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和曹操真是大聪明!两人竟然在牢房里,那么不隔音的情况下,骂了半天董卓,这不是找死吗?当狱卒耳聋?”
“曹操说‘仓惶逃出京师,亡命于大漠荒野’?这特么确定不是搞笑吗?真是乱用词,他才逃到中牟,哪里经过什么大漠?欺负我不懂地理?怎么用词一点都不经过脑子吗?只要是个词就用?”
“曹操真的是说话不经过脑子啊,竟然说自己堕落成为一个刺客了,作为刺客的我有被深深的冒犯到。刺客哪一个不是大侠,哪一个忠义之士?即便刺杀失败,也足以名垂青史。史记里面都把刺客当成列传来写了,足以说明在历代众人心中,这些刺客的地位之高。哪里有像曹操这样说的不堪,甚至有贬低下贱的意味?”
“曹操逻辑有问题,他后悔了,以他的威望,应该振臂高呼,大家群起响应,就应该把董卓给剿了,这根本行不通的。要知道正史里面曹操并不赞成大举兴兵讨伐董卓的。前面何进要请各路诸侯领兵进京,诛杀十常侍,曹操就是极力反对的,那时候他都说了‘乱天下者,必何进也!’曹操很清楚,号令群雄大起兴兵,一定会引起诸侯割据,天下大乱,以治世之能臣自诩的曹操怎么会没有这一点远见呢?这个时候的曹操还不是奸臣啊,他还是汉臣,还是忠心的啊,不可能唯恐天下不乱,让诸侯大举兴兵的。他后面之所以兴兵,那是因为刺杀董卓失败了,没办法不得已而起兵。到了新三国曹操这里却是成了,想要借董卓之乱而起兵,成就天下霸业,妥妥的反贼一枚。”
“我知道曹操是想要说,天下大乱,就算杀了董卓还会有其他李卓,张卓出现,唯有起兵造反,自己佣兵制止后,才有机会杀死所有想要效仿董卓造反的人,安抚天下。但是那是伤亡最大化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浪费多少粮草。一人刺杀成功,才是利益最大化的。而且后面的十八路诸侯就是最好的例子啊,没有一个人敢前去领兵打董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最后还不是靠着王允使用离间计,挑拨吕布和董卓之间的矛盾,吕布一人杀死了董卓。更可怕的是,十八路诸侯不仅没有解决董卓的问题,反而因为佣兵自重,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造成了国家进一步动荡。这新三国曹操真的是猪脑子,才会想出不去刺杀董卓,而是一开始就号令群雄起兵的谋略,这不是跟猪脑子何进没什么区别了吗?新三国曹操跟历史上的曹操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陈宫真是卑微啊,什么叫做请准许我跟着你一起共谋大业?一点骨气都没有。这还是历史上那个为了名声,宁死不降曹操的陈宫吗?”
“这新三国的编剧给曹操加了这么一段长段自作聪明的台词是要干嘛?到底要表达啥?用一些自相矛盾的话,就是想要让观众觉得曹操特别睿智吗?真是大聪明!实在演不好,不会照着《三国演义》的台词说吗?非得加那么多有破绽的话语。”
“陈宫被曹操感动,决定放了曹操,追随曹操共创大业,结果曹操是这样反应的,曹操竟然傻到要去劝程宫不要放自己走,让陈宫好好想想自己的父母、妻子、孩子,她们该怎么办?这个曹操绝对脑子有病,你现在是什么处境,是阶下之囚,随时都有可能被杀头的啊!陈宫愿意冒死放你,你居然还敢提醒他老婆孩子怎么办?要知道人的念头就在一瞬间啊,人心经不起试探啊!你就不怕他一想到家人再改变主意吗?曹操现在敢刺激陈宫,他敢赌吗?根本不敢赌啊!这新三国曹操真的是脑淤血才会演出这样的台词!竟然一步步往火坑里跳,就差拿刀逼着陈宫,求陈宫不要放自己走了。这是纯粹为了彰显曹操不怕死,装逼吗?编剧真是为了突出曹操关心对方家人,多么大无畏、高尚的情操而不择手段啊!”
“曹操在跟陈宫说了那么多的话,尤其是后面都说了准备要放曹操走,外面的那些牢头在干嘛?怎么在装聋子,怎么还不动手,将曹操和陈宫拿下去领赏呢?要知道这可是赏千金封万户侯啊!而且要如果陈宫放走了曹操,这事情要是传出去,这些牢头可是都要被问罪的啊!谁敢承担这个罪责?而且曹操提到了老婆孩子,外面的牢头一听老婆孩子,那为了老婆孩子,不得杀了曹操陈宫去领赏吗?”
