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小车上面,朱争流顺着稻田地的边缘一直往另外一个角落赶。
这其间又给大明王朝的人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小车就不用说,大明王朝的人已经见过很多奇奇怪怪的交通工具了。
但是那一望无际的稻田……
实在是恐怖。
这个小车虽然比不上之前的那些运载工具,但是他的速度也是很快的。
而朱争流骑着这小车差不多走了十几二十分钟……
依然没有走出稻田地。
几百亩的地方全部种植的都是水稻。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这些水稻仿佛就是从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一样……
全部都是沉甸甸的。
有句话说的好,百样土养百样人。
这句话用在农作物的生长上也是一样的,土壤的肥沃力不同,产出的粮食也不一样。
甚至于在同一块地所产生的粮食都可能不一样。
可能这边的多一点,那边的少一点。
一块田里面的庄稼有好有坏对于大明王朝的百姓而言是常识。
可是这一望无际的稻田地之中,足足几百亩的地,所有的稻田居然都是如此硕果累累的模样。
丝毫看不到坏地的存在。
“恐怕仅仅是这百亩的地所能够产生的粮食,就能够比得上我大明几千亩地的所产粮食……”
大明王朝的百姓们感慨道。
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差别……
“几百亩的稻田收割起来恐怕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一位大明的农民,看着光幕之上所出现的上百亩的稻田地说道。
几百亩的稻田地,这些稻田的长势就如此的好……
如今收割起来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而且如果不能及时收割的话,这些稻城就会烂在地里面……
几百亩的稻田地收割起来绝对也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要是我们的稻田地也能长出这么多的水稻,那么就是让我天天收割,我也愿意啊……”
另外一名大明王朝的农民也是紧接着开口。
看着光幕之上那整齐无比沉甸甸的水稻,他的手就有点蠢蠢欲动的。
身为农民,最喜欢的就是收割。
因为那代表着他们一年多的忙碌,终于有了收获。
因为那代表着他们的来年生存的资本。
如今光幕之上的情景,对于众多大明的百姓而言简直是梦中一样的场景。
那沉甸甸的稻田,一割就是一大把。
能够收割这样的稻田,就是他们累死也愿意啊。
这是幸福的烦恼。
……
很快的,朱争流就到了稻田的另外一头。
虽然说是收割水稻,但是这里的人实际上并不多。
除了朱争流的母亲之外,也就只有其他的几个工人。
工人开着收割机不断的在麦田之中进行着无情的收割。
收割机所过的地方,大批大批的稻田倒下。
然后被卷进收割机里面。
稻穗和到穗杆被收割机搅碎分开。
水稻从收割机上方的一个出口之中,不断的喷涌出去。
一个工人开着专门搭载水稻的车在收割机的出口处,不断的收集水稻颗粒。
这一整体上成一个T型。
几百亩的稻田只要被收割机的所过之处,水稻全部被收割……
只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就大概有几亩地大小的水稻被收割了……
这就是农业机械化的恐怖之处。
种植可以靠机械,洒水可以搞机械,然后最后收割也可以靠机械……
这期间只需要付出十分低微的人工成本,还有机械成本……
而朱争流自家的父亲还专门就是搞机械的。
机械成本这一方面基本上可以忽略……
朱争流看到自己面前的这一幕,倒是并没有太过于惊讶,毕竟已经司空见惯了。
否则就这百亩的稻田,要是靠人工收割的时候,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的人力和物力。
搞不好到时候人工成本都要比种植这些水稻的成本都要高。
他自己是司空见惯了,不过大明王朝的百姓们就懵逼了……
他们自己收割稻田用的是镰刀。
用镰刀收割水稻田说不上有多快,但是也绝对十分的便捷。
不过要收割一块田地也是要耗费不少的时间的。
原本他们看到画面之上这百亩的水稻田,心中还想着收割这些水稻田要耗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他们甚至都做好了看到人山人海收割稻田的情景。
不过如今出现的这一幅情景,再一次的打破了他们的想象。
机器——在大明王朝的人的脑海之中没有这个概念。
所以他们也无法理解收割机的存在。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惊叹于收割机的强大。
收割机成T字型,前长大概有五六米。
要从稻田之中经过,大概五六米宽的稻田地就被他全部收割完成……
此时光幕上面的画面被调到了极高的视野。
大明百姓都可以轻松的看到这一幕。
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涌现在他们的心头。
原来收割稻田竟然是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
甚至整整齐齐充满了一种美感。
那些水道通过收割机上面的出口哗哗哗的流入了一旁专门收货的货车之中……
如今正是,下午时分,太阳就高高的挂在天上。
在太阳的照射之下,货车的车厢之类的,那些金黄色的水稻熠熠生辉……
仿佛是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这个大怪物究竟是什么东西,竟然能够如此轻松的收割稻田……”
之前那两名谈论收割这些水稻需要很多很多人的大名农民愣住了。
嘴巴张得大大的,不可思议的看着画面上面所出现的一幕。
他们感受到了一种魅力。
一种来自于现代工业化机械化的魅力。
这种魅力的名字叫做——科学!
很快的,众多的大明百姓从朱争流,与他母亲之间的谈话之中所知道了一个信息。
那个能够轻而易举的收割水稻的东西叫做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