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人雅冲告诉刘禅。
说自己的部落已经战胜了河套平原的匈奴人。
不仅收归那里的匈奴人当奴隶。
还是还吞并了匈奴人的女人、孩子、牛羊。
“今年的冬天,族人们应该会过得比往年更好。”
雅冲呢喃说道。
听说今年的冬天会格外的冷。
还好这次应汉军之邀南下,助汉破曹。
又从匈奴人那里讨得了不少好处。
“你想草原吗?”
刘禅笑问雅冲。
雅冲点了点头,随后又再次摇头。
“中原有句古话,叫做故土难离,落叶归根。”
这是雅冲点头的原因。
他喜欢浸淫中原文化,因此识得很多中原古话。
“不过。”
“中原又有古话,叫士为知己者死。”
“尊敬的汉军陛下。”
“您让我们的族人得以安稳渡过今年冬天。”
“又赋予雅冲职责,负责联系汉、鲜的交流。”
“雅冲无比感激。”
这是雅冲摇头的原因。
即便是他研究了很久的中原文化。
也无法理解有些为什么有些古话之间会互相矛盾。
比如,顺天而为和人定胜天。
雅冲只知道,中原文化博大精深。
刘禅听闻雅冲的解释,笑意更甚。
很好,看来是‘鲜奸’的不二人选了。
“你觉得轲比能如何?”
他问雅冲。
雅冲思考了一会。
“正如中原古话所言,过刚易折。”
“轲比能是草原上的雄鹰。”
“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路者。”
雅冲回答。
“谁适合当鲜卑人的大汗?”
刘禅问。
雅冲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人。
“司马懿!”
三个字。
“像司马懿这样的人,适合当鲜卑人的大汗。”
思来想去。
雅冲觉得品性类似司马懿的人。
很适合当一个部落或者一个联盟的首领。
这些天来,雅冲已经知道了不少关于司马懿的事。
以家族为重,可以牺牲一切。
鲜卑人的大汗,也必须如此。
殿内一片沉默。
雅冲还以为自己说错话了。
当即匍匐下来。
“雅冲对中原文化知之甚少。”
“此前说话,若有得罪,还请尊敬的汉军陛下饶恕。”
说话都哆嗦了。
两肩忍不住颤抖。
刘禅摆摆手,示意雅冲站起来。
“无妨。”
“在朕这里,不会有因言获罪。”
刘禅示意雅冲别紧张。
正当雅冲不知所措的时候。
外面有个小兵,将两卷竹简递了上来。
“陛下,外面来了个屯田官,说话口吃。”
“非要将这两份竹简交给您。”
“将士们已经将他控制起来了。”
这话一出。
大殿内众人,面面相觑。
而刘禅也琢磨了起来。
小兵的话里,他听到了重点。
口吃!
汉末三国里,所记载的有口吃的人。
只有两个。
一个是破汉的邓艾,一个是大发明家马钧。
至于是谁,喊进来就知道了。
“带他进来。”
随着刘禅的一声令下。
少顷。
两名甲士,押着一名约莫三十岁左右的汉子进来。
“屯,屯田,小,小吏,邓邓艾,邓,士则,拜...”
说话断断续续。
“无需多礼,邓艾是吧。”
刘禅开口道。
邓艾点了点头。
如今的邓艾,不过是一名负责看守稻草的小吏。
他从赤壁之战那年,就开始跟随屯田军屯田了。
如今三十一岁。
兢兢业业二十一年了。
因为口吃的原因,尽管邓艾熟悉屯田所有事务。
但典农都尉自认为邓艾不适合担任重要职务。
所以。
邓艾看管稻草,一看就是二十一年!
对于出身卑微,迫切想要改变命运的邓艾来说。
人生没有多少个二十一年。
本来,邓艾被典农都尉派遣到洛阳来。
负责递交文书。
邓艾一咬牙,将典农校尉那中规中矩的汇报修改了一遍。
准备交给洛阳司马懿观看。
而邓艾,也做好了投奔司马懿的打算。
谁知司马懿舍弃洛阳而走。
邓艾对司马懿彻底死心。
也对九品中正制彻底死心。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邓艾想要通过九品中正制改名,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此邓艾干脆决定投汉!
不破不立!
也就有了眼前这一幕。
“正,正是。”
“艾知,知道陛下,需要,要表率!”
邓艾来了。
他愿意充当那个叛曹投汉的典例!
“你很聪明!”
刘禅点了点头。
万万没想到,打下洛阳之后,还白送一个邓艾。
此刻刘禅已经明白了邓艾心中所想。
“你对军事可有涉猎?”
刘禅现在正值用人之际。
他知道邓艾在曹魏庸庸碌碌五十年。
直到六十多岁才率军伐汉。
但不知道邓艾是什么时候开始,既懂屯田,又懂军事的。
“知,知之甚,多,多!”
邓艾明白,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
“好啊!”
刘禅长身而起。
“从现在开始,朕封你为军中破虏校尉。”
“统帅三千兵马,来年开春,你为先锋!”
“助汉破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