱的时候。
李世民的心徒然一沉,眉头越皱越深,最后深深地叹了口气。
“罢了,把刀收起来吧,你且说说有何大事发生。”
亲卫收刀之后,那名孩童依然不肯起身,只是低头说道。
“回秦王殿下,如果我猜的没错,齐王大军开拔之日,便是秦王殿下的死期到来之时。”
这句话,将夺位之争的残酷直接摆在了台面之上。
要么活下去成为皇帝,要么死去埋入土里。
李世民当然不想死,少年从军的他,屡建功勋,破长安,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国的建立和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世民胸中自有一番宏图伟业等着他完成,怎么会甘心就这么死了。
“你所说之事是何人告诉你的,可有确凿证据?”
“小民所言句句当真,皆是我根据时闻呕心沥血推演出的结果,至于证据,想必秦王殿下定有眼线在东宫,一问便知真假。”
李世民沉默了半晌,对于眼前孩童所言,他心中一番天人交战。
如果此言为真,不早做准备的话,恐怕自己真的会命丧黄泉,多年的心血和夙愿付之东流。
最终,李世民还是命亲卫将这名孩童带入了秦王府,随后又召集了长孙无忌等秦王府幕僚,开始商议此事。
深夜,李世民面上带着几分疲惫之色,再次来到了这名孩童的面前。
未等李世民开口,那名孩童便说道:“想必秦王殿下已经有了决断。”
李世民的情绪有些失落,点头说道:“没错,你所言果然非虚,说吧,你或者你身后的人想从我这得到什么?”
李世民是个聪明人,聪明人行事自然有异于常人之处。
这个时候细究来源、过程种种已无必要,告知太子、齐王的布局便是最好的投名状,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知道对方所求之事了。
为名还是为财?
是边疆异族的细作?
还是朝中某位中立大臣的手笔?
抑或是那七宗五姓中的某个望族押注?
这些李世民都思考过,也权衡过,皆有对策在手,可接下来这名孩童的话,却是在李世民的意料之外。
“回秦王殿下,这些真的和旁人无关,我做这些只是想去南边旅游而已。”
轰!!!
李世民的脑子仿佛被一道惊雷炸懵了,战战巍巍地指着眼前的孩童,一时间都不知道如何开口回话。
旅游是什么鬼?
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
这是大唐的夺位之争啊,麻烦你能不能严肃一点!
那名孩童见李世民不说话,还以为是李世民没听清楚,便又开口细说。
“那个,我想去安南旅游,请秦王殿下赐钱一百贯以作路资,因小民年幼,还需几名身手矫健的带刀侍卫跟随,以防路上有山匪路霸出现。”
去安南旅游?
路资一百贯?
带刀侍卫和山匪路霸?
半晌之后,李世民终于缓过神来,难以置信地说道:“就为了这个?”
那名孩童抓了抓脑袋,试探地说道:“殿下可是觉得一百贯太多了,那就五十贯好了,不能再少了,安南之地太过偏远,况且我还需要在当地采购一些土特产运回大唐,而且......”
“打住,你确定你就要这些?”
李世民当即打断了那名孩童的话。
一百贯铜钱当然不少,但这也要看是跟什么事情相比较,龙椅的归属,岂是区区几百贯铜钱可比的!
还有,你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居然想跑到安南这种离长安几千公里的偏远之地去旅游,还说要带什么土特产回来!
你这么潇洒你家大人知道吗?
李世民只觉得自己的世界观崩塌了,我大唐怎么会有这样奇奇怪怪的小孩子。
那名孩童闻言,肯定地说道:“没错,一百贯铜钱和几名随行护卫即可,还请秦王殿下成全。”
“那你家中父母可知此事?”
“不知,等我出发之后,烦请秦王殿下派人前往栎阳县东城村告知。”
“那你何时归来?”
“不知。”
“那你.........”
“不知。”
李世民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眼前的孩童都是一问三不知,只是要钱、要人的态度十分坚决。
两人言语之间,那名孩童甚至不时用怀疑的眼神打量着李世民,一副生怕李世民赖账的模样。
堂堂秦王,什么时候被人这样怀疑过!!!
李世民对此哭笑不得,但也只好应允了那名孩童的要求。
谁让他欠了人家这么天大的一个人情呢!
几天过后。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
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秦琼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设下伏兵。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细,也一起入朝,骑马奔向了玄武门。
而此时的长安城外的官道之上,则有十名秦王府的带刀侍卫,簇拥着一辆马车向南而去。
.........
玄武门之变后,唐高祖李渊就让出军政大权给了秦王李世民,并在三天后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
同年,唐高祖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得禅位登基称帝,次年改元贞观。
秦王府的诸多幕僚也在之后得到了重用,至此,大唐的贞观之治便开始了。
PS:新书跪求鲜花、收藏、评价票,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