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会儿,夏侯惇终于平复好情绪,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之人。
“于将军,你带些人留下断后,此外,再安排一些人救援。”
能救出来一个是一个,
也不知道死伤多少人,目前不好统计。
毕竟都埋了。
大概数据在三五千左右。
三五千……相当于曹军先锋十分之一,多么可怕且冰冷的数字。
连对方一个人毛都没见着,稀里糊涂的让人弄死这么多人——
夏侯惇心中长叹一声,无力道:“我先率军撤回安乐。”
说完这句话,夏侯惇像被人为的抽走了精气神,丧着脸,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此地距离安乐县大概四十里左右,昨天意气勃发挥师南下。
今日,刚走出四十里,只剩下不到一半路程就能抵达新野。
而今……夏侯惇却主动撤兵。
路都被埋了,不撤都不行。
即使还有路,夏侯惇也不敢走,此时曹军将士们的状态差到极点。
本身他们就很不情愿南下,不久前才刚受到天花荼毒,很多人惨死,活着的也心有余悸,哪还有心思打仗。
赤壁之战,曹军就是因为大疫,败给了东吴和刘备。
要知道赤壁之战曹军染的是血吸虫病。
赤壁,也就是湖北一带,到九十年代末,都是血吸虫的重灾区。
至今,南方仍然有很多水域,比如鄱阳湖等,仍然是疫区。
一旦被血吸虫寄生,即使在火箭飞天的20世纪,这种寄生虫终其一生都无法治愈,只能抑制。
可想而知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今天。
染上就是个死。
天花的传染性和致命性,远超血吸虫病。
也就是说,曹军目前遭遇的境况,比在历史上赤壁之战还要可怕的多。
为此,曹操将荀彧从许昌调到前线,带来很多物资。
好吃好喝,好不容易给各位爷伺候好了,重整旗鼓兵发新野。
半路又遇到这么个情况。
且不说那些将士,夏侯惇何尝不是惶恐不安。
大自然的伟力,令他后脊发寒。
眼下这种情况,还是先退回安乐县的好,免得再出什么意外。
夏侯惇亲自写了一封信,告知曹操他的遭遇。
通篇内容就四个字……非战之罪!
——
新野城中。
刘备集团核心层一众之人,坐立难安。
张飞焦躁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屋里团团直转。
关羽也坐不住,干脆站起来,站了会儿又坐下,然后又站起来。
连一向沉稳冷静的刘备,此刻也是心急如焚。
想来这个时候,曹军已抵达鹊尾坡了,也不知道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万一你说,刘仁失策,曹军先锋已过鹊尾坡的话,当如何?
新野新的城墙还没有完全修好,若此时曹军兵临城下,看到他们正在修葺城墙,肯定会一不做二不休,立刻发动攻城战。
诸葛亮,本来人家是当世顶尖的智囊之一,号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可跟刘仁共事的这些天里,诸葛亮时常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
他三番几次、绞尽脑汁想推测刘仁计策。
这个该死的请愚公移山,到底几个意思?
仅派赵云二十余人,到底要如何阻止曹军过鹊尾坡?
以诸葛亮的智谋和见识,他当然不会相信那些怪力乱神的东西。
可……想不通啊!
二十人能干嘛?
刘仁到底缘何如此笃定?
哎,脑子不够用!
诸葛亮心中生出无力感,他开始陷入怀疑。
是否自己学识不够,过于自负,小觑天下人?
追随刘备的这一年,还没真正跟曹军对上,尚未和荀攸、程昱他们隔空智斗。
只是新来了一个同事……
许久后,刘备猛地一下站了起来,快步朝门外走去
“走,我们去城墙上找军师。”
城墙上,刘仁正在监督巡视进程。
他不爱开会,除非必要。
有那时间,不如做点有用的事。
刘备在众人簇拥之下走来。
陪着刘仁走了一阵子,强忍着煎熬,终于刘备开口问刘仁。
“军师啊!”
“万一……”
“万一子龙失策,未能挡住曹军,军师可还有备用之策?”
曹军过鹊尾坡,到新野的这一段路,一马平川,再无阻挡了。
刘仁反问刘备:“主公方才在府衙,没听到声音?”
即便隔着三十里,刘仁也听到‘轰隆隆’闷雷一般的响声。
城墙上很多人也都听到了。
这说明,他的计策已经成功。
看着刘备、关羽、张飞几人面面相觑,刘仁脸上绽放出招牌式的、人畜无害的笑容。
“主公请放心,我计已成!”
“最多再有一刻钟,子龙就该回来复命了。”
还要等一刻钟?
张飞等不了,朝刘仁走近几步,急不可待,催促中略带些许哀求的意味。
“哎呀军师,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告诉我等。”
“你那请愚公移山之策,到底如何实施,如何御敌?”
刘仁一直藏着掖着没说他的布局。
也就是刘备毫无保留的将新野托付于他之手。
这要是一般主公,拿不出缜密的可行性计划,怎么可能会由着你胡来。
“想知道啊!”
“不告诉你。”
刘仁贱兮兮的样子,气的张飞后槽牙咬的嘎吱作响,偏还不敢顶撞他。
“哎这…”
也就在这个时候,城外山中驿道扬尘,似有快马而来。
果不其然,几分钟后,赵云二十余众绝尘而来。
“是子龙,子龙回来了!”
众人心神一紧,是好是坏,马上他们就能知道结果了。