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陛下,看来这蒙古帝国也不安定啊。”
“这蒙哥看来和这忽必烈之间也会有一战。”
长孙无忌喝了口酒说道。
“不会。”
李世民不赞同这个观点。
“辅机啊,你要知道任何的斗争都是基于实力。”
“那忽必烈的实力比之蒙哥差了太多。”
“他要是敢动兵,就会第一时间被灭掉。”
是这样吗?
长孙无忌不解。
“可是陛下。”
“这蒙哥让忽必烈回去必然是摆鸿门宴啊。”
“如果他不动手起兵,哪怕不被杀也定然会被圈禁啊。”
“忽必烈不会连这点都看不出来吧?”
李世民笑道。
“看出来又如何?”
“忽必烈他自己肯定知道实力不如对方。”
“蒙古的精锐部队可都在蒙哥手里。”
“他要是动手,定然会被诛杀。”
“我估计他定然会回去复命。”
“至于结局,大概率会被解除兵权,幽静起来。”
“而未来为什么会建立大元朝,或许其中出现什么变故。”
长孙无忌想了想,也觉得很有道理。
“莫非那忽必烈有高人相助?”
“哈哈。”
李世民笑道。
“辅机,你说的很有道理。”
“或许那忽必烈的身边也有一个张良呢!”
他看着天空,目光饶有兴致的看着。
如此之局,你会如何破之呢?
是直接起兵,还是欣然去复命呢?
我很想知道。
……
“大元?”
“蒙古帝国?”
“看来这个王朝应该在我大隋之后。”
杨坚看着天空默默想道。
“李世民?”
“这个名字我好像在哪听过啊?”
“在哪呢?”
他苦思冥想,这个名字他的确听过。
但就是忘了在哪里听到的。
“陛下。”
杨素在一旁说道。
“那唐国公李渊前几年生了一个儿子,就叫李世民。”
“后来他邀请臣去参加百日宴。”
杨坚恍然大悟。
“原来是李渊的儿子啊。”
“此人有这般厉害?”
“竟然被成吉思汗铁木真和忽必烈两大帝王都如此看重?”
杨素不知道该说什么。
古往今来,被两大开国帝王一起看重的人还真不多。
杨坚看着天空,目光闪烁。
此人如此厉害,未来定然是一届强人。
要是留着他在,会不会成为一个祸害呢?
“能被两大帝王高度评价,就是我杨坚,也做不到吧。”
“杨素,你觉得对那李渊要不要……”
杨素听明白了,皇帝是内心起了杀意。
的确,有这样一个人在,任谁的内心都很难平静。
“陛下,最好不要。”
“那李渊造反的原因相比也是因为杨广无道。”
“如今未来已经改变,天下无大乱,那李世民再有能力肯定也无法有太大的作为。”
“而且如今这事天下皆知。”
“世人都知道后世有一个贤明君王叫李世民。”
“如果陛下杀了李家,恐怕会造非议啊。”
杨坚闻言,也是点了点头。
所谓时势造英雄。
李家后来当上皇帝是因为杨广无道,天下大乱。
如今自己春秋鼎盛,谅他们也没有胆子搞事。
这事的问题根源还是杨广,要不是他胡乱搞事导致天下大乱。
李家也不会造反。
……
“嗯,你说的不错。”
“这事就这么算了。”
“杨素,你传一份旨意,封李家二公子为太子伴读。”
“等未来的太子入学之时,让他来长安。”
“陛下英明。”
杨坚微微一笑。
这李世民未来不是大才吗?
我就要让他一辈子留在长安,成为我大隋的重臣。
如此一来,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施展之地。
“不过,有些古怪。”
“那李渊不是有一个大儿子叫李建成吗?”
“怎么后来的太宗皇帝竟然是李世民呢?”
杨坚有些不解。
“陛下,这事很好理解。”
“十有八九,那李家也发生了兄弟阋墙之事。”
“最后李世民胜出了。”
听到杨素的解释,杨坚也是无奈的摇摇头。
又是兄弟阋墙。
怎么历朝历代都有这种事。
不过,这事与我无关了。
“李渊,希望你知道我心思,不要做一些糊涂事啊。”
……
太原。
唐国公府。
李渊看着院子中玩耍的二儿子。
此时的李世民只有四岁,但是刀枪棍棒已经耍的虎虎生风。
“嗨,哈。”
院子里不时的传来奶声奶气的叫喊声。
“夫君,你是在为世民担心吗?”
身后,一个貌美少妇走了过来。
他就是李渊的正妻窦氏。
“还能为谁?”
“我这做老子的都不知道我儿子这么牛。”
“被两大开国帝王如此高度评价,这待遇恐怕秦皇汉武都做不到吧。”
李渊此时也发愁。
儿子太优秀了这也不是啥好事。
好了吧,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李渊有一个厉害的儿子。
尤其是那位大隋皇帝。
自己儿子这么厉害,他能容得下吗?
即使历史已经改变了的情况下。
窦氏还是有些担心。
“夫君,世民,会不会有什么事?”
