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如今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袁绍给的。
在诸侯讨董之前,曹操跟袁绍的关系相当好。
袁绍对外公布他和曹操的关系。
并喝令颍川士族辅助曹操!
正是因为这样。
颍川荀家,有两人投奔了袁绍。
有两人投奔了曹操。
荀家投奔曹操的是荀彧、荀攸。
颍川郭家,郭图投奔了袁绍。
郭嘉投奔了曹操。
后来曹操跟袁绍闹翻了。
在官渡之战期间,不少士族已经和袁绍暗中通信了。
做好了迎接袁绍杀进许都的准备。
好在最后,赢家是曹操。
危机得以暂时瓦解。
可自始至终,曹操都没有强行指挥颍川世家的权力!
所以双方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
而是合作、互取所需的关系。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曹操才琢磨出求贤令。
江枫点点头。
“现在世家大族有很强的自主性。”
“将来推出科举制之后,世家大族土崩瓦解。”
“他们再也没办法依靠原本的自主性,继续投资朝堂。”
“因此。”
江枫看着曹操。
“科举失利后,有部分士族,经过权衡利弊,会选择投奔外来政权。”
外来政权?
曹操心中一惊。
“胡人么?”
能称为外来政权的,只能是北方的胡人。
汉域内的军阀混战归混战,始终都是同一个血脉。
政权就不能称之为外来政权。
顶多只能说他得权不正。
“对,往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
“因科举制失利的世家,有不少选择了引狼入室。”
其中。
包括投奔西夏,帮助西夏攻打大宋的张元。
以灭亡南宋而引以为荣的张弘范。
有帮助金人搜捕北宋宗室的伪帝刘裕。
以及吴三桂,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这就是科举制的弊端之一了。”
江枫叹气道。
这是没有被干涉的情况下,历史的自我选择。
“有解决方法吗?”
曹操追问道。
可惜了这么好的制度。
瑕不掩瑜。
在曹操看来,就是这么个回事。
“有!”
江枫坚定点头。
曹操转忧为喜,又问江枫:“是何方法?”
江枫解释:“只要汉域实力,一直比塞外胡人实力强。”
“这种情况就绝不会发生。”
如果汉人始终压制着胡人。
胡人根本没机会杀进汉域,自然也不会出现汉奸的情况。
曹操听了,才松了一口气。
从目前来看,汉域军阀势力,确确实实是比塞外胡人强。
但这个趋势,不知道能维持到什么时候。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一直比外来政权强大。”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就不会产生。”
曹操点点头。
谁知。
江枫一点面子都不给。
“丞相,你又错了。”
当下,江枫表示曹操说错了。
曹操满脸苦涩。
你就让我对一次行不行?
“为何错了?”
曹操不解。
“丞相。”
江枫说道。
“科举制是推行了两千年不错。”
“可在往后的朝代里,凡是推行了科举制的王朝。”
“没有一个能够打破三百年的覆灭宿命!”
轰!
这话一出。
曹操的大脑一片空白。
往后两千年里,没有一个王朝,能够超过三百年?
这什么诅咒?
“三,三百年都不到?”
曹操目瞪口呆。
“它们活不过三百年,是因为科举制吗?”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还要推行这个制度呢?
刚冒出这个念头,曹操又否决了。
如果不推行科举制,恐怕更惨!
“有一定的关系。”
江枫回答。
不能说三百年诅咒的宿命论,完全是科举的锅。
但科举也占据了不小的因素。
隋朝是第一个推出科举制的王朝,传国37年。
唐朝武周时期,重用了大量寒门子弟。
科举制度在这一刻彻底搞起来了,但唐朝传国298年。
后面的王朝,不管怎么折腾,都无济于事。
南北宋加起来才勉强破三百。
但这是两个王朝。
元朝98年,明朝276年,清朝296年。
三百年,永远是个跨不过去的大门槛。
“因为科举制的出现,又加速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
江枫惋惜不已。
“什么问题?”
曹操追问。
“土地兼并!”
江枫郑重说道。
土地兼并,一直是华夏古代农业社会下,无法回避,且找不到有效解决的大问题。
土地是整个社会最基本的物质产出。
谁拥有了土地这种生产资料,谁就能占据资源产出。
自然也就掌握了财富的最基础来源。
科举制产生了更多的新势力。
寒门子弟粉墨登场。
今天你吞我土地,明天我得势了,加倍奉还。
“土地兼并?”
曹操对这几个字,有一定的了解。
争夺土地,一直以来是世家、军阀、朝堂之间的明争暗斗。
“土地兼并,导致了王朝活不过三百年的诅咒宿命?”
曹操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说法。
相当新颖。
“是这个原因吗?”
这一刻,曹操苦苦思索。
“不是吗?”
江枫反问。
“秦朝是怎么灭亡的?”
他问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