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6月25日,因父亲何秦阳遭遇空难,他紧急返回香港,接手家族企业晨星公司。”
时间线清晰,仿佛在叙述一部快节奏的商战电影。
接下来的每一天,何安的动作如同精密布局,令人印象深刻:
怀特黑特手中的资料,是高盛团队耗时近十天,动用各方资源搜集整理而成的,关于何安的详尽情报。
这份档案的建立,是怀特黑特与另一位高管温伯格共同推动的新策略——为重要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档案,旨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从而提供更贴切的服务,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档案根据客户的不同资质,被划分成S、A、B、C、D等多个级别,其中S级代表着最高价值。
这份档案,仅限于高盛内部高层阅读,而S级客户则直接由怀特黑特和温伯格两位掌舵人亲自对接。
审核完毕,怀特黑特将档案交还给助手,吩咐道:“归档,并将其定为S级,之后仅我和温伯格有权查阅。”
在高盛,S级客户是专属二位大佬的沟通对象。
站在他面前的,是高盛的首席信息官大卫和首席联络官安德鲁,他们恭敬地领命。
随着两人的退出,办公室恢复了静谧。
怀特黑特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
过去的十天里,他与这位新晋S级客户的交集历历在目。
何安在高盛开户并投身金融市场至今恰好十天,时间定格在1978年9月1日。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高盛为何安实施了九次金融操作,从棉花期货的看涨到美股的多空转换,每一次都堪称经典。
而这九次操作,为怀特黑特展现了一个金融奇才的诞生:初始资金6033万美元,如今已飙升至13.5亿美元,增长了令人咋舌的22.5倍!
对于数字极其敏感的怀特黑特,轻易就能计算出何安这十天的惊人收益。
他不由得深吸一口气,13.5亿美元的盈利,简直是天文数字!
高盛上半年的总利润不过25亿美元,何安仅仅用了十天,便几乎赚到了公司半年利润的一半。
如此惊人的投资回报率,即便是行业外人士也会为之震撼。
即便不谈何安个人的收益,单是高盛从何安身上获得的利息和服务费,这十天内也累积达到了531万美元,平均每天为公司贡献53万美元的利润!
这样的客户,无疑是S级的不二人选。何安在美股市和期货市场的快速聚财,甚至已经引起业内同行的关注。
怀特黑特暗自庆幸,若非高盛巧妙地遮掩,恐怕美国各大财经媒体的头条早已被这位天才投资者占据。
何安未曾料想,怀特黑特与怀特·温伯格之间的风云变幻,正悄然上演。
此刻,他已着手准备返回香港,其背后,缘由有二。
首要且关键的原因,是他此行纽约短短十日,在纽交所与期货市场的收获,已累计至数十亿美元。
若继续下去,华尔街那些金融大鳄终将察觉。尽管在金融市场,他们难以直接钳制于他,只能任由何安“剪羊毛”,但……
这里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地盘,而他们以善变与狡猾闻名。
羊毛虽好,也不可对同一羊群过度索取。
毕竟,未来还有无数机会。
待资金短缺之时,或再度踏上美国土地,华尔街始终是个取款机。
其次,促使何安决定返港的另一因素,源自梁安德的一通电话。
富德证券秘密收购青州英泥公司的行动,意外曝光了。
…………………
就在一天前,当何安在纽约完成最后的股票交易之际,香港这边,李跑跑接到了来自其收购基金总经理李平的紧急电话。
这一消息,令李跑跑瞬间紧张起来。
李平透露,除李跑跑外,市场上还有其他力量在悄无声息地吸纳青州英泥的股票,直至今日方才浮出水面。
觉察异常后,李平即刻联络了李跑跑。
闻讯,李跑跑火速赶往收购基金公司。
“李平,具体情况怎样?”
他面容略显凝重,询问道。
“老板,我早前便觉得不寻常,今日在暗中购买股票时,发现有人抬价竞购,便立刻向您报告。”
李平面带歉意,解释道,“我已经暂停了收购,以免因争斗导致青州英泥股价剧烈波动,同时也避免引起斯凯恩家族的注意。您曾指示,在持股未达25%前尽量低调,目前我们仅持有13%,份额不足,因此我不敢轻易暴露。”
李跑跑轻轻颔首,未多言,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低沉下令:“不必再隐藏,直接争夺股份。斯凯恩家族若非愚钝,必定已有所察觉。未知他们的反应速度,立即向其余股东提出收购,溢价20%,不可拖延!”
在李跑跑看来,溢价20%并非不可接受。
若在股市公开争夺,加之斯凯恩家族的介入,至少三股力量博弈之下,股价上涨20%易如反掌。
如此,不如一开始就溢价购入,先下手为强,说不定最终还能从中获利!
“明白!”
李平神色一凛,应声答道。
“即刻行动!”
李跑跑话毕,李平旋即行动起来。
而他本人,则迅速回家,拨通了一个又一个电话,逐一与青州英泥的股东沟通股份收购事宜。
与此同时,港岛上,斯凯恩家族的别墅内,气氛同样沉重。
家族族长,62岁的罗杰斯·斯凯恩面对着一脸焦虑的儿子亚历克斯,眉头微蹙,沉声说:“亚历克斯,先坐下,冷静思考,焦虑只会干扰判断。”
36岁的亚历克斯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情绪,随后坐在父亲对面,神色凝重地开口:“父亲,股价异动时,我立即派人调查近期波动,确认有人在秘密收购我们的股票,且已持续半月有余,这绝非寻常。”
“我担心有人意图收购我们的公司。这些年,通过不断套现和融资,家族持有的股份已大幅缩水,目前仅剩29%,距离确保控制权的51%还差21%,风险巨大!父亲,我们是否该立即行动,增加持股比例?”
亚历克斯目光恳切,注视着父亲。
作为青州英泥董事会的领军人物,罗杰斯规划着儿子在四十岁前升任公司总经理,继而逐步接替他的位置。
然而,眼下的变故打乱了一切计划,对于雄心勃勃、志在高远的亚历克斯而言,公司的安危直接关系到他理想的实现。
任何企图夺走公司的威胁,都让他无法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