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有了大运河,军队可以快速调动,这对于统一全国具有重大意义。我认为,杨广是有战略眼光的,但他在执行过程中过于激进,最终引发了民愤。”
听完李世民的分析,叶洛阳的目光终于在他身上停留。
这位未来的天可汗,确实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洞察力。
叶洛阳的目光聚焦在李世民身上,心中涌现出复杂的情绪。
这位即将成为一代明君的人物,此刻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他的言谈中不仅透露出对当前形势的深刻认识,还展现了对未来治国理念的独特见解。
“假如有一天,你站在权力的最高点,你会怎样处理那些根基深厚的门阀世家呢?”
叶洛阳的语气中带有一丝考验的意味。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显然这个问题早已在他心中有所考虑。
“我们从历史的错误中吸取了许多教训,比如杨广曾经企图通过发动战争来增强个人威信,并希望借此削弱门阀的力量,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实际上,这些大家族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它们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我有机会登上那个位置,”李世民继续说道,“我打算完善现有的科举制度,让更多出身贫寒的家庭孩子有机会进入朝廷,担任重要职务。这样做,可以逐步削减门阀在政权中的影响力。”
叶洛阳微微点头,心中暗暗赞赏。
李世民的回答显示出他的深思熟虑,但同时也并未完全跳出传统的框架。
毕竟,门阀之所以能够长期维持其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他们掌控了教育资源。
在古代社会,从求学到购买书籍,每一步都需要不小的经济支持。
普通家庭的孩子,常常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而丧失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李世民显然是一位具有长远眼光和敏锐洞察力的领导者,但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即使是再开明的君主,也难以完全摆脱某些传统观念的束缚。
他们可能愿意通过扩展科举选拔范围,让部分出身寒微的学生有机会步入仕途,从而实现权力的再分配,但对于普及全民教育,提高民众的知识水平,却显得力不从心。
毕竟,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普遍认为,只要百姓们能够安心耕作,国家自然就容易管理。因此,无论是为了保持社会稳定,还是受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推行全民教育、启发民智的想法,并没有被纳入他们的政策议程之中。
叶洛阳心里明白,尽管李世民的策略看起来实际且具有前瞻性,但仍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核心-即如何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然而,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这样的改革已经是相当大胆且富有远见的尝试了。
叶洛阳在心中轻叹,如果李世民能够同意进行社会改革,普及教育,从根本上改变门阀家族的地位,哪怕他对这位帝王有多么的不认可,他也会站出来支持他。
遗憾的是,李世民并没有展示出那种超越时代的洞察力。
叶洛阳对他最后的回答只是微微点头,并没有进一步的评价。
这让李世民心里一沉,显然,他的回答没有达到这位大宗师的期望。
李世民感到困惑,他认为自己的回答已经十分全面,即便是再苛刻的人也应该感到满足。
然而,为什么叶洛阳大宗师似乎仍不满意?
正当李世民陷入沉思的时候,叶洛阳那充满威严的声音突然传来,“李世民!”
听到这声呼唤,李世民立刻振作精神。
紧接着,叶洛阳说道:“你确实很有才干,如果论起帝王之才,你绝对是当今世上最出色的一个。”
这句话让李世民心中一阵激动,几乎想要放声高呼。
但他清楚自己身处何等重要的时刻,即便内心多么欢喜,表面仍然保持着冷静,准备向大宗师表达感激之情。
然而,叶洛阳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的动作停了下来:“但是,只有这些还不够,还不足以让我支持你争夺天下。”
这话让李世民的动作停滞了,心中充满了疑惑:我已经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选了,为什么大宗师还不满意?不满意的地方在哪里,您能不能明示一下?
“前辈,晚辈还需要怎样努力才能让您满意呢?”
尽管心中满是疑问,李世民还是恭敬地问道。
叶洛阳只是摇了摇头,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
“虽然我不支持你,但我也不会阻止你争夺天下。”
他仰望天空,仿佛在思考着什么,然后继续说道:“至于你们如何争,如何斗,我都不插手。但是,如果你们李家胆敢引入外族势力,危害中原百姓,那就别怪我不留情面。”
听到这里,李世民和师妃暄都感到有些惊讶。
像叶洛阳这样武功绝伦的人物,竟然如此关心中原的安全。
在他们看来,争夺天下的时候,引入外族势力似乎是常见的策略,毕竟历史上也没有哪个外族真正成功入侵过统一的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