“最后陈宫放弃官位,跟随曹操出走,临行前,他对着县衙大堂深情帝鞠了一躬,我原本以为他是在向过去的生活告别,万万没料到,他对着罐里的蛐蛐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列位仁兄,陈宫告罪了。我要和曹操举义讨贼,共建英雄大业。对不起了,对不起你们了。’看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曹操为什么敢在陈宫面前提起他的家人了,因为家人对陈宫来讲根本不重要,蛐蛐才是他的仁兄。更可笑的是,陈宫说完这话,蛐蛐还一直叫个不停,似乎在回应他,真是笑死人了!”
“特么的!陈宫是白眼狼,对家人没有一点情感吗?自己的家人不告别,反而对蛐蛐告别,还感觉到心酸对不住,你应该对不住的是你的家人!这后世之人真是不带脑子演绎历史啊!”
历代众人看到新三国演绎的这一段历史,被气的都快要吐血了,差点心肌梗塞直接原地去世了。
这拍的什么狗血玩意?
曹操作死劝陈宫为了家人不要放自己走,而陈宫也是作死,竟然在牢房里当着这么多狱卒的面,谈论刺杀董卓一事,还准备要放走曹操,更是直接跪下,生怕周边的狱卒听不到他们在大声密谋逃跑一事。
曹操陈宫两人没脑子也没事,为什么周围的狱卒全都耳聋了,这么大的话听不见,就这样眼睁睁放走陈宫和曹操,真不怕董卓日后清算?
且不说赏千金封万户侯的事,要是董卓知道曹操被抓了,但又被陈宫放走了,这要查起来,这些人保不齐都要掉脑袋啊!
……
东汉末年。
“如果当初我知道陈公台要放走曹孟德,绝对第一个冲上去砍了他们,这可是赏千金封万户侯啊!”
身为当事人的那些狱卒看到天幕中的画面,气的牙痒痒,若是真如天幕中那样,他们早就去杀曹操和陈宫了,也不至于如今被以放走曹操和陈宫的罪名,给关押起来。
公元199年,下邳。
“这后世之人在演什么?我怎么可能把蛐蛐看得比家人还要重要?可问题是,我怎么不知道我喜欢玩蛐蛐啊?后世之人就对我有这么大的误解?就因为我后面没有跟曹蒙德?”
“呵呵,我明白了,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一定是后世之人为了抹黑我,去篡改了历史。哎,想我公台英明一世,却被后人如此抹黑,真是可悲啊。”
陈宫冷笑不已,此刻的陈宫刚好和吕布一起被曹操给抓住。
公元219年,邺城。
“这新三国曹操怎会如此愚蠢之至?公台也不可能如此轻浮,把蛐蛐看的比家人还重要。”
曹操不禁想起当年之事。
他被陈宫抓去的时候,可是慌张不已,极力否定自己是曹操,想办法争取陈宫的信任,从而逃走。
而那新三国曹操,直接当着众多官兵的面承认自己是曹操,那岂不是找死吗?
还有他曹操绝不后悔刺杀董卓一事,只是可恨刺杀未能成功。
倘若当时真的刺杀董卓成功,怎么会有后面的诸侯割据,天下大乱呢?
这新三国曹操却后悔刺杀一事,真的是不懂他曹操啊。
难道后世之人真的把他当成奸雄来演绎了吗?
就算现在的曹操野心满满,但当初的曹操可还是对汉朝忠心一片,未曾有半点谋反的想法。
而这新三国曹操的话里话外就是给人暗示,他想要起兵,独揽大权,好以后镇压什么董卓,张卓之类的逆贼。
这完全不符合自己当时的心境,后世曹操简直是胡乱猜测,根本演绎不到精髓。
更令曹操生气的是,陈宫都打算放自己了,直接跪下去了,新三国曹操竟然不去搀扶陈宫,反而只是因为坐不习惯而挪了挪屁股,真把他曹操当成毫无礼数、不懂感恩之辈了吗?
