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迦耶寺出来,华垣几人便开始出发前往藏兵谷。
藏兵谷位于中原腹地。
原本不良人组织的总部在长安,直接归李唐皇室统辖。
长安城破之后,不良人也解散了。
不良帅为了重建不良人组织,便建了藏兵谷,作为不良人的临时总部。
藏兵谷不远处三十里,是雍州城。
雍州作为中原腹地之城,受到的战乱影响几乎全无。
此时此刻,雍州城聚满了来自天下各地的不良人。
华垣几人一进城门,就吸引来了不少人的目光。
车轮不是木质的,玻璃车窗,黑白无常驾车。
还有两个小孩!
一系列特征,顿时让诸多不良人知道这一行人的身份。
华垣的事情,早就在不良人内部传遍了。
这其中有不良帅的刻意推动。
华垣几人找了一间客栈住下。
而此时,客栈里的全是不良人。
从掌柜到伙计,还有客人,清一色都是不良人。
这些人不停观察着华垣等人,目光中带着审视和好奇。
眼前这位华先生,他们早就如雷贯耳了。
无论是当初大帅上门与他辩论,还是重建长安……
还有在废墟中制白糖,造水泥等等。
大帅更是因为他而把所有小天位以上的不良人都召集回来。
大帅的能力和谋略已经让他们有所体会。
能让大帅做到如此地步的,又是何等惊人?
“小先生,水泥是你造的吗?”这时,一名老者走过来问道。
华垣笑了笑,点点头。
老者语气中带着惊叹:
“如此神物,当真是重建家园之神器。”
“先生之智慧,让老朽叹为观止。”
老者说完,又有一个书生上来,他看了华垣几眼,问道:
“通晓造化之理,使百姓安身立命。”
“延续历代不朽学说,给千秋万代开太平。”
“先生,可否告知原话?”
华垣看了那书生一眼。
这句话,他是用大白话说的,并不符合读书人的口味。
很显然,这个书生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好。
但缺了一种“律”!
华垣笑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话一出,客栈内顿时落针可闻。
那书生低头思索一阵,随即朝华垣拱手行礼:
“先生千古!”
这是读书人之间最高的礼节。
光是这一句话,就无限拉高了华垣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
不良人中,各行各业的人都有。
有密探,有匠人,有军人,有戏子,有厨师,当然也有书生。
甚至连妓女都有。
总之,这是个包罗万千的组织。
之所以会呈现如此情况,自然和太宗皇帝的性情有关。
太宗皇帝最显著的性格特征,就是包容开放!
他的性格特征,也造就了大唐包罗万千的开放气象。
连带着不良人也有这样的特征。
书生名为董恒,天佑二年的进士,他一身儒裳,缓缓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念完,他语气中带着惊叹:
“我大唐盛行诗律,词律虽然也有,可与先生此词相比的,却寥寥无几。”
“此举当为文人之盛事!”
华垣笑道:
“不敢当,无论是香山居士(白居易)的《忆江南》,还是江州先生(韦应物)的调笑令,亦或是樊川居士(杜牧)的洞房深,都是词律之巅峰。”
“尤其是花间派的八吟先生(温庭筠),其《望江南》水平之高,足以流传千古!”
董恒微微一笑,对华垣的印象变得更好了。
这可是实打实的读书人啊。
彼时的读书人,远非宋以后的儒生,地位并不是很高。
唐朝是读书人地位最不高的一个大一统朝代,经常被武将压制。
这也导致后来的宋朝和明朝的读书人都往死里欺负武将。
世仇啊!
所以董恒找到这样一个了不起的读书人,很不容易。
两人如同知音一般讨教。
两人都是文人,自然喜欢谈风花雪月。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都是他们讨论的对象。
谈到最后,董恒完全对华垣心服口服。
李星云看着华垣被一众人围在中间,心说先生真是到哪儿都是焦点。
华垣出口成章也就罢了,还能分析天下大势,历史人文更是手到拈来。
一个又一个不良人上场与华垣辩论。
这些不良人,来自天南地北,各行各业。
唱戏的,做饭的,做生意的,当兵的等等都有。
这些人轮流上阵,看似刁难,实则是有组织的考验。
他们都想见识一下这个传说中的华先生到底有多厉害。
渐渐地,消息开始扩散。
聚在雍州城的不良人纷纷开始朝这边而来。
最后,客栈的场地甚至都容不下那么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