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正厅。
听到吕氏的话,朱标才想起来自己白天是说过要去查看朱允炆的功课,看了一眼常氏,见其面色如常,便点了点头:
“好,我待会儿就过去。”
君无戏言,太子也一样。
“是,妾身这就去准备。”
吕氏欢天喜地,又是一个美妙的夜晚。
不过偏头一看,却是眉头一皱,因为朱允炆和朱桢正在不远处说话,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但不管说什么,吕氏都不喜欢,这会儿也自是开口道:
“允炆,允炆快过来,太子殿下马上就要查看你的功课,你还不去准备?”
“哦,好的娘。”
朱允炆正对朱桢得意,朱桢也是一脸惊奇,听到吕氏的话,才跑了过去。
朱桢见状,却是眉头一皱:
“哎,等一下允炆,小嫂子,我再跟允炆说会儿话。”
吕氏怎么可能愿意?
“下回吧六弟,太子殿下查看完允炆的功课,不定都什么时候了,这孩子明天还要早起上课呢。”
朱桢能怎么办?只能微笑道:
“好吧小嫂子。”
吕氏黛眉一挑,不知道为何,朱桢的笑容让她感觉不安。不过当下,只能伸手拉着朱允炆的小手,朝她的住处而去。
等离正厅远了,吕氏才一脸郑重其事的看着朱允炆道:
“以后离你六叔远点,不是个好人。”
朱允炆闻言一怔,挺好的呀,刚才还教我背诗呢,不过见吕氏的脸色很是严肃,他也只能一点头:
“哦,我知道了娘。”
“嗯,这才是娘亲的好孩子。”
吕氏欣慰一笑。
与此同时,正厅中。
一脸怏怏不乐的朱雄英来到了朱桢的身旁,刚才自家六叔跟朱允炆说啥,他可全都听到了。
“六叔你偏心!”
朱桢眉毛一挑,这倒霉孩子。
“我怎么偏心了?”
朱雄英撇着嘴道:
“那你为什么只教允炆背诗,不教我呢?”
“我都六岁了,允炆才三岁,不错,我是没允炆的记性好,可也不差呀!”
朱桢心说我这个六叔当得真特么心累,管你爹的身体不说,还要管你吃醋。
但就在这时,朱桢的脑海深处却掠过一抹灵光,不对,来得正好啊!
“雄英,六叔我能是那种区别对待侄子们的人吗?”
“不就是一首诗吗?六叔现在就教你。”
“不过雄英,这首诗,六叔教你们,是让你们引以为戒,可不是让你们出去显摆的啊!”
朱雄英再大,也只有六岁,自是不明所以:
“这是为何?”
“因为这是一首好诗,但又不是一首好诗,最起码,以咱们的身份,注定要引以为戒。”
“好了,你只需要记这么多,要是旁人问起来,你就这样告诉他们。”
“现在,咱们来背诗吧。”
朱雄英听得一知半解,可心里的醋意已经没了,当即微笑点头道:
“好的六叔。”
“嗯,这才是六叔的好侄子嘛。”
朱桢欣慰一笑,跟吕氏的欣慰差不多。
但这个夜晚,真的会美妙吗?
…………
东宫,侧妃殿。
吕氏说是准备,其实早就准备好了。
书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整个房间还飘着一股腻腻的香味。
两根大红烛,将侧妃殿只照亮了半边。
床上也铺好了被子,整整齐齐,还放着两件薄纱,一件紫,一件黄,都是朱标最喜欢的颜色。
朱标看到这,眉头虽然一皱,可血气的确翻涌。
不过朱标却能压住,当务之急,自然还是查看孩子的功课。
吕氏也知道比起自己,让朱标喜欢朱允炆更重要,便马不蹄停的让朱允炆展示自己的所学。
先是书法,再是文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朱允炆都学得不差。
朱标从中挑出简单的一二,让朱允炆解释和破题,朱允炆都能对答如流。
见状,朱标自是欣慰不已,拉着朱允炆的小手,微笑着道:
“好孩子,不枉你皇爷爷和为父对你的喜爱,将来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你大哥的好帮手!”
吕氏本来骄傲的俏脸,登时一僵。
朱允炆的心中,也不知为何泛起了一丝不快,但母子二人,面上自然还是微笑的。
“是,儿臣谨遵爹爹教导!”
“殿下,允炆这孩子,就是聪明。”
朱标微笑点头:
“嗯,的确不错,我在这个年纪,也做不到允炆这般。”
这只是一说,朱标的文化,在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里最好。
可朱允炆却来了劲,昂着小脸道:
“爹爹,儿臣今日还刚刚学了一首诗呢。”
“只听了一遍,我就学会了。”
吕氏美眸一亮,赶忙开口道:
“是吗?允炆你真是太聪明了,快,背出来听听。”
朱标也来了兴趣,伸出手揉着朱允炆的小脑袋道:
“不愧是我们老朱家的孩子,来,为父听听,学了什么诗。”
迎着吕氏和朱标欣慰至极的眼神,朱允炆早已挺胸抬头,一脸的我就是天才。
也就在这一刻,朱允炆朗朗开口: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