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当下毫无疑问是蜀汉的一员上将军。
哪怕是在五虎将时代,魏延也是蜀汉前五的大将。
当初汉中之战结束,刘备从曹操手中夺走汉中。
当时关羽坐镇荆州,所有人都认坐镇汉中非张飞莫属。
然而刘备做出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让当时名声不显的魏延一步登天,成为汉中太守以及汉中都督,坐镇汉中军政一把抓。
刘备眼光非常犀利,看人从来都不走眼。
魏延能够挤掉张飞、赵云、黄忠,成为坐镇汉中的大将,足以说明魏延的个人能力。
至于马超只是吉祥物,在蜀汉从来没有领兵打仗,故而算上五虎上将,魏延也绝对是前五级别的选手。
而刘备也确实没有看错人,魏延坐镇汉中多年从未出过岔子,随诸葛亮数次北伐更是屡立战功,常有亮眼表现。
受演义影响,许多人都以为魏延是个降将,脑后有反骨之辈。
实则不然,魏延的出身可谓根红苗正,乃是刘备身边的亲信部曲。
这也是魏延能一步登天坐镇汉中的原因,能力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部曲出身的魏延能让刘备完全信任。
这样一位大将,在诸葛亮过世后绝对是蜀汉的定海神针,可堪大用!
不管是忠诚、资历、能力、战功,独当一面都完全没有问题。
简而言之,魏延身死绝对是蜀汉的一大损失。
唯独性格方面有着极大的缺陷,这也是魏延身死的原因。
由于性格不讨喜,魏延和杨仪二人纯纯就是死对头,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尚且能够压制。
而如今诸葛亮刚刚过世,二人之间的矛盾便瞬间爆发。
魏延乃是丞相府司马,杨仪则是丞相府长史。
一文一武,乃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而留府长史蒋琬,则是诸葛亮的心腹。
如今大军尚未撤下来,魏延和杨仪这对左右手先内讧了。
虽然双方都诬告对方谋反,但实则二人谁也没有谋反。
只不过是政见不合,再加上此前二人就有梁子,一下子对立起来。
魏延在诸葛亮过世后,想着北伐不能因一人而废,大军好不容易翻山越岭出来,八万大军一仗不打就撤太过可惜,想着继续在前线作战。
而杨仪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遵守丞相的遗命撤回汉中。
一个想继续打,一个想撤军。
魏延在军中有威望,杨仪有诸葛亮遗命在身。
双方谁都无法说服谁,况且二人的关系本就势同水火,压根就说不到一块去,便想着给刘禅告状,从而达到搞掉对方的目的,好贯彻自身的想法。
如此,也就有了二人一前一后上表,互相指责对方谋反的事情。
从历史结果来看,二人的内讧以杨仪获胜告终。
毕竟杨仪有诸葛亮遗命在身,军中高层如姜维、费祎、马岱、王平都站在杨仪这边,包括后方的蒋琬也是如此。
最终导致魏延被定为谋反冤死,并且惨遭夷三族。
这是蜀汉唯一一例夷三族!
在宫人的带领下,诸葛瞻很快找到刘禅。
此刻的刘禅正在后宫之内,将事情丢给蒋琬之后,刘禅便回到后宫休息。
对于刘禅而言,他早已习惯将政务丢给大臣去处理。
心大也好,惫懒也罢,总之刘禅这么搞从来没出过问题,皇位稳如泰山。
反倒是刘禅亲政后,任由黄皓专权,貌似反而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小瞻来了,快坐。”
不等诸葛瞻行礼,刘禅便亲切地招手示意诸葛瞻坐下。
诸葛瞻对着刘禅和张皇后,一板一眼行礼,这才规规矩矩坐下。
作为诸葛亮的儿子,原主从小就被严格要求,礼仪、谈吐、书法、音乐、绘画...这些都是诸葛瞻的强项。
原主也算是一个神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学什么都非常快。
拿历史上的诸葛瞻跟诸葛亮比,那自然是萤火比皓月,完全就没得一比。
历史上诸葛瞻的表现,相对而言还是让人感觉失望。
但倘若不拿诸葛瞻跟其父相比,而是跟其他正常人相比,诸葛瞻绝对能称得上是出类拔萃。
就连诸葛亮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件中,都曾向哥哥诸葛瑾炫耀嘚瑟过,说诸葛瞻十分聪慧可爱。
诸葛瞻在一旁坐下,此刻场中除了刘禅和张皇后外,还有一个幼童。
女童与诸葛瞻同龄,是张皇后诞下的嫡女,蜀汉的公主刘萱。
诸葛瞻坐下后,刘萱便投来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位同龄人。
而诸葛瞻则是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小瞻,可是有什么事情?”刘禅主动问过。
对于相父的唯一的亲子,刘禅还是非常关爱。
“敢问陛下...”