“他才四岁啊。”
所谓母凭子贵,有这么一个儿子,她是很自豪的。
可是自豪之余,不免有些担心。
李渊说道。
“这你不用担心。”
“陛下开创大隋,不会容不下一个四岁的孩子。”
“如果他连四岁的孩子都要杀,恐怕大隋也是二世而亡。”
“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恐怕世民的一生都只能在长安了。”
啊?
窦氏心里一惊。
“不会吧。”
“那以后我是不是永远就见不到世民了?”
李渊叹息。
“这对李家并不是坏事啊。”
“你没看到吗?”
“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那建成呢?”
窦氏也反应过来。
“你的意思是说,以后他们兄弟二人会发生手足相残?”
“可是,这怎么会呢?”
“建成可比世民大了九岁啊。”
一个大九岁的大哥会被小九岁的弟弟打败。
这怎么想都不可能啊、
“我怎么知道。”
“一切只能看未来了。”
“我也很想知道我这二儿子是如何让两大帝王都给出高度评价的?”
“他到底做了什么?”
李渊看着天空,自言自语着。
有这么一个儿子,他还真是有点压力。
……
大元。
忽必烈和董炳文也是沉默不语。
“董大哥,姚枢的忌日还有几天啊。”
“陛下,还有七天。”
七天?
忽必烈叹道,
“时间过的好快啊。”
“一瞬间,几十年就过去了。”
“我还记得曾经在金莲川幕府中,我们几人一切探讨国家未来的情景呢。”
“昔日,大哥让我入宫,我就知道我大难将至。”
“当时的我第一想法就是起兵。”
“我知道,我要是回去了,此生恐怕就再也出不来了。”
董炳文沉默了一会才道。
“陛下,您当日要是起兵。”
“恐怕我们所有人都会死。”
“那时候的你,还不具备和蒙哥大汗对抗的资本。”
忽必烈握住拳头,怒道。
“我知道,所以我必须得忍。”
“还好当时姚枢向我进言,让我回去和大哥说清楚。”
“这才保住了你们所有人,否则,你,德辉,姚枢全都得死。”
“哎,还多亏了姚枢。”
“过段时间你和我一起去看看他吧。”
“几十年过去,金莲川幕府的老人可剩不多了。”
这一刻的忽必烈响起曾经的往事,心中也是五味陈咋。
如果没有姚枢的进言,那时候的自己恐怕已经死了吧。
别说建立大元,连身家性命都得完蛋。
“姚枢,这一切都得感谢你啊。”
……
天空中,宏大的声音继续响起
【蒙哥和忽必烈,两人分别代表着两种制度、】
【蒙哥是蒙古制度的支持者。】
【蒙哥觉得帝国有如今这样的疆域和国力,就是制度的优越。】
【但是忽必烈不这么认为。】
【他认为蒙古的强大不在于制度而在于军事力量强大。】
【能够在扩张中带来巨大利益】
【一旦蒙古帝国扩张失利,那么所有的矛盾都会出现,最终会导致帝国的倒塌,甚至文明都会被毁灭。】
【他觉得华夏文明历经千年,依旧还存在,哪怕外敌入侵也无法灭国亡种,足以说明文化制度的优越。】
【但在蒙哥眼里,这种想法就是大逆不道。】
【于是设立了钩考局。】
【所谓的钩考局是利用对于对官员的考核来进行一场大清洗。】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很多汉人官员被杀,金莲川幕府也被毁灭殆尽。】
【作为漠南总督忽必烈,对于这种情况是又恨又怒。】
【他的地位,权力都是来自于这些人啊。】
【如果汉人官员都被杀光,他忽必烈也就成为了孤家寡人了。】
【他想起兵直接造反,尽管胜利的可能性很小。】
【但这样憋屈的死去,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就在这时,金莲川幕府中汉人姚枢向他进言。】
【希望他能和蒙哥大汗说明情况,知错认错。】
【只有保全自己,未来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忽必烈相信了他话,于是亲自向蒙古国都而去,去面见蒙哥。】
【而事情也如他所料,当他知错认错之后,蒙哥并未责怪于他,只是卸了他漠南总督之职。】
【同时停止了钩考局,让忽必烈一辈子都安心呆在王都之中。】
【如果不是一场意外的出现,忽必烈此生恐怕都只能在这样的圈禁中度过了。】
……
咸阳宫外。
嬴政看着天空,脸上露出兴致之色。
“这命运啊,总是那么的神奇。”
‘李斯,你认为呢?’
“这个意外到底是什么呢?”
李斯苦笑着摇头。
“陛下,这事臣也不知。”
“按照常理,这忽必烈此生都无所作为了。”
“除非,那蒙哥突然死亡造成动乱。”
“只有如此,那忽必烈才有机会东山再起。”
蒙哥死亡?
嬴政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他想起了他当初即位的情况。
他在赵国出手的时候,还是昭王在位之时。
昭王后来老去,他的儿子秦孝文王即位。
可孝文王守孝后三天,就死了,他的父亲秦异人即位。
可父亲在位之事也就三年多。
八岁的他就登上了王位。
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你呢?”
“忽必烈,你也是因为蒙哥死去而登上大位的吗?”
嬴政看着天空,默然想道。
……
四千字送上。
大大们,求点鲜花月票。
只有有数据,今天晚上加更。
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