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李世民这样的一席话,凭借多年来对这个严父的了解,李丽质清楚,父皇的气,已经算是消了。
李世民这边情绪缓和了下来,但倘若她接下来的回话,没有打动李世民,可能今天的局面,只能向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李丽质丝毫没有敢有任何的放松,连忙不卑不亢的,将昨天准备了一晚上的腹稿和盘托出:
“父皇曾经教导女儿,要看一个人的才华,首先要看一个人的德行如何,德行重于才华。”
听到李丽质的话,李世民在内心微微点头。
想到女儿在自己一番痛骂之后,到现在还能保持如此清晰的逻辑和思绪,实在不易,于是气已消去大半,一面静静的听着女儿的回话。
“此人的德行,看上去没有什么可称道之处,也没有干出什么伟大的事情,但是倘若父皇走到兴庆坊去问一下普通老百姓,让他们举出一个兴庆坊最出名的人物、或者他们所感恩的对象,所有人会脱口而出一个名字——楚秋。”
李世民眉目放光。
“古语说,上善如水,大德不显。楚秋正是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通过点滴小事,润物细无声,让街坊四邻感恩戴德,单此一点,他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地方父母官。”
“再说才华,他虽算不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聪慧过人,思维缜密;虽然生在市井,但他对朝堂民生,乃至于未来时局,天下大势的判断与见解,都是让女儿惊叹不已;他的某些见解,仿佛天方夜谭,天马行空,一时间听得如坠云端,但细想却当真如是;他的观点和一些想法,如果被实施出来,必将助我大唐,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李丽质的这些评语,让李世民砰然心惊。
李世民知道,自己的女儿从小便是天生丽质、智慧过人,对于朝廷政治与国家大计,总有自己的见解,无论朝中多少名臣大将,李丽质都从来没有真心佩服过什么人。
能让李丽质如此倾慕的人,此人必有不凡之处。
这几个月来,李丽质总有一些惊人的话语和见解,是她此前从来没有过的,包括突入其来的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思想…
李世民绞尽脑汁都想不到这些思想的来处,但现在,他大概清楚了,必然是来自此人。李世民对此人,越来越好奇。
这样想着,李丽质在他眼前的滔滔不绝,他似乎也没认真听下去了。
“……”
“至于文章诗才,我知道父皇平日里也作诗,经常信手拈来,便有妙句,但与楚秋相比…”
“与他相比怎的?”李世民连忙问道。
“女儿还是不要说了…”李丽质连忙见好就收。
“你必须说!!!”
“我说了父皇您别生气!”
“你说!”
“女儿觉得,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李丽质连忙底下了头。
“放肆!”
李世民突然愤愤道:
“朕自幼作诗,已有大家公认的佳句四五百首,还比不过他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简直可笑!”
“总之一句话,楚秋才堪大用!女儿不希望他一辈子,埋没在市井之中。他只是缺少一个机会而已…”
“而且,女儿已经认定了,他就是我唯一喜欢的人,我这辈子……非他不嫁!!!”
李丽质态度十分坚决的说道。
她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她相信李世民是世界上仅次于楚秋的聪明人,一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李世民如果要答应李丽质的请求,那么绝无可能将她赐婚给一个平民。
他只有让他具备了和公主相互匹配的身份之后,这种可能才会出现。
而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提拔楚秋做官,并不断通过他的功绩来得提升他的官位…慢慢达到和公主相匹配的层次上。
如果李丽质直接让李世民提拔楚秋做官,这件事多半没戏。
但她要让他当驸马,做官对于当驸马,就只是一个“小事情”了,而让楚秋做官,李丽质已经达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性的目标。
这是楚秋先前交给李丽质的“以攻为守”的方法,攻最强硬的那部分堡垒,用来守最弱的那部分目标。
李丽质第一次运用,便是如此炉火纯青。
…
“好了!你也不需要再说了,此子到底有无才华,朕自有判断,你且退下!没有我的命令,这些日子那里也不能去。”
“父皇!你是要?”李丽质有些着急。
“不错,朕要去会会他。倘若此子真如你所言,有才有德,于我大唐江山社稷有用,朕无须你来求情,必回破格提拔,让他当入朝为官,甚至最后为你们赐婚,但假如此人空有口舌机变之能却无实才,朕必亲手诛之,以断你的念想!”
“……”
…
…
…
第6更!!作者承诺上架首日五十更(10万字)!
一个打赏加一更!求数据支持!!
求一个打赏支持,让作者菌爆肝码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