诸葛瞻话还没说完,就看到刘禅不悦的眼神,连忙改口道:“胖哥儿,您是不是下令斩杀魏延?”
“咦?小瞻如何得知此事?”刘禅非常诧异,不禁看向身旁的皇后。
刘禅和蒋琬商议此事时,身边只有张皇后在场。
张皇后看丈夫投来询问的目光,自然明白刘禅的意思,微微摇头表示自己不曾告知诸葛瞻。
刘禅虽没正面回答,但也无疑证实了此事。
诸葛瞻搪塞道:“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魏延不能杀。”
“可前线传来消息,都说魏延谋反啊。”刘禅也是心大,竟然真的不去探究诸葛瞻的消息来源,反而开始跟诸葛瞻谈论此事,显然是没把诸葛瞻当外人。
“阿翁...过世。”诸葛瞻顿了下,继续道:“大汉正值风雨飘摇之际,斩杀魏延无异于自断臂膀。”
“魏延坐镇汉中多年,没有出过任何差池,有魏延在日后可保汉中无恙。”
“况且魏延谋反可有证据,成都距离前线千里之遥,胖哥岂能偏听?”
“就算魏延真有不臣之举,将其擒下,押解成都审讯,再杀也不迟。”
诸葛瞻侃侃而谈,言谈举止与成人无异。
这些言辞配合一个八岁孩子的形象,看起来有一种强烈的违和感,听得刘禅和张皇后一愣一愣的,心中暗道不愧是相父的孩子啊!果然异于常人。
听完诸葛瞻的言论后,刘禅一时间迟疑不定,他本来就是个没注意。
再加上诸葛瞻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毕竟是个孩子,心大的刘禅便没如何放在心上,道:“小瞻,你年纪尚幼小...”
“陛下,小瞻说得不无道理。”张皇后突然插口道:“魏延作为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生死处置不可儿戏,倘若前线有斩杀魏延的能力,自然也能将其生擒,何不按照小瞻的说法将其抓回成都呢?”
刀子倘若能砍魏延脖子上,自然也能架到魏延脖子上。
是杀还是生擒,无非一念之间。
“对陛下而言,生擒还是击杀,都是一件惠而不费的事情,对陛下并无影响。”张皇后继续劝道:“况且魏延乃先帝部曲出身,家人又都在成都,忠诚方面应当靠得住。”
“退一万步讲,就算魏延真要谋反,但丞相临终前将大军托付给杨仪,魏延手中的士卒并不多,而且还有姜维作为掣肘。”
“依臣妾之见,丞相临终前的安排非常妥当,哪怕魏延有心投靠伪朝,也带不走多少兵力,尤其士卒的家人都在蜀地,不会有人愿意随魏延离开。”
“对于魏延的处置,陛下或许真应该慎之又慎,切莫铸下大错,到时魏延身死,一切都悔之晚矣。”
张皇后全程旁听了刘禅和蒋琬的讨论,对于局势有所了解,自然有发言权。
但当时碍于有外臣在,想着自身一介妇人不宜插手政务,虽感觉不妥,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现在诸葛瞻又前来提起此事,张皇后便忍不住出言附和。
一个是视若亲弟弟的诸葛瞻,一个是刘禅的枕边人。
身边两个亲近之人同时劝谏,对于没主意的刘禅影响还是很大。
“也是,若能杀之,自然也能生擒,不如将魏延抓回来问个清楚明白。”刘禅缓缓点头,一拍大腿道:“那就听小瞻和皇后的,传旨给蒋琬,留魏延一命,押送成都审问。”
诸葛瞻闻言松了口气,胖哥都放话饶魏延一命,想来任务就能完成了。
对于魏延是否谋反,诸葛瞻选择相信神奇的系统,要知道任务可是‘救援魏延,免其冤死’。
既然是冤死,那自然说明魏延并没有谋反的意思。
这也是诸葛瞻不了解这段历史,却依然敢于救援魏延的原因。
前脚刘禅下令,后脚自己这边就出任务,系统已经证明了它的神奇之处,诸葛瞻自然有理由选择相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