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时代的限制!(1 / 1)

简而言之。

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

由李斯领导的六国官员群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此李斯能在秦朝秦朝中担任左相,与关中的右相王绾权力持平。

至于嬴氏宗亲和武将功勋之前对六国官员的看法……

自那次长信侯嫪毐的背叛事件后。

嬴氏宗亲直接在咸阳宫前采取了极端抗议方式,要求新登基的秦王嬴政驱逐所有六国官员,其中也包括李斯。

那么嬴政答应了吗?

他真的答应了。

因为当时宗亲与六国官员的矛盾已是不可调和。

因为长信侯嫪毐逼死了嬴氏宗亲的一位有声望的高官。

所以,当嫪毐被处决,吕不韦和王太后都被牵连受罚时。

嬴氏宗亲势必会全力反击,期望清除所有的六国官员。

那时嬴政刚登基,面对这种政治纠纷,他只能选择等待时机。

最终因为郑国渠项目给嬴政创造了一个机会。

嬴氏宗亲如果想要秦朝的话语权和实权,就必须完成他们手头的任务。

比如完成郑国渠。

可是像郑国渠这样的大工程,和朝廷上的党争不同。

能做就是能做。

不能做就是不能。

一场暴雨,可以明确地展示嬴氏宗亲中没有能人建造。

结果就是郑国渠在嬴氏宗亲的指导下,工程尚未完成就发生决堤,导致众多平民死亡,还有很多农田被淹。

最后嬴氏宗亲之首渭阳君,只好在当夜跪在王帐前来道歉!

毕竟郑国渠的建设影响巨大!

此工程起初由吕不韦启动,他从韩国请来了水利专家:郑国。

从开始到结束,耗时将近十年,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民众投入其中,为此秦国投入的资金难以估量。

但嬴氏宗亲甚至连郑国渠的最后部分都没能完成。

先不说嬴政有没有发怒,单是渭阳君都想亲手惩罚当时负责的宗亲成员!

当渭阳君承认错误后。

当渭阳君垂头之际,

李斯立刻按照嬴政之前的计划,提交了【劝驱客状】。

两人一起行动,

从内到外联合施压,

终于让六国官员重新归于大秦,并恢复职位。

嬴氏宗亲则不再持有地方权力,交出军权,仅留有在朝廷议事权。

回顾以后的各代王朝,

秦朝的王室宗亲权利被约束得最为严格。

因此,很容易理解为何嬴氏宗亲在嬴政开始掌权时,会发起一场自焚式的死亡抗议。

主要是因为嬴氏宗亲被压迫得太重,导致了集体抵抗。

年轻的秦王嬴政能够妥善处理这件事,无疑是政治才华出类拔萃!

生来便是帝王之气质!

此外,

从这起事件中可以明白,皇帝办事也非常重视策略和手段。

不是君主仅凭一句话,发布一个诏令,下属的各个派系就能顺利执行。

与官僚的对立是无法避免的。

皇帝在保持平衡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稳定。

那么问题来了,

当茂陵士卿阶级变成大秦的官僚阶级后,他们能直接归属于李斯,成为六国官员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以!

关中贵族、武将功勋和嬴氏宗亲会接受以李斯为首的六国官员。

这是因为李斯等人在帝国统一过程中,具有巨大的贡献!

反之,茂陵士卿有哪些贡献?

什么都没有!

仅通过交钱就想在关中有一席之地,

他们有什么资格?

一个地方只能供养一个贵族阶级。

缺乏功绩的支撑,就意味着无法稳定自己的位置。

但现在的大秦已经扩张到了三十六个郡,确实需要一些能干的基层官员和官吏。

江白稍作思考后说:“我们应该在允许茂陵士卿任职的前提下,加上【清官】和【浊官】的标准!”

“所谓【清官】是指原本的关中贵族、六国的外使和武将功勋的后代,在入朝为官后,因为宗亲的影响,他们可以担任一些利益丰厚、权利大,但工作轻松,级别高,还有决策权的职位!”

“而【浊官】是由茂陵士卿担当,由左相李斯挑选合适的人,去担任工作繁重、级别较低,只有执行职责,但没有决策权的职位。”

江白所说的【清官】和【浊官】,实际上是从未来九品中正的制度中,演变出的一个默认规则。

也就是说,贵族持有重要职位,

而寒门之子只能是执行官。

因此,九品中正制和选拔制被公认为……是贵族的升迁手段。

但制度是时代变化的产物。

现在的秦国,刚刚统一。

如果江白提议实施科举制……

那完全是空话。

现在的普通人连一个大字都不认识,而竹简价格非常昂贵。

例如,一个平民家庭如果拥有一个刻有字的竹简,很可能被当作传家之宝,世代相传。

此外,早先的秦皇嬴政发布命令要求收集古代的典籍,六国贵族与儒家对此的反对相当强烈,背后有一个十分关键的理由……竹简几乎与黄金价值相当!

征收古代文献,比直接抢夺财物还要迅速。

关于普及教育和推广宣纸。

也并不容易。

先不谈儒家的那些老者会觉得宣纸对先贤的不敬。

仅看大秦的武将勋贵,他们也会持有非常激烈的看法。

因为根据战功与爵位的制度,只有在战场上英勇战斗并取得了成果的人,他们的后代才有资格接受教育。

若宣纸得到广泛推广,那意味着书面教育也被普及到大众……

这会导致大秦的武将勋贵的整体利益受损!

因此。

很多决策不是简单地想做就可以执行。

还要考量时代的限制。

当然!

值得欣慰的是,秦皇帝嬴政作为建国的君主,威信、权力和合法性皆为巅峰!

如果嬴政真心决意推行某个历史性的制度,完全有可能通过个人决策直接实施!

郡县体系便是绝佳的证明。

这时。

“清官,浊官!”

扶苏轻声道:“夫子,您把政策的细节处理得非常精确!如此,茂陵士卿阶层能看到有机会担任官职,他们会更倾向于接受迁移的建议。”

“同时,关中贵族和武将勋贵也会感到他们仍然掌握高级职位,这样他们对于茂陵的新一代的容忍度会大大增加。”

“进而迅速提高大秦在各郡县的行政能力!”

最新小说: 大明:陛下认错吧,他称帝了 三国:土匪型谋士,董卓怒嫁孙女 摊牌了,兵王之如何变强 万国时代,你让我当千古一帝? 大明:开局我就要被蓝玉斩首了! 三国:流民出身,开局忽悠典韦! 三国:我是曹老板的谋士小舅子 知更鸟与灰烬 大明:我朱元璋,穿越成崇祯皇帝 愚人的科学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