更愚蠢的是,新三国陈宫都已经准备放曹操了,那新三国曹操却试探陈宫是否真的放他走,劝陈宫为了家人考虑。
看到这一段,曹操就差点吐血了。
这新三国拍的太弱智,让曹操血压飙升。
他很想看看老三国怎么演绎这一段历史,希望不要让他失望。
……
历代众人都被新三国陈宫私放曹操这一段,给气坏了,都觉得剧情太过于降智,毫无逻辑可言。
如此失望之下,历代众人自然期待老三国能够演绎好这一段历史,给自己洗洗眼睛。
尤其是看过老三国片头曲、桃园结义、曹操刺杀董卓三个经典名场面之后,众人对老三国的表现越发期待,甚至于许多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活,目不转睛地看着右边天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画面。
众人期待下,右边天幕【老三国演义】有了变化。
【曹操被官兵抓住后,慌张不已,大声呼喊:“你们抓错人了!抓错人了你们!”】
【曹操一路大喊,最后被带到了县衙。】
【他被押进县衙,两边黑压压的站满了衙役,曹操一边拼命挣扎,一边紧张地大喊:“抓错人了!快放我!”】
【曹操如同惊弓之鸟一样慌乱的大喊,挣扎,一方面他是在想办法自救,一方面他也是真的慌乱,孤胆英雄没做成,反而沦为阶下囚了。】
【曹操看到端坐在堂上的县令之后,知道自己的生死就取决于那人了。】
【他一边走,一边眼睛微眯,在观察,在判断,这县令到底有几分可能会放他走。】
【不管这县令会不会放他走,但是曹操一定得自己先稳住阵脚,不能心虚认了,总之他打死都不会承认。】
【在走上大堂的那几步曹操突然变得安静了,那是因为他脑子里面思考了无数种可能。】
【等到曹操快要完全被压到陈宫面前的时候,他突然发觉,好像离陈宫越近,危险也就越近,越能够让他辨认的清楚,所以,他立刻停住脚步往后退,再次慌张的乱喊,挣扎,想要以此自救。】
【在挣扎过程中,背对着县令,不想让县令看清楚自己,同时大喊道:“我是途径此地的客商,复姓皇甫,快放我出去!”】
【说完曹操坐到公堂门口的台阶上,先看看这县令是什么反应。】
【陈宫摆摆手,让衙役退开。】
【陈宫自然听说了曹操的事,他打心底也是佩服的,但他确实没有想到曹操会犯在他手里。】
【当然,佩服归佩服,放不放人,还真需要好好思考一下。】
【曹操看到衙役退开,慢慢地转过头,看着县令。】
【曹操也在思考,在观察,这人到底认不认识自己。】
【他都让兵退下了,似乎与一般急于领赏的官吏不太一样。】
【陈宫摸了摸胡须,站了起来,走下座位,他也在思考,此人似乎确是曹操无疑,到底放还是不放?】
【曹操察觉到这县令跟其他县令有点不同,他不再是背对着陈宫,而是面对面的直接观察,那神情好像是在说:我便是我,但是国家忠义,你有没有?】
【曹操提起手铐链子,激动道:“快放我出去!”】
【此刻的曹操已经猜出陈宫认出他了,所以并没有再重复自己是客商,只是说放我出去,想要用心理暗示陈宫,暗示陈宫就是要下这么一个决定放我出去。】
【陈宫走到曹操的面前,两人相互斜着对视。】
【曹操鼓起了眼神,像是在质问陈宫一样:你究竟是要做一个忠义之士受天下人尊崇,还是要做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遭到天下人唾骂?】
【陈宫放松了手,不敢与曹操对视,仿佛读懂了曹操的眼神一样。】
【陈宫继续往前面走,掠过了曹操,他心理在想:把他送上去请赏,还是放了他?把他交给董卓,天下人都要骂我。放了,可我的前程…】
【想到这里,陈宫转过身,看向曹操。】
【曹操也转过身来,眼神十分具有压迫感,忠义之士的气场直接拉满,居高临下,就这样直愣愣地看着陈宫,仿佛他就代表着天下人在审问陈宫,在逼迫陈宫做出正确的抉择。】
【陈宫被曹操这么一瞅,赶紧走到曹操跟前,又侧着身看着他,终于下了决定,随后说道:“到是……有些……相像。”】
【陈宫一句话说出了一波三折,随后掉头就走,回到了县令的座位上。】
【曹操一听这话,不正是在暗示自己,陈宫很有可能放过自己,可把他给高兴坏了,嘴角立刻上扬。】
【曹操的眼神似乎在说:此人有意放我。】
【曹操立刻转过身,朝着陈宫走了几步,说道:“对对对,天下相像者极多,你们错拿于我,我并不怪你们。”】
【“快放我出去吧。”】
【陈宫坐定后,哼哼一声,仿佛是在告诉曹操:这一关也被你想的太好过了吧。】
【陈宫随后对师爷道:“暂且监禁起来。”】
【因为没有认定是曹操,打算先监禁起来,也算是对衙役们有了个交代。】
【曹操被带下去时,刚放松的心,直接跌落谷底,心里拔凉拔凉的,他慌乱的大喊:“你们拿错人了!你们快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他不明白,刚才不是要放自己走吗?怎么又把自己给监禁起来,感觉危险又多了一分。】
【他知道县令的一念之差就决定着自己的生死,于是拼命地挣扎来到县令面前大喊,放他出去,三四个衙役都按不住。】
【曹操根本没法淡定,不可能淡定的,这个时候,无论是谁都没法淡定的。】
这一幕曹操和陈宫的眼神戏,两人紧张微妙的揣摩感,看的历朝历代的众人直呼过瘾!
高手过招,话不在多,全靠演技!
两人虽然没有说什么话,但仅凭肢体动作和眼神神态,就已经表达了一切。
这可比新三国曹操和陈宫面无表情、毫无逻辑的啰嗦对话有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