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皇宫,太极殿,百官早朝。
李世民神情庄重的高卧龙椅之上,面色冷冽,目光如炬,看着殿下文武百官。
今日整个早朝的气氛,与往日别有不同。
殿上的武将们,今日竟都是身着戎装上朝,显得有些杀气腾腾。
此前这些人,可都是身着朝服,而非甲胄啊。
站在文官一列的楚秋,感受到整个大殿上的冷冽气氛,隐隐觉得今日有大事发生。
现场一片肃然。
大家都在,静静的等待着李世民发话。
…
“吐谷浑,连年以来滋扰我大唐边境,北疆早已深受其害,雍凉一带,百姓怨声载道,早已渴望王师进剿,重塑太平安定秩序…”
李世民略带冷厉气息的话语,在大殿之上悠然而起,回音缭绕。
大殿上的武将一片肃然。
而文臣们则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今,东突厥初平,大唐将士百战雄狮,慷慨振奋,为保家护国,除去吐谷浑边患之害,皆是主动请缨求战,朕,不堪抚众将之凌云志,渴望热血男儿立不世功,今日,决定兵发吐谷浑。”
轰!!
此话一出,犹如当头棒喝,给了在场所有文臣们,一计闷棍。
因为大家,对于李世民已经做出了兵发吐谷浑的决议。
竟然,毫不知之。
参照此前对东突厥的灭国之战,那一次可是朝堂议事了一个月之久,最后才决定发兵出征。
但是这一次,仅仅不到五日,李世民便做出了兵发吐谷浑的决议。
着实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而武将们,全都是有所准备,知道李世民今日会在朝堂上宣布这个决议,都是慷慨激昂,摩拳擦掌,准备借灭东突厥的锋芒未消之际,再立新功。
武将死战沙场,本就是以杀伐为功。
他们,可不会管国家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够不够支撑一场灭国之战。
只要一声令下,便是前赴后继,上阵杀敌而已。
对于这种重大军事决定,其实在楚秋自己,也是觉得没有必要拿到朝堂上来讨论。
只要够分量的几个人,权衡利弊研究决定清楚了,就可以了。
因为,战场之上,往往战机稍纵即逝,如果当真是有十足把握一击必胜,又拿出来讨论的必要么?
拿出来讨论,每个人的专业,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利益出发点也不一样,人多口杂,更是耗费时间,贻误战机。
得不尝试。
因此,在重大决策面前,尤其是涉及到重大战争面前,必须要有临机专断之权威。
这是一个君王应该有的气魄,哪怕他平日里能够做到从谏如流。
因此,也才有在战场之上君命有所不受的历史传统。因此,也才有,遇到某些重大战役,类似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全权负责军事的机构出现。
对于这件事情,李世民搞“一言堂”,并没有任何问题。
大殿中的众文臣,自然也是深谙此理。
李世民兵发吐谷浑,肯定是全盘权衡了利弊。
而此时,东突厥新败,朝中武将势大,文臣们对于这种事情,很难插得上嘴。
由是,群臣沉默。
便是向来对皇帝毫不留情面的谏议大夫魏征,也是默然不语,李世民的决心已下,让君王改变决定吃力不讨好,另一方面,是他真的对军事上的事情,懂得不多。
本质上,也是插不上嘴的。
其他人虽然稍有不满,但是也无法提供此一战,我大唐无法获胜的理由。
更是找不到不出兵的理由。
因此,大家都不准备说话,准备等李世民宣布任命情况!
然而……
就在这个时候,就在大家都在盼着听到,谁来担任统兵元帅的任命时,大殿之上,一个声音却是缓缓的传了出来。
“臣以为,此时出兵吐谷浑,此一战,无胜算!”
呜!!
朝堂大哗,众人皆是纷纷侧身去看,看是谁这么不要命。
说话者,正是楚秋。
这个时候,他不得不站出来。
这个时候,也只有他,可以站出来。
只有他,才会站出来。
因为,在他所知道的历史上,关于这一次李世民兵出吐谷浑,是大败而归的。
史书上记载,贞观四年,李世民在剿灭东突厥之后,兵锋正盛,而吐谷浑恰在凉州一带滋扰,与大唐官军发生了冲突。
由是李世民大怒,出兵吐谷浑。
那一战,史书上竟有寥寥的几笔——大败而归。
接下来的真实历史是,李世民在这次军事受挫之后,是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才重整旗鼓,于贞观八年,御驾亲征吐谷浑,才将其一击而灭国。
楚秋,正在见证着历史。
他当然知道,自己以一己之力,恐难以阻挡历史的进程,并改变之。
尤其在今天这种处境之下。
他之所以选择不要命的站出来,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此一战,为大唐,减少一些损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