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方敏一语叫破了自己和汉王府长史之间的密谋,黄子清的脸刷的一下变得惨白。
他本就是科甲出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只会使用一些阴诡手段的书生罢了。
自然从头到尾都没有发觉,从小练武的方敏,在那里偷听墙根的事实。
一时间所有的证据都被摆在面前。
黄子清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辩解。
只能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被方敏和齐晨两个人生拉硬拽地,拖到村子的打谷场上。
然后面对着村子里现在还一脸懵逼的众人,宣判着自己的罪行。
看到方敏在那里慷慨激昂的陈词。
远处半山坡上,骑着骏马的朱峰微微点了点头,面无表情的转身离去。
他不打算去亲自会见这些靖难遗孤。
这些人当中还没有出现那种,可以让自己三顾茅庐的大才。
自己到时候帮他们平反,他们为自己提供道义和法理上的支持,以及向自己效忠,这本就是公平公正的事情。
没有必要做出那一番惺惺作态。
“周围都清扫完毕了?剩下的几个地方呢?”
走了一会儿之后,看到远处赵云风尘仆仆的赶了过来,朱峰精神一振,开口问道。
而赵云则是拱了拱手,满脸的喜色。
“启禀主公,根据灵隐寺老和尚的那个单子,一共十六个村子,共四千余口人。现如今已经全部清查完毕。”
“除了少数执迷不悟的反抗者之外,其他的人都已经收编。”
“总共获缴获粮食农具若干,战马四百余匹,铠甲六十五具,刀枪等兵刃共计两千余。”
听到赵云如数家珍一般的汇报行动的结果,朱峰满意的点了点头。
什么叫专业?这就叫专业!
朱峰的麾下,就缺这种曾参加过战争,对于战斗,招抚和战后重建工作,有着丰富经验的人才。
“好,辛苦你了,子龙。”
朱峰伸出手,满意的拍了拍赵云的肩膀,随即吩咐道:
“你将这些人,全部迁移到我们的庄子上。”
“有读书种子,就先让他们继续学业,剩下的人里面你挑选精壮骨干,充入到白马义从当中。”
“这段时间还是要多辛苦你一下了。”
面对着朱峰的勉励,赵云肃容拱手答道:
“义不容辞,主公放心!”
说完赵云再一次行礼,右手提着银枪,便向着来时的方向走去。
看着赵云的背影,朱峰多少有些感慨。
手底下有这么一个能文能武的将才,实在是一件令人省心的事情。
只不过有些人恐怕就不满意了。
这样想着朱峰转过头,面带笑意的看向了应天府的方向。
既然有人想要不知好歹的对他动手。
那么,就别怪自己反击了。
想必这个时候,那位太孙殿下已经调查出来一些东西了吧。
也不知道,他打算怎么对付他的这位好二叔。
顺着朱峰的目光,相隔甚远的应天府,太子东宫当中。
一家三口人围坐在桌子上,愁眉苦脸的看着那一份由锦衣卫纪纲所出具的报告。
旁边的太子妃张氏,看了看一边一脸呆滞的儿子,再看了看旁边闭目养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丈夫,不由得叹了口气。
“你瞅瞅,现在你们哥几个都闹成什么样了?”
“老二那边还专门派人过去刺杀一个茶楼东家,也不知道到底是犯了什么邪。”
“儿子你也是,一天到晚在外面跑什么跑,你看看险些就着了你二叔的道。”
听着张氏在那里絮絮叨叨,旁边的朱瞻基,满脸的讪讪之色。
他可以说得上是无妄之灾。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锦衣卫那边会突然示好,把这个调查报告送给自己一份。
但是既然这件事情牵扯上二叔,很明显,就不会是像那位东家说的那样单纯的商业矛盾。
于是,朱瞻基不由得把目光,投向了坐在旁边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子。
“爹,您看这事?”
太子睁开眼睛,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
随即一把抓起桌子上的报告,背着手摇摇晃晃的向着书房走去。
“这件事情让我来处理吧。”
“你们娘俩别管了。”
听到丈夫的话,张氏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站起身蹬蹬蹬就向着外面走去。
“唉,你干嘛去?”
张氏猛然回过头,斜着脸剜了太子一眼。
“我去给咱们家人拜拜佛,求个平安。”
“这应天府的佛也不管事,你看看咱们家现在在太平过吗?”
“我去灵隐寺上点香油钱,让佛祖保佑,咱们这一家人,早点落到汉王手上,死了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