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了曹操在一旁说话,事情就好办许多。
曹操虽然没有身居高位,此次会盟所带兵马也不多,但是毕竟是他首倡义兵,所以众诸侯都会卖他一个面子。
潘凤顺着曹操的话说道:“我听闻袁公位居南阳太守,官拜后将军,家中更是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世受皇恩,今我等义兵结盟此处,为的不就是讨伐国贼董卓,匡扶社稷。”
“今我虽一小将,也知道报效皇恩,奋力杀贼,如今陛下受困于洛阳,董卓荒淫无道,正是我等杀进关内建功立业的好时机,袁公既为名门之臣,世受皇恩,今不思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反在此勾心斗角,以身份压人,借故不前,贻误军机,莫不是与那董贼有所勾结不成?”
“前番我等歃血为盟,盟书之中写的清清楚楚,凡我同盟,齐心合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天诛地灭,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难道袁公已经忘了吗?”
“如今我阵斩华雄,士气正盛,不就此时破关杀敌,更待何时?”
潘凤一连串的话说得慷慨激昂,袁术听闻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众诸侯不愿得罪袁术,个个大气不出,一句话也不说。
说实话,袁术心在滴血。
这潘凤的一番话可谓是杀人诛心,虽然他不曾勾结董卓,但也有脱不开的关系。
潘凤完全就是在打他的脸,在打诸侯的脸。
当初董卓进入洛阳之后,欲废少帝刘辩而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当时为了拉拢四世三公的袁术,便表奏袁术为后将军。
袁术当时害怕董卓便接下官职,却知道董卓此举乃是触犯众怒,便逃到南阳,才有了今天的南阳太守。
只不过袁术仍旧以后将军自居,毕竟十八路诸侯之中多数人的官职还不都是董卓为了安稳人心所任命的。
就连盟主袁绍的渤海太守都是董卓任命的。
所以他老脸一红,就准备发飙。
潘凤的这句话可以说是触犯了众怒,就连袁绍老脸也有些挂不住,作为盟主的他,只好说道:“不知潘将军可否再战?”
“有何不可?”
潘凤有些摸不着头脑。
“好!既然潘将军有此雄心,我便与潘将军三千兵马,乘胜追击敌军,我大军随后压上,一起攻入汜水关!”
说完,袁绍直接离席而去。
潘凤不以为意,接了命令。
谁知道出了寨门,发现袁绍所给三千兵马皆是新招募的新兵,根本就是一堆散沙,想要打败西凉铁骑还真是有点悬。
不过话既然已经说下,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这时候西凉兵果然久经战乱,素质绝非寻常兵种所能比拟。
华雄临阵被斩,西凉兵马不仅没有乱作一团,作鸟兽散,而且在李肃和赵岑的带领下有序往汜水关内撤退。
潘凤看在眼里,不能就此放他们入关,否则一旦他们据守城池,即便自己武力值105,也奈何不了他们。
不如就此追将上去,挫一下对方的锐气,也好助长一番自己的名声。
“众将士,随我追杀敌军,建功立业当在此时!”
潘凤大喝一声,提斧纵马,直奔敌军而去。
身怀霸王之力,潘凤自认为对付一众败军,哪怕对方是西凉兵马也不在话下。
关上鼓声震天,喊杀声震天!
李肃和赵岑此刻其实也强行镇定,华雄被斩,他们失去了主心骨,担心被董卓责骂,不敢再言进兵,力求能保住西凉兵马不失,如此在丞相面前还有情可求。
所以华雄死后,两人便直接率众向汜水关里撤退,不过也一直担心着士卒进关的同时,汜水关城门打开,一旦被敌军追了上来,入了汜水关,那他们恐怕真的就要被董卓满门抄斩了。
好在关外诸侯一直没有派兵追来,不过他们二人小心翼翼的留意着身后,突然听到身后鼓声大躁,心中惊慌失措,忙回头看去,果见诸侯追了上来。
而那为首大将的正是刚刚一合斩杀潘凤的大将。
二人自知不是华雄对手,而华雄竟然被对方一招斩杀,生怕也成了潘凤斧下亡魂。
当即弃了其他西凉兵马,快马向汜水关跑去,只留下一众西凉兵马在身后抵挡潘凤。
这个时候,诸侯纷纷站上营寨高台,接下来他们便看到了让他们惊呆的一幕!
远处,潘凤一人一马一斧,冲在最前方,身后三千新募的士兵远远跟在后方。
很快,潘凤便冲进了西凉铁骑的腹地之中,如入无人之境,每一次大斧挥舞之处,便有西凉士卒葬送了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