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终于在乌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身后留下的只是一段传说。
“小公子,我今日仅希望你铭记一语,那即是【封建官方田地经济】,正逐步走向【普通民众自经营农地的私有经济】!”
江白开朗地说:“当基础的生产能力上升,并引起生产结构发生变革之时,重提分封制度那便是倒行逆施!”
轰隆!
扶苏内心想起道道惊雷,只感到自己以往的儒学观念被洗涤一新,江白对封建制的描述,并未掺杂任何抽象的言辞!
江白呈现的是实际情况。
这显然比那种四时更迭,国家兴替的命运之论更具有说服力。
这同时也反映了【实际观】与【空泛观】的差异!
“夫子教诲,我记下了。”扶苏恭敬一鞠躬。
扶苏的确有一副好的性情。
但是对的是对的,错的是错的!
对于真伪!
扶苏决心去明辨!
江白热烈笑道:“哈哈,你小子终于睁眼看世界了!”
江白对扶苏的反应感到很满足。
此刻的嬴政眼中光芒闪烁!
因为他已经掌握了江白对【生产法则】决定政策演变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嬴政感觉……他以往的决策得到了难以置信的确认。
要知道,
秦朝使用郡县制统一了整个国土,这是一项创新的政策。
因为商和周的时代是实行分封制的。
在嬴政看来,过去的经验几乎是无法参考的。
因此,那些坚持重新启动分封制的儒家学者才敢不断提出他们的观点,而且还获得了部分官员的默许。
郡县制的潜在问题,显然没有像分封制那样的历史作为参考。
当然了,
政策背后还有复杂的政治和利益斗争。
军事精英中,可能有人想要分封为王,例如在后来的历史中,任嚣和赵佗便是如此。
但在秦皇的统治下,没有人敢轻举妄动。
秦皇终究是会离世的……
到那时,制度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如果有人想要以重启分封制为旗帜来颠覆现有制度,
那么江白今天的话就变得极其关键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江白先是打破了扶苏对儒家的传统观念,
然后再肯定了秦皇推行郡县制的决策。
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当年秦军攻击楚国时,嬴政拒绝了三大士卿提出的重新实行分封制的要求,并派出了将军李信带领20万大军攻打楚国。
但李信失败了!
20万秦军全都牺牲了!
这就是在尝试推行分封制时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如果江白说嬴政坚持的郡县制没有意义……那么秦皇肯定会非常生气。因为改变国策的代价是巨大的,秦皇本人也很难接受自己的决策被否定。
因此,
现在嬴政内心中涌现的那种被理解和支持的情感,其强度是可以想象的……
“唯有江白,才能理解我。”
嬴政心中暗想。
他虽然没意识到生产力与制度的必然联系,
但他内心深处有一种坚持,那就是既然分封制有问题,诸侯迟早会分裂,那为什么不创建一个更完美的中央集权制度呢?
秦孝公与商鞅曾经面对众多反对,坚定地实施了赋地制、军功爵位和斩首制度。
这才有了如今的大秦帝国。
那么……
秦皇决定,他也要成为一个创立了传世制度的皇帝。
这种深深的责任感,使嬴政对郡县制坚持得更加坚定。
否则,
儒家提出的用分封制来争取六国贵族的支持,并加强基层统治的策略,可能真的会动摇嬴政的决心。
从目前看,儒家的观点似乎有道理,
并且得到了许多支持。
但幸好刚才江白为嬴政提供了制度发展的核心理念,支持他推行郡县制的决策。
有了这个基础,起码在未来可以对抗儒家派系的影响,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朝臣从心底认可郡县制,而不仅仅是出于对秦皇的畏惧。
接着江白重新说到:“小公子,我们之前提及通过分封政策吸引九州士大夫,来巩固大秦的统治,这种做法犹如逆历史车轮而行,是不可取的!”
“夫子,如果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他们,那么……”
扶苏欲言又止,未提及另一种更为极端的方法。
江白洞察秋毫地说:“屠杀……绝对是不可行的,长达八百年周王朝,供养的士大夫的人数接近百万!若对中原士大夫展开屠杀,那就意味着要在九州上演一场大屠杀!”
扶苏沉默不语。
江白是个穿越者,他反对滥杀无辜,因为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更何况……
大秦拥有六十万精锐,可以轻易征服中原六国!
但是。
若中原的百万士大夫决意与大秦为敌,即使秦皇有六十万大军在手,也会深感压力……不断的民众反抗,除非秦国再次出现如白起般的战神。
但若如此屠杀,秦国将来真能长久稳坐江山吗?
恩怨如海!
暴秦的名声会在中原深植人心。
那时,秦国的高压统治必定无法维持长久。
所以嬴政在统一天下时,采取了仅处决中原六国君王,对其他人采取怀柔策略,这是明智之举。
毕竟嬴政一方面要推广郡县制,这会招来中原士大夫的强烈反抗。
若嬴政再宣布,不给这百万士大夫留下生存之路……
那战斗的激烈程度势必更为严重!
秦国承受战争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只能退守关中,然后守在函谷关。
另一方面。
当前九州总人口约为两千七百万。
其中经过六代的壮大,秦国人口最为众多,接近七百万。
楚国疆域广大,紧随其后,大约六百八十万。
魏国位于中原核心,约有四百万。
赵国是大秦的头号难题,实际上人口约三百五十万,但秦赵久有恩怨,若非王翦利用计谋导致赵国失去将领李牧,大秦想征服赵国必须付出巨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