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益州,成都城池外。
此刻天空中,还下着小雪。
放眼望去。
天地间苍茫一片。
一支北上的队伍,已经在北门之外的官道上集合。
只不过。
官道已经被白雪覆盖,看不清脚底下的道路了。
队伍正前方。
是一辆马车。
马车之内坐着的,就是季汉丞相诸葛亮。
马车旁边。
蒋琬询问诸葛亮。
“丞相,你北上之后,成都内的各家利益。”
“该如何平衡?”
这一点对于蒋琬来说,很重要。
因为这关系到益州季汉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目前为止。
季汉势力里,派系不少。
有关张赵为代表的先帝时期的创业派。
有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
蒋琬就是诸葛亮一手挖掘、培养起来的荆州少壮派之一。
还有益州本土派。
更有以如今李严、吴懿等人为代表的东州派。
各派各系之间,都在为了自己的势力争夺利益。
其中。
李严上次配合诸葛亮的计策,假意谋反。
骗过了东吴陆逊。
还往江东势力那边安插了几个暗子。
而吴懿又在北伐战场上表现良好。
东州派立了大功。
一时间风头无两。
所以蒋琬不知该如何在朝廷大肆奖赏东洲派系势力的情况下。
再平衡其他派系。
“如何平衡?”
诸葛亮思索了一阵。
便告诉蒋琬。
“在北伐一切顺利之前。”
“些许的派系失衡,是不会影响季汉内部团结的。”
诸葛亮十分确信这一点。
当初诸葛亮南征孟获回来后。
就在派系平衡安排方面,渐渐感到了力不从心。
后来。
诸葛亮想到了一个不错的法子。
北伐!
利用外部矛盾,来转移内部派系不平衡造成的影响。
这一招非常成功!
使得季汉内部短暂地变得空前团结!
后来在马谡失守街亭的消息传开后。
诸葛亮一度以为季汉这架战车就要崩塌了。
甚至都做好了回成都大开杀戒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
陛下硬是一手挽救了回来。
季汉有陛下,真乃汉室之幸也,天下之幸也。
“这也是亮冒着寒冬风雪,也要执意北上的原因。”
“在亮从洛阳回来之前。”
“现在的成都是怎样,你就怎样。”
诸葛亮叮嘱蒋琬,不要自作主张。
“东洲派系从刘焉时代开始。”
“就一直在蜀土内得势。”
“他们习惯了。”
“被一直打压的益州派系人物,也习惯了。”
“北伐事业顺畅,关中、司隶都已重新收复。”
“各派各系众人,都想着瓜分这两个地方的利益。”
“短时间内,他们不会掀翻桌子。”
因为那样做了,谁都别想吃肉!
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会竭力遏制自己,为了大局着想。
“这,便是士族生存和派系斗争的基础法则!”
诸葛亮对于成都很放心。
对于益州也很放心。
谁会放过让自己派系壮大的绝佳机会呢?
蒋琬听了,才稍稍放心下来。
“丞相教诲,琬铭记于心。”
说完,蒋琬退到一旁。
诸葛亮又问:“谁还有疑惑?”
此刻站在道路旁的成都朝廷官员们。
心中所想,正如诸葛亮预料那般。
都在琢磨着该如何从瓜分关中、司隶的计划中拿到最大利益。
没时间向诸葛亮汇报些关于派系斗争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我等唯陛下、丞相马首是瞻!”
百官公卿齐齐回答。
诸葛亮满意点头。
“那就出发吧!”
诸葛亮将马车的帘子放下。
队伍朝着北部方向,缓缓行进。
初冬的雪还不算太大。
积雪掩盖地面,最厚的地方也就堪堪两指的厚度。
马车轱辘留下了两串长长的痕迹。
护卫诸葛亮北上的人,是关兴和张苞。
“丞相,为何陛下跟以前差距如此之大?”
张苞问道。
他刚从南中被征召回来。
说要随丞相北上洛阳。
洛阳,在陛下的不懈努力下,已经重归大汉了!
诸葛亮听到张苞的话,久久未语。
半晌过后。
“是啊,亮一手带大的那个憨憨的陛下,究竟去了何处呢?”
诸葛亮带了阿斗二十一年。
这二十一年来。
刘禅都在诸葛亮的指导下长大。
以往,阿斗可从来不会主动。
别说从成都飞袭汉中箕谷与赵云汇合。
就是让刘禅从成都到刘备陵墓祭扫,对方都会喊累。
诸葛亮虽然很思念以前的阿斗。
但如今的阿斗,无疑让诸葛亮更加喜爱。
“人总是会长大的,想那么多做什么呢?”
诸葛亮摇了摇头。
阿斗变了。
但北伐没变。
张苞、关兴二人沉默。
耳边只传来呼啸而过的寒冬风声。
“走吧,去洛阳,去见见陛下。”
这支队伍埋头北上。
与此同时。
司隶,洛阳。
汉军的大小将士们,已经连续搜索城池有一段时间了。
终于发现了司马懿逃跑的路线。
“报,陛下,将士们找到了司马懿跑出洛阳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