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长安。
大明宫。
太极殿内。
李世民正躺在床上,身上盖着金色的棉被。
此时,他满头白发,满脸皱纹,一副垂暮之相。
而他的眉眼之间,却看不到半点身为帝王时的惬意和霸气。
有的只有疲惫,忧愁和焦急。
“陛下,太子侍药来了!”
一名太监上前来拱手道。
李世民没有吱声。
“陛下。”
“让他进来吧。”
李世民的声音中。
流露出无限的疲倦。
但当太子李治走进太极殿的时候。
李世民的嘴角扯动了一下。
终是露出了一抹虚伪的笑容来。
“太子来了呀。”
“快,快,快,扶朕起来。”
李世民用力的撑起了自己的上半身。
却故意做出一副虚弱的样子。
几名太监赶紧上前,将李世民扶了起来。
“儿臣拜见父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治拜倒在地,朝着李世民拱手道。
“太子啊,你每日都端药而来,真是辛苦你了。”
李世民笑着道。
“不辛苦,不辛苦,能够侍奉在父皇左右,是稚奴的福气!”
李治连忙摇头。
然后侧转身。
他身旁的太监,捧来了一个木盘子,盘子上面,放着一个玉碗。
玉碗中装着中药。
李治捧起玉碗,朝着李世民道。
“父皇,这是儿臣亲手熬的药,儿臣已经亲口试过,温度已不烧口,让儿臣侍奉你服药吧。”
李治真挚的恳求道。
“好好好。”
李世民笑着点头道。
李治随即膝行向前,用玉勺舀中药,就开始喂李世民。
无论从哪方面看。
李治的表现,都堪称孝顺的典范!
李世民在李治的服侍下吃过了药。
“陛下,让儿臣扶着你走一段吧,院子里的芙蓉花,昨日开了大一片。”
李治放下玉碗后,请求道。
“不用了,朕这身子骨越来越虚弱,实在是走不动了。”
李世民惨笑着道。
“那父皇,儿臣就待在隔壁偏殿,无论出了什么事,父皇都可以叫儿臣!”
李治朝着李世民拱手行礼后,就移步到了偏殿。
而其选择的偏殿,正好是开窗就能够看到太极殿花园的地方。
自从李世民病重之后,就将所有的国家之事都交给李治来处理了。
而当李治打开窗子,然后坐下来开始处理朝政之时。
躺在太极正殿的李世民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了下去。
他可清楚记得,武才人今日就负责给花园中的芙蓉花浇水。
这孽子和淫妇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李世民恨的咬牙切齿。
“等朕延寿后,看朕不把那淫妇千刀万剐!!”
李世民恶狠狠的想道。
对武才人,他只有着切齿的痛恨。
但对李治,他还是想再给其一个机会的。
毕竟,李治是他的儿子,打断骨头连着筋。
之前的太子都造反了,他都没杀。
李治不过就是跟一个不受宠的妃嫔私通。
还没到让李世民要弑子的地步。
而且,以他在聊天群里得到的消息来看。
李治当皇帝那些年,除了最后被那淫妇夺了皇位之外,总体来说,干得都还不错。
那李世民连续发兵三次都没有打下来的高句丽,就是被李治拿下来的!
而且,李治还打通了西域,开疆阔土直达中亚。
大唐的疆域,就是在李治的手中达到了巅峰。
若非这李治跟武才人搅和在了一起。
李世民怎么滴也能含笑九泉。
“等把那淫妇干掉,朕就把稚奴这孩子关起来,找老师再好好的教育。”
李世民如此想道。
而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了一阵脚步声,立刻扬起了眉毛。
“太子,什么事啊?”
“父皇,高句丽那里传来了最新战报!”
李治跪了下来,将一份奏折呈上。
而听了李治的话。
李世民眉头微蹙。
“上面说了什么?”
“高句丽王,想娶我大唐的公主,说要两国从此永结盟好,互不侵犯。”
“他做梦!”
李世民气的几乎从床上蹦了起来。
差点没把虚弱装下去。
但他很快,又躺了回去。
“这高句丽王的条件,朕绝不答应他,泱泱大唐,攻高句丽三次,都失败了,所以此国更该灭之!”
“高句丽国长期居于辽东之地,幅员达数百万之众,其学中原之文化,却不服中原之管束,并广造碉堡楼阁,不断在东北耕耘发展,若不将之除去,早晚是汉人大患!”
“大唐万不可与之苟合,必须将之视若大仇!”
“早晚有一天,朕必要灭其国,灭其族!”
李世民沉声道。
“儿臣遵旨”
李治很认真的拜道。
在李治看来,李世民此时的话似乎是临终的嘱托。
而李世民看着李治如此,脸上也不由得挤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
“太子,这封奏折,就扔了吧!”
“诺!”
李治恭恭敬敬的拿着奏折,退了下去。
“可恶,只要再给朕十年,不!哪怕只有五年,朕都能亲手灭那高句丽!”
在李治退下之后。
李世民深深的叹了口气。
“大仙啊,朕可全靠你了。”
李世民此时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朱高炽的身上。
能不能完成他平生的夙愿,能不能收拾李治和武媚娘这对给他戴绿帽的狗男女。
都得看朱高炽炼出的增寿丹,是不是真的能有用了。
[第一管理员给你送来了一枚仙丹]
[是否现在接收?]
李世民瞬间睁大了眼睛。
当即就真从床榻上蹦了起来!
.........
季汉。
巴蜀之地。
成都府。
匠作之地。
一脸憔悴样的诸葛孔明正在原地来回渡步。
好一会儿。
头上戴冠,脸上沾灰的匠人官吏快速的奔出。
“丞相,成功了!”
“好好好,带我去看看!”
诸葛亮一把握住匠人官吏粘满黑灰的手,丝毫也不嫌脏,语气急促的道。
那官吏立刻带着诸葛亮走入匠作地。
然后,诸葛孔明就在一张桌子上,看到了一颗人头般大的铁球。
这铁球上面,有一处小孔。
而在这铁球旁边,还有一根一米来长的铁管。
“好,好,好!蒲元,这炮弹和铳管,一个月能造出来多少。”
诸葛孔明望着身边的匠人官吏,问道。
“丞相,按照现在的产量,一个月的话,应该能够造出三十枚炮弹,六十根枪管!”
蒲元拱手道。
“够了,应该够了!”
“浦元,我给你半个月的时间,你给我准备三十根枪管,十五枚炮弹出来!”
诸葛亮命令道。
“诺!”
“半个月后啊,就可以北伐了!”
“这一次,亮一定能赢!”
“咳咳咳~!!”
诸葛亮因为激动,身体微微颤抖。
却突然用手捂嘴,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丞,丞相!”
蒲元吓了一跳。
从诸葛孔明的指缝间,他清晰的看到了一抹鲜红。
“我没事,没事!”
“蒲元,这里,我就交给你了。”
“诺!”
诸葛孔明拍了拍蒲元的肩膀,便转身离开了。
其离去的背影,比以往更佝